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級工作組織員調查報告

時間:2022-05-21 05:34:00

導語:村級工作組織員調查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村級工作組織員調查報告

近兩年來,*縣委組織部按照“轉變職能、重心下移、強化服務、提高能力”的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工作思路,在全縣推行了村級工作組織員制度,選派361名優秀鄉鎮機關干部到村上,參與、指導和督促做好村級各項工作。

一、主要做法

1、深入調研,制定切實可行的工作方案。農業稅取消后,農村生產力整體發展較快,農民收入和生活質量明顯提高,農村各項事業發展比較順利。但深入村組調查研究后發現,農村工作還存在農業增效緩慢,農民致富門路難尋,遺留問題難解決,農村基層組織建設亟待進一步加強等問題。基于此,縣委組織部抓住癥結,堅持以人為本,發揮鄉鎮人力資源優勢,在廣泛征求各方意見的基礎上,制定出臺了切合實際、操作性強的村級工作組織員制度。通過選派村級工作組織員,提高對村級工作管理的效率,加強對村級組織建設的指導,及時掌握村級發展的動態。

2、因地制宜,選好、管好村級工作組織員。推行村級工作組織員制度文件下發后,各鄉鎮黨委充分認識到建立村級工作組織員制度的重要性,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從本鄉鎮機關中挑選政治素質好,有一定理論素養和政策水平,開拓創新意識和組織協調能力強,特別是具有一定專業技術水平,善于處理熱難點問題和應對突發事件,跑資金爭項目能力較強的優秀干部,按照“因村派人”和“因人定村”相結合的原則,為每村選派1名村級工作組織員?(其中:擔任村黨支部書記的5人,擔任副書記的43人)。同時,各鄉鎮黨委結合實際,對本鄉鎮村級工作組織員實行了責任目標量化考核,并建立了每周一、三例會制度,每位村級工作組織員向黨委匯報本村工作進展,每月通報各村工作情況,加強對村級工作組織員的日常管理。

3、抓住“四個關鍵”,解決突出問題。一是維護基層穩定。村級工作組織員定期排查村上存在的問題和矛盾,了解掌握村情民意和群眾的思想動態,解決土地、財務和合同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矛盾和糾紛,及時、積極、穩妥地解決因各種原因產生的不穩定因素。二是村級工作規范化建設。村級工作組織員指導修訂完善了村級以議事決策、財務管理和民主監督為重點的《村級組織議事決策制度》、《村級財務管理制度》、《村級民主監督制度》和《村務公開制度》等十項規章制度,督促村組及時公開村務;指導依法選舉產生村民代表,特別是注重把德高望重、辦事公道的優秀黨員充實到村民代表中,建立村民代表會議進行決策、管理和監督的工作機制。三是兩委會換屆選舉。村級工作組織員在兩委會換屆選舉工作中抓住五個環節,確保選舉順利進行。調查摸底,掌握實情:了解和掌握村兩委會班子狀況,把村里存在的主要問題,群眾的意見和呼聲調查清楚。加強宣傳,營造氛圍:利用對所駐村情況比較熟悉、群眾可信度高的優勢,積極宣傳《黨章》、《農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和《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的有關規定,調動群眾參與村兩委換屆選舉工作的主動性??疾烊诉x,當好參謀:把想干事、能干事、會干事的優秀青年推薦到村兩委會班子中?;饷埽S護穩定:及時制止和糾正各種干擾、妨礙換屆選舉的行為,確保換屆選舉的順利進行。程序把關,做好督導:履行組織建設督導員職責,嚴肅換屆選舉紀律,遵循選舉程序,依照法律和政策的規定,指導做好村黨支部和村委會換屆選舉。四是村級經濟發展。村級工作組織員圍繞全縣產業布局規劃,結合實際,參與所派駐村的農業結構調整,幫助制定可行的經濟發展規劃,培植支柱產業。派駐到和諧發展模范村的組織員發揮專業特長的優勢,舉辦農業技術培訓,推廣新品種;派駐到相對后進村的組織員把工作重點放在解決好制約經濟發展的問題上,依托市場和本地資源,發揮門路通、信息靈的優勢,積極協助村上跑項目、爭資金,引導村干部樹立加快發展的思想。

二、取得成效

1、宣傳黨的方針政策。組織員進村后,首先把宣傳黨的方針政策作為首要任務,通過入戶走訪、會議宣講、墻報等多種形式,宣傳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中央1號文件、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等政策。據統計,全縣各村級組織員共走訪農戶32000余戶,召開座談會420多次,集中宣講政策法規618次。零距離的接觸和面對面的交流,在黨群、干群之間架起了一座溝通的橋梁。

2、幫助理清發展思路。村級工作組織員在摸清村情民意的基礎上,從實際出發,充分發揮自己特長,幫助所駐村制定可行的發展規劃,引導村民走科學發展、協調發展、全面發展之路。同時,爭取各方支持,協助所駐村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如派駐洛濱鎮蔡鄧村組織員雷建鴻幫助該村建起了農村信息網絡陣地,通過網絡,村民及時了解市場行情,自己的農產品銷售信息,為村民致富搭起了平臺。據不完全統計,全縣村級工作組織員一年多來,幫助所駐村落實經濟發展項目246個,共建水、電、路基礎設施項目1036個,組織開展農民技術培訓8萬余人次,有力地促進了農村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讓農民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激發了群眾進一步改變生產生活環境、建設新農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3、推進和諧社會的建設。由于家族、宗派等因素,農村社會關系比較復雜。村級工作組織員摸清矛盾癥結,妥善調處群眾之間的矛盾糾紛,一大批積淀已久的歷史問題得到有效的化解。一年多來,全縣村級工作組織員共調處矛盾糾紛167起,避免或勸阻集體上訪和群體事件34起,把很多矛盾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推進了“平安*”的建設。對農村老黨員、老干部、貧困戶、五保戶等弱勢群體,村級工作組織員及時幫助解決一些實際困難,給他們送去了黨和政府的關愛和溫暖,成為他們的貼心人。

4、涌現出一大批年輕優秀基層干部。村級工作組織員一年多來的工作,使一大批年輕優秀干部在實踐中增長了才干,增加了基層工作經驗,提高了調查研究、分析問題、做群眾工作、應急突發事件和處理復雜問題的能力。蘇坊鎮組織干部劉超然派駐到班子癱瘓、村情復雜、群眾上訪不斷的寨子村,他進村后深入老黨員、老干部和群眾代表家中、了解村上問題產生的原因,摸清村情,從整頓“兩委會”班子入手,抓住財務清理、土地糾紛兩大難題,解決該村問題。他在與黨員逐人見面,聽取各方意見的基礎上,物色準從部隊轉業,又在外打工幾年,剛剛回村不久的一名中青年黨員孫有才,因他長年不在家,沒有參與村上派別矛盾,自身素質高,工作能力強,群眾威信也高,是理想的村班子后備人選。劉超然通過做孫有才的思想工作,激起了他為群眾服務的熱情。在與黨委溝通后,組織寨子村召開黨員大會進行支部換屆選舉,孫有才高票當選為支部書記。孫有才上任后,劉超然及時指導他的工作,理清他的工作思路,給他傳授工作方法。通過清理、公開村上財務,協調解決土地糾紛,打擊了幾個鬧派氣焰,平穩了群眾情緒。*縣委非常重視這支干部隊伍的成長,在今年年初提拔使用鄉鎮領導干部中,有38名干部是村級工作組織員,占所提拔人數的36%。

5、探索出了一條做好“三農”工作的新路子。實踐證明,村級工作組織員制度,是一項立足當前,著眼長遠,事關農村發展穩定的機制創新。通過推行這項制度,鄉鎮黨委、政府領導農村工作的重心下移,放在了農村,放在了基層,適應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時代需要。

三、存在問題

在調查中,我們也看到,村級工作組織員制度是一項新的制度,在實施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一是群眾對村級工作組織員的高期望與組織員實際作用的發揮有距離。如:基礎設施建設落后、農民增收難、集體經濟薄弱、無力辦事等,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難題,組織員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影響了群眾的信任感。二是組織員之間工作開展不平衡。因個人素質、能力、農村工作經驗的差異,有的組織員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也有少數組織員不能很好地融入村民之中,沒能很好地擔當起指導的角色。三是個別鄉鎮派出的組織員角色轉換不到位。他們往往把主要精力仍然放在鄉鎮機關,沒有從以前的駐村干部轉到駐村組織員,作用發揮不明顯。四是少數鄉鎮對農村工作組織員管理比較松弛。沒有給組織員明確工作目標和任務,導致他們發揮作用的動力和壓力不足。

對此,在今后繼續實施村級工作組織員制度中,應著重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進一步完善村級工作組織員制度,充實調整部分村級工作組織員,加大鄉鎮派駐組織員的角色轉換力度,加強對組織員工作的指導、培訓。二是創新村級工作組織員的管理方法,健全激發組織員工作動力的機制。三是探索鄉鎮如何通過村級工作組織員制度進一步優化鄉鎮人力資源配置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