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企業反腐調研報告
時間:2022-05-21 08:54:00
導語:糧食企業反腐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構建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過程,當前社會正處于體制轉軌、結構調整和社會變革的歷史時期,客觀上存在誘發腐敗的多方面因素,包括制度上存在漏洞。近些年來,在深化糧食流通體制改革過程,從各地發生的一些糧食領域腐敗案件來看,很大程度上存在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的漏洞,下述三個案例既可管窺一豹。
案例一:20*年4月,吉林省按照國家糧食局的要求清查糧庫。其間,有群眾舉報菜園子鄉糧庫干部私自倒賣糧食,“糧庫內部以權謀私,32個囤子,9000噸糧食,只有上面一層是糧食,底下全部是稻殼?!彪S后有關部門查證了此事?!安藞@子鄉就巴掌大的地方,糧庫出的這檔子事沒有不知道的,糧庫的領導倒了9000噸糧食,據說還開了1000多噸的‘大頭票’,今年糧食行情最好,如果按市場價1.5元/公斤換算,這就是1000多萬元!”當地群眾如是說。當地人把虛報糧食收購數量,套取國家糧食收購貸款和補貼這一手段稱為開“大頭票”。菜園子鄉糧庫案件暴露出制度漏洞問題,比如糧食不入賬,虛作銷售業務,糧食收購不按國家要求的糧食含水量的等級標準入庫,而是高于規定的水分等級標準入庫,以獲得超儲補貼等等。
案例二:20*年春夏之交,江蘇省啟東檢察機關根據群眾舉報,對啟東市糧食局和下屬糧管站以及糧油加工企業的有關問題進行調查,結果越挖越深,共查出了上至糧食局局長、副局長,下至基層糧管所所長、副所長等34名違法違紀人員,其中檢察機關立案偵查13件13人。涉案人員之多,違法違紀金額之大,暴露出該宗糧食腐敗案件觸目驚心,作案手法有:一是權力尋租,索賄受賄。即憑借審批糧油計劃、儲備糧輪換以及糧油購銷、工程發包之權,向糧商糧販和包工頭索賄受賄;二是巧立名目,恣意貪污。即在糧食的收購、售銷、運輸以及基層站所網點建設的各道環節上巧立名目,雁過拔毛;三是暗箱操作,違規經商。辦案中發現,一些干部職工滿腦子個人打算,他們拿國家奉祿,做個人生意,搞壟斷經營,把手中之權變成了一本萬利的搖錢樹。啟東糧食案件折射出規章制度不全,監督管理乏力漏洞。糧改之后,在國家財政補貼和政策性貸款的扶持之下,國有糧食企業并沒有真正建立盈虧自負的市場經營體制,干部職工缺乏危機感、競爭意識和責任意識,加上現有規章制度不健全及不嚴格執行,造成糧食流通和管理環節上缺乏公開性和透明度,糧油購銷過程中暗箱操作,濫用職權、濫報發票、索賄受賄、私分公款、違規經商等腐敗現象層出不窮,愈演愈烈。
案例三:湖南省益陽市檢察機關對五年來在糧食系統查辦的26起職務犯罪進行調查發現,涉案人員主要有以下幾種作案手法:一是瞞天過海,趁改制之機撈一把。一些人利用機構改革、基層糧站撤銷等管理相對松散、財務混亂之機,大肆撈取錢財;二是混水摸魚,虛列虛報災損。前幾年,益陽幾乎每年都發生較大的洪水災害,糧食部門的一些腐敗分子趁機在災害損失上大做文章;三是大膽妄為,銷售款不入賬。一些人或者將銷售收入全部不入賬,或者部分入賬或者監守自盜,私自將稻谷賣出,中飽私囊;四是偷梁換柱,虛報重報支出。有些人利用在糧食貿易活動中的職權或者單位管理松散的漏洞,采取多開發票、涂改發票、開假發票、抬高價格、重復入庫、重復報賬等手段,將公款巧妙地套進了自己的腰包;五是為所欲為,截留糧站上繳款項。因基層糧站為報賬制單位,每年基層糧站都有大量款項上繳,別有用心的人就隱瞞基層糧站上繳的款項,從中獲取不義之財;六是利欲熏心,變著法子“吃工程”。一些手中握有一定權力的人利用職務之便,在糧食部門工程、基建維修等問題上動腦筋,或直接索要,或半推半就,在事前事后接受“回報”。從這26起職務犯罪案看,制度的缺失或漏洞,監督的缺位,使一個部門一個單位的腐敗案件查而難禁,一而再,再而三接連不斷地發生。
20*年初,中共中央頒布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是黨中央從完成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任務和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全局出發,為深入推進新形勢下反腐倡廉工作做出的重大戰略決策?!秾嵤┚V要》指出,教育是基礎,制度是保證,監督是關鍵,三者并重,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共同構成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秾嵤┚V要》強調,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并舉、注重預防的方針,采取有力措施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
制度建設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建黨學說的重要組成部分。鄧小平同志指出,制度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長期性。制度好可以使壞人無法任意橫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無法充分做好事,甚至會走向反面。同志多次強調要與時俱進,發展民主,創新制度,不斷推進黨和國家各項工作的制度化、法制化??倳浽谥屑o委五次全會指出,進一步加大預防腐敗的工作力度,繼續在完善制度上下功夫,推進反腐倡廉工作的制度化、法制化,發揮法規制度的規范和保障作用。這些精辟的論述,不僅對黨和國家的工作全局具有重要的意義,而且為深入開展反腐倡廉提供了強大的理論武器。
從上述三個糧食案例可以看出,在深化糧食流通體制改革過程中,國有糧食企業反腐倡廉面臨許多新情況、新問題。新形勢下加快糧食流通體制改革,促進國有糧食企業健康發展,迫切需要加強反腐倡廉制度建設,把制度建設貫穿于國有糧食企業的各個關鍵環節,構筑一道國有糧食企業反腐防線。
第一、進一步建立健全國有糧食企業反腐倡廉的基本制度。堅持企業黨組織工作制度與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工作規則相結合,完善“三重一大”議事規程,探索現代企業制度條件下國有糧食企業黨組織實行民主集中制的有效途徑;完善國有糧食企業領導人員重大事項報告和收入申報制度;完善和規范國有糧食企業領導人員職務消費管理制度,實行職務消費定期向職工代表大會公開制度;建立國有糧食企業領導人員從業承諾抵押制度,加強對企業領導人員任職期間及離職和退休后從業行為的管理。
第二、抓住國有糧食企業經營管理的關鍵環節,進一步建立和完善內部規章制度。一是完善選人用人制度,樹立正確的選人用人導向。堅持黨管干部原則,支持董事會依法選擇經營管理者,企業內部推行競爭上崗,能者上,不能者下,建立適應現代企業制度要求的選人用人新機制、新辦法;二是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完善國有糧食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體系,全面實行年度經營業績和任期經營業績考核責任制,建立健全國有糧食企業經營者的有效激勵和約束機制。規范國有糧食企業領導人員的薪酬制度,理順分配關系,合理確定企業領導人員薪酬與職工工資水平的比例;三是完善財務管理制度。建立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完善企業預決算管理、會計核算監督、財務動態監測、國有產權管理、大額資金使用等方面的工作制度。嚴格執行《會計法》,確保會計資料的真實、完整、準確,杜絕做假賬;五是完善糧食購銷制度。大宗糧食的采購、銷售和輪換,必須掛牌招標、拍賣,嚴禁個人說了算,嚴防暗箱操作;六是完善廠務公開制度。落實企業職工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和建議權,推行點題公開,凡是不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的,職工想知道的都要公開。
第三、緊密結合糧食流通體制改革,扎實推進從源頭上防治腐敗的制度改革和創新。著重在以下幾個方面推進制度改革和創新,從源頭上鏟除滋生腐敗的土壤和條件:一是嚴格執行大型國有糧食企業產權不向企業管理層轉讓的規定,規范中小國有糧食企業產權管理層收購行為;二是國有糧食企業嚴格執行糧食購銷政策和最低價格收購政策,防止在對種糧農民直接補貼中弄虛作假,損害農民利益;三是防止擅自動用中央、地方儲備糧,拒不執行或擅自改變中央、地方儲備糧收購、銷售、輪換計劃和動用命令,影響國家宏觀調控,或在糧食統計工作中虛報庫存,套取國家財政補貼的案件;四是在國有糧食企業重組改制過程中,防止不落實中央有關政策規定,挪用、侵占分流職工生活費、安置費,損害職工合法權益,中飽私囊違反規定處理、侵吞國家或企業資產;五是在陳化糧處理和軍糧、退耕還林以及救災糧等政策性糧食供應中防止違法違紀行為。
第四、制度關鍵在落實,強化對制度貫徹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嚴格按制度辦事,做到有章必循,違章必究。一是樹立制度為上的意識,制度建設的目的在于應用,對每一項正式確立并頒布實施的制度,都必須堅決執行,才能真正實現制度建設的初衷,發揮制度對反腐倡廉工作的保證作用。二是領導帶頭遵守和執行制度,堅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三是加大懲處力度,懲處是制度威嚴的體現,對違風廉政和反腐敗制度規定的,一經發現嚴厲查處,切實做到違者必究,不斷落實用制度規范企業行為、按制度辦事、靠制度管人的機制,推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走上法制化、制度化的軌道。
貫徹落實《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把制度建設貫穿于反腐倡廉工作的各個環節,用制度規范權力運行、約束干部行為,做到權力運行到哪里,制度約束就延伸到哪里,建立健全國有糧食企業的教育、制度、監督三者并重、相互配套的懲治和防范腐敗體系,就一定能造就一支過硬的國有糧食企業職工隊伍,不斷開創糧食工作新局面。
- 上一篇:語文主題化多元管理論文
- 下一篇:多媒體教學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