國稅和諧建設工作調研報告

時間:2022-05-19 10:19:00

導語:國稅和諧建設工作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國稅和諧建設工作調研報告

建設和諧國稅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國稅系統擔負著組織地方財政收入,落實稅收優惠,推動地方經濟發展等職能。只有加強和諧國稅建設,才能更好發揮好稅收的各項職能作用,推動社會和諧發展。

一、建設和諧國稅的主要內容和原則

建設和諧國稅,既包括稅收與社會的和諧、征納之間的和諧的,又包括國稅機關內部的和諧。通過建設和諧國稅,就是要實現稅收收入穩步增長,管理體制順暢,稅收法治環境優化,誠信納稅的氛圍濃厚,干部隊伍富于活力和創造力,稅收事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穩定發展。國稅內部和諧是和諧國稅的核心內容,是促進社會和諧的基礎和前提。實現內部和諧,必須是內部隊伍穩定,上下級之間協調相處,國稅干部各盡其能,各個工作崗位各負其責,國稅工作人員的聰明才智、創造力得到充分發揮和全面發展,人人心態健康,和睦相處,全局充滿生機和活力。圍繞這一內容,建設和諧國稅要堅持以下六項原則:

(一)稅收持續穩定。構建和諧國稅就要保持國稅各項事業的持續穩定發展,要確保國家稅收政策正確落實,領導班子堅強有力,執政方向正確,干部隊伍穩定。要確保國稅收入保持長期持續、穩定發展,為國家和地方財政的日常支出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二)管理公平公正。首先,要公開、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個納稅人,維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讓他們體會到社會主義和諧稅收帶來的溫暖。其次,要各項內部管理措施要公平公正,切實保證每一位國稅干部的基本權利,對干部的工作要體現獎罰分明的原則,獎勤罰懶,充分調動干部隊伍的積極性。

(三)隊伍團結協作。領導班子團結奮斗,分工合作,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集體領導,民主決策,密切聯系群眾;干部隊伍工作分工合理,協調有序,是學習型組織、創新型班子、協作型團隊;科室、成員之間親密團結工作,工作上互相協作配合,生活上相互關心幫助,形成一個人性化的集體氛圍。

(四)執法規范嚴格。稅收執法文明嚴格,稅收權力監督嚴密,違法追究嚴格有度,法治工作制度規范,稅收宣傳深入持久,納稅人依法誠信納稅。要嚴格依法征稅,該收的一分不能少,不該收的一分不能收,達到完全法治的征管狀態。

(五)人力配置合理。合理配置人才資源,做到人員的學歷結構、能力結構與崗位要求的結構匹配;合理設置工作崗位、工作流程,使資源流動通暢,工作協調,提高工作效能。

(六)順應發展大局。正確處理好垂直管理和地方黨政部門的關系,服從和服務于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大局,以垂直領導為主,又接受地方黨政的領導,確保政令暢通。

二、當前和諧國稅建設面臨的問題和對策

近年來,我局在省、市國稅局和高區管委的正確領導下,緊密圍繞稅收工作主題,進一步推進依法治稅、深化稅收改革、強化科學化精細化管理、加強隊伍建設,確保了稅收收入穩步增長,充分發揮了稅收職能作用,為地方經濟與和諧社會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但,縱觀全局,我們的工作離和諧的要求仍有一些不適應的地方,主要表現在:一是稅收與經濟的發展不夠和諧協調。高區近年招商投資力度雖然很大,但很多項目建成投產有待時日,當前組織收入仍面臨一定的壓力,這與社會的要求存在著一定差距。二是干部隊伍競爭創造力還有待于進一步加強,個別干部業務素質仍須提高,創造和諧的意識仍待增強。三是稅收法治環境不夠好,偷逃騙稅情況時有發生,征納管理不到位,在依法治稅、營造公平公正和諧的稅收法治環境等方面,仍有許多工作要做。

為此,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到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性,牢固樹立大局意識、穩定意識、和諧意識,不斷創新構建和諧國稅的工作思路,找準著眼點、著力點,以開展爭當“排頭兵”實踐活動為契機,堅持重在學習、重在創新、重在建設的思路,不斷提高領導班子建設和諧國稅工作的執政能力,充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大力加強和諧國稅建設,全面推動高區國稅事業不斷上新臺階。

(一)加強班子建設,提高領導班子的執政能力。必須提高以科學發展觀領導稅收事業發展的能力,牢固樹立和認真落實以人為本、全面發展、協調發展、可持續發展的觀念,堅持組織收入原則,確保稅收收入與經濟發展同步協調、持續、穩定增長,堅持辦實事、求實效,體現和諧國稅的要求。必須提高分析判斷形勢、駕馭局面的能力,面對稅收工作中的復雜性,需要我們不斷提高分析判斷復雜形勢、駕馭處理復雜局面的能力。必須提高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在保持優良傳統和作風的基礎上,不斷探索和創新適合新時期思想政治工作的特點的思路和方法,切實提高做好干部思想工作的本領。

(二)努力構建政令暢通、團結和諧的內部環境

1、建設溫馨和諧的工作環境。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建設良好的辦公環境;倡導健康文明的文化娛樂生活,建設溫馨和諧的工作環境。開展行風評議、文明服務等活動,加強廉政勤政建設,營造廉潔高效的政務環境。正確處理好嚴格執法與優質服務的關系,不斷提高執法水平,增強服務意識,營造良好的稅收法治與稅收服務環境。

2、建設健康向上的人文環境。要通過開展各項教育培訓等活動,堅定理想信念,強化思想政治教育、職業道德教育、法紀教育、稅收業務教育,樹立先進典型,營造正確的輿論導向,提升國稅干部的文化素質,塑造系統內正確的價值觀,營造文明、高效、務實、創新的國稅精神,為國稅的精神文明建設提供正確的導向。同時,要落實管理責任,明確管理內容,嚴格管理考核,確保各項工作部署得到全面落實;要提升素質,鞭策后進,形成動力與壓力的統一,激發通力合作、奮發向上的氛圍。

3、建設黨政支持的周邊環境。堅持垂直領導為主與接受地方黨政領導的統一,要大力爭取地方黨委、政府及各部門對國稅工作的理解和大力支持,為稅收工作的開展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要大力爭取財政、地稅、工商、公安、檢察、法院等部門的配合支持,形成穩、準、狠的偷騙稅打擊機制和共建預防職務犯罪機制;要大力爭取宣傳、普法、新聞等單位配合,形成多樣持久的稅收宣傳機制;要大力爭取與納稅人建立起密切的聯系溝通制度,健全協稅護稅網絡。

(三)發揮稅收職能作用,促進地方經濟與社會的和諧發展

要繼續堅持科學發展觀和稅收經濟觀,積極配合地方政府經濟發展思路,充分運用稅收宏觀調控作用,正確貫徹落實各項稅收政策,促進高區經濟社會的健康協調發展。

1、大力組織稅收收入,為建設和諧社會提供強有力的財力保證。面對嚴峻的稅收收入形勢,要按照“依法治稅,應收盡收,堅決不收過頭稅”的組織收入原則,講政治,顧大局,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征管,堵塞漏洞,盡最大努力圓滿完成上級國稅部門和地方政府下達的各項稅收收入任務。

2、用足用好用活各項稅收優惠政策,促進地方經濟持續發展。要認真落實好對出口型企業實行“免、抵、退”稅的管理辦法,加快企業發展,促進經濟發展。要鼓勵企業利用廢水、廢氣、廢渣等廢棄物為主要原料進行生產,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通過稅收優惠促進企業發展,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少環境污染。要積極貫徹落實下崗再就業稅收優惠政策和涉農稅收優惠政策,促進我市的下崗人員再就業,促進農業的興旺,協調城鄉發展。

(四)堅持依法治稅,不斷優化納稅服務,努力構建公平公正和諧的稅收法治環境

1、正確貫徹執行國家稅收法律政策,確保公平稅負,促進合理競爭。稅收執法的功能不僅在聚財創收,而且在于進行社會宏觀調控,鼓勵國家重點發展行業的加快發展,抑制高污染行、高能耗等不利于社會整體利益企業的發展。促進企業間的公平競爭,推動各項事業平衡發展。

2、堅決查處和打擊偷逃騙稅行為,整頓稅收秩序、創建公平和諧稅收環境。著重強化涉稅案件的查處,重點查處偽造、倒賣和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重大案件和利用虛假“四小票”進行騙稅等違法行為,嚴厲打擊做假帳、多套賬和賬外經營等偷逃稅款行為。

3、優化納稅服務,減少征納矛盾,構建征納和諧關系。開展好以“文明伴您納稅、真誠助您繁榮”為主題的稅收宣傳,讓國稅知識深入人心,國稅形象不斷提升;堅決落實好稅收政策,落實行政許可法,深化“一窗式”服務效能;積極開展行風建設,融洽稅企業關系;創新服務手段,拓展服務領域,進一步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

4、暢通與納稅人交流的渠道。充分利用問卷調查、舉報電話、來信來訪等方式方法,確保與納稅人溝通、交流渠道的暢通。對通過各種渠道反映上來的社情民意,定期進行綜合分析和研究,增強工作主動性和針對性,及時化解矛盾,促進征納關系的和諧發展。

總之,建設和諧國稅,必須積極探索并找準和諧國稅建設的著力點,突出重點,以點帶面。通過和諧高區國稅建設,進一步激發活力,振奮精神,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為促進國稅事業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