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稅文化建設調研報告

時間:2022-05-19 10:19:00

導語:國稅文化建設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國稅文化建設調研報告

先進文化是凝聚人心,振奮精神,推動各項工作前進的動力。經區國稅局不斷適應新時期對國稅工作的新要求,積極探索切合實際、貼近群眾、具體自身特色的國稅文化建設思路,突出了國稅文化的先進性、群眾性和創新性,充分發揮文化的滲透、感染、導向、激勵作用,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團隊的生機與活力,使干部職工迸發出巨大的潛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有力地促進了各項稅收工作的開展。

一、經區國稅局文化建設的基本情況

經區國稅局在文化建設過程中,積極吸收借鑒系統內外的先進經驗,緊密結合工作實際,制定了國稅文化建設的總體思路,即:以“以人為本”的文化管理為主線,以促進國稅事業持續發展與國稅干部個人全面發展最佳結合為目標,以樹立共同理念為先導,建設包括“學習文化、法治文化、服務文化、廉政文化、管理文化”五個方面在內的文化體系,為實現凝聚人心、振奮精神、推進國稅工作健康和諧發展的目標提供支撐和保障。圍繞這一思路,他們突出抓好“一個關鍵”,積極培育“五種文化”:

(一)抓好“文化理念的培養與熏陶”這個關鍵,在思想價值觀念上求和諧、促統一

以“文化與國稅”為主題,開展了一系列理念推進活動。圍繞稅收中心工作和隊伍建設的重點、難點,通過召開座談會、問卷調查等形式,發動干部職工共同參與經區國稅理念的總結提煉,形成了包括“執法理念”、“服務理念”、“管理理念”、“學習理念”等共同價值理念。如為了推進依法治稅,規范執法行為,提出了“執法就是生命”的稅收執法理念;為了建立和諧的征納關系,優化稅收執法環境,提出了“納稅人的需求,國稅人的追求”的納稅服務理念;為了提高干部隊伍素質,增強隊伍競爭力和創造力,提出了“人生有限、知識無限”的學習理念;為了增強協作意識,培育團隊精神,提出了“和平共處、開心工作”的管理理念,使全體干部樹立了共同的理想信念、價值觀念和目標取向。

(二)緊密結合工作實際,積極培育“五種文化”,在管理服務中凸現國稅文化的活力與價值

1、培育學習文化,促進自我提升。積極倡導“人生有限、知識無限”的理念,堅持面向稅收實際,貼近崗位需求,突出能力建設,倡導團隊學習,促進素質提升。通過理論灌輸、春訓學習、網絡教育、主題教育等活動,用先進的理論武裝頭腦,引導干部樹立正確“三觀”,增強宗旨意識,夯實了思想根基,提高了政治素質。立足全員,突出“六員”,以財會基礎知識和稅收政策法規為重點,采取以題代訓、以考促學等方式,有步驟分階段地組織了全員培訓,提升了業務素質和崗位技能。注重高層次人才培養,組織了多種形式的學歷教育。截止20*年底,全局碩士以上研究生、本科、專科學歷人員分別達到總人數的4%、66%、22%,三項合計達到總人數的92%,與“九五”末期相比,大專以上學歷人員比例提高了15個百分點。

2、培育法治文化,促進依法行政。積極倡導“執法就是生命”和“公開、公平、公正”的執法理念,加強稅收法制宣傳教育,提高人員自覺守法、規范執法的意識。對外,將稅法宣傳與稅收文化結合起來,每年以稅收宣傳月為契機,開展一系列宣傳文化活動。先后舉辦了“膠東百年稅史圖文展”,“憶千年稅史,話貨幣變遷”等宣傳文化活動,通過宣傳中華民族悠久的稅收歷史文化,提升稅法宣傳的影響力。同時,加大對涉稅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和曝光力度,促進公平競爭,樹立稅法權威,引導稅法遵從。

3、培育服務文化,促進征納和諧。牢固樹立“納稅人的需求,國稅人的追求”的納稅服務理念,通過稅企座談、局長熱線、調查走訪等形式,了解納稅人的服務需求,提高服務效能。在辦稅服務廳實行了“一窗多能、一窗通辦”,由單個窗口單項業務模式拓展為單個窗口綜合業務模式,使納稅人排一次隊辦完所有前臺事宜,降低了納稅成本、提高了辦稅效率。最大程度地簡化辦稅程序,實現納稅人一次報送涉稅資料,一次收集、一戶式儲存,多環節多事項使用,便納稅人日后不再重復提供,大大促進了機關效能和行風建設,20*年在全區23個單位參加的行風評議中獲得第一名。2007年上半年在駐區單位行風評議活動中,該局列12個駐區單位第一名。

4、培育廉政文化,促進廉潔從稅。加強全員警示教育、預防職務犯罪教育,每月組織干部職工讀一篇廉政短文、看一部廉政知識光盤講座,通過觀看錄像、案例剖析,引導大家算好政治、經濟、人生和家庭“四筆帳”,進一步增強了遵紀守法、拒腐防變的自覺性。充分利用革命傳統教育基地、警示教育基地和傳統文化教育基地,有針對性地開展廉政文化教育。不斷豐富廉政文化建設載體,通過開設廉政文化活動室、廉政文化長廊,組織廉政知識講座和廉政教育演講會,開辟網上廉政文化專欄、印制廉政文化宣傳手冊等方式,宣傳廉政文化理念,使大家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教育和激勵。

5、培育管理文化,促進團隊和諧。倡導“和平共處、開心工作”的理念,暢通干群之間平等對話、談心交流的渠道,通過開展“我為經區國稅獻一計”等活動,傾聽群眾的呼聲與建議,切實抓好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的落實與反饋,解決了同志們思想和工作中的實際困難,進一步激發了干部職工的工作熱情。經常性地開展聯歡會、大合唱、乒乓球賽等文體活動,陶冶了干部職工的思想情操,活躍了業余文化生活。積極開展扶危濟困、捐資助學、包村扶貧等公益活動,奉獻國稅干部對社會的關愛。

二、國稅文化建設的體會

通過把國稅文化作為加強稅收工作的有效載體,不斷強化提升,在當前人手緊、工作量大、收入任務逐年增長的情況下,干部職工受到先進文化的熏陶,自覺分擔領導的責任與壓力,自覺服從組織,強化稅收征管,不斷完善稅源管理體系,積極落實科學化、精細化工作思路,大幅度提高稅收征管的質量和水平,確保稅收收入任務的全面完成。從1994年國稅組建至20*年,稅收收入從1590萬元增長到84793萬元,累計入庫稅收40.63億元,20*年比1994年增長了53倍。近年來,該局先后獲得“威海市文明單位”、“山東省文明單位”、“全國創建文明行業示范點”、“全國職工職業道德建設百佳班組”和“全國稅務系統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國稅文化建設之所以能夠取得較好的成效,主要得益于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貼近群眾是根本。在加強國稅文化建設過程中,首要的一條,是要貼近群眾。要通過各種活動和方式,營造氛圍,使大家從思想上認識到國稅文化對個人、對集體、對工作的重要意義,從實際工作中體驗到國稅文化的魅力,享受國稅文化的快樂,從而激發和調動廣大國稅干部職工參與文化建設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

第二、創造平臺是關鍵。文化的展現與傳播需要一定的載體。充分利用有形或無形的載體,給國稅文化創造合適的平臺,如設立“國稅文化建設”宣傳欄、利用報紙、電臺宣傳國稅文化建設情況,廣泛開展各種文化活動,使國稅文化依托看得見、摸得著的活動得以落到實處。

第三,抓好結合是保障。國稅文化建設是貫穿于整個稅收工作之中的。因此,在加強國稅文化建設過程中,一定要抓好與其他工作的結合,找準結合點,使“國稅文化建設”融于整體國稅工作之中,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過結合,能更好地發揮國稅文化的感染力、感召力,彰顯國稅風采,推進整體國稅工作的順利開展,并取得成效。

三、進一步深化國稅文化建設的思路

要提高國稅文化建設的層次和水平,必須更加牢固地樹立特色意識和精品意識,緊緊抓住當前國稅工作的重點、納稅人關注的焦點、干部群眾關心的熱點來下功夫、做文章,使國稅文化在更廣的范圍和更高的層次上被干部職工認可、被納稅人認可、被社會認可,以進一步增強國稅文化內在的滲透力和外向的影響力。

(一)對內,堅持素質教育與人文管理并重,夯實國稅文化建設的根基

1、加強教育培養,提升團隊素質。要大力弘揚讀書學習文化,培育時時學習、處處學習、事事學習的學習理念,形成一種“人人是學習的主人,處處是學習的場所,時時是學習的機會”的濃厚學習氛圍,牢固樹立“學習為本、終身學習、終身教育、工作學習化、學習工作化”等先進的學習理念,大力推進學習型組織建設,堅持按需施教,針對不同的對象,明確不同的培訓重點,增強教育培訓的針對性。要不斷豐富培訓形式,開辟網上課堂,建立網上題庫,設立電子考場,進行遠程教育培訓,增強培訓效果,引導干部職工在工作中學習、在學習中工作,提高個人創造力、競爭與發展能力

2、提倡人文管理,激發隊伍活力。要把為干部職工辦實事作為調動職工積極性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開展談心活動,及時了解干部思想動態。關心干部職工生活疾苦,幫助解決實際困難。努力改善辦公、生活條件,關心干部成長進步,做到各盡所能,人盡其才,以情感為紐帶,營造和諧的環境和人際關系,實現人與人之間和平共處、開心工作、共贏發展,激發干部強烈的集體榮譽感和主人翁責任感,自覺地做國稅文化的建設者、推動者和維護者。

(二)對外,著眼于促進征納和諧與社會和諧,提高國稅文化建設的層次

1、將公平執法與重視效率的理念落實到日常稅收管理服務當中,提高征納和諧度。隨著稅收執法與服務水平的不斷提高,執法公平與否與服務效率的高低得到納稅人更多的關注。國稅干部要牢固樹立“心中有法、思必及法、言必合法、行必循法”的思想,把依法治稅貫穿于國稅工作的各個環節,通過對內健全監督制約機制,完善執法責任制度,規范執法行為,對外嚴厲打擊涉稅違法犯罪行為,進一步整頓和規范稅收秩序,營造一個公平的稅收法制環境。同時,要將納稅服務置于稅收工作的全過程來統籌考慮。在深化稅收征管進程中,無論是組織體系的建立,還是業務的重組、信息化的推進,都要貫徹維護納稅人權益的理念,將服務納稅人、方便納稅人放在首位,既要考慮到稅務機關征管質量和效率的提高,也要考慮納稅人的方便和納稅成本的降低。

2、將服務經濟與服務社會作為國稅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助推和諧社會建設。要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把建設國稅文化與服務經濟社會有機結合起來,要面向各級黨委、政府,以服務經濟決策、促進經濟發展為目標,以組織收入為中心,強化涉稅信息的分析預測,為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和宏觀經濟發展建言獻策,推動經濟和諧發展。要繼續廣泛開展捐資助學、包村扶貧等社會公益活動,讓國稅干部的愛心溫暖更多的貧困家庭、失學兒童,讓國稅部門的關愛幫扶更多的貧困村、貧困戶走上富裕路。

(三)加強文化交流與合作,提高國稅文化的開放度。封閉的文化不會被廣泛認知,也難以有持久的生命力。國稅文化要持續健康的發展,應當注重加強系統內外的交流與合作,包括國稅系統之間、國地稅之間以及與其他部門單位、企業之間的橫向交流,相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只有這樣才能擴大國稅文化品牌的知名度,始終緊跟先進文化的步伐,將國稅文化提升到一個更高的層次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