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工作實踐科學發展觀調研報告
時間:2022-05-23 04:54:00
導語:組織工作實踐科學發展觀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是新世紀新階段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然選擇。組織建設是黨的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落實科學發展觀提供堅強有力的組織保證,是組織部門的重要職責。
加強執政能力建設,提高各級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能力和水平
要落實科學發展觀,首要的是要解決“人”的問題。各級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是黨執政政策的制定者、執政活動的組織者、執政使命的踐行者。因此,落實好科學發展觀,必須要建設一支能夠擔當重任、經得起風浪考驗的高素質的干部隊伍。要教育和引導各級領導干部緊緊圍繞建設現代化新目標,深刻領會和正確把握科學發展觀的基本內涵和精神實質,努力把科學發展觀落實到各項工作之中去,不斷增強發展的責任意識。河口區通過加強領導班子思想政治建設、干部教育培訓工作、干部隊伍建設,扎實推進執政能力建設,增強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水平和能力。加強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的思想政治建設。堅持將思想政治建設作為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舉措,以開展“解放思想,改進作風,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實踐科學發展觀,爭當黃河三角洲開發建設排頭兵”教育活動為載體,加強對各級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的科學發展觀教育,進一步深化對科學發展觀的理解和把握。加強干部教育培訓,切實增強廣大黨員干部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能力。綜合運用“黨校+高校+X”培訓手段,通過建立干部教育培訓師資庫、確定干部教育培訓基地,充分發揮專家課堂、空中課堂、企業課堂、農村課堂的作用,進一步增強了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除按照“重要干部重點培訓,年輕干部及時培訓,緊缺干部優先培訓,后備干部全面培訓”的思路,在區委黨校舉辦常規性主題班次培訓外,我們堅持“走出去、請進來”的培訓模式,不斷拓寬干部培訓路子,我們連續四年組織全區領導干部以及部分企業負責人到清華大學、浙江大學進行學習深造,使領導干部開闊了視野,解放了思想,拓展了知識,提高了素質,促進了各項工作的開展;同時,開辦了“專家講壇”,先后聘請中央黨校、人民大學等高校和院所的專家圍繞和諧社會建設、人力資源管理等內容舉辦專題講座。先后選派了160余名干部到省外的江蘇、浙江以及省內的濟南、煙臺、威海等地進行掛職鍛煉,學習先進地區的經驗,進一步解放思想,開闊視野,增強干部隊伍的執政能力。加強干部隊伍實踐鍛煉。實行“一線法”培養鍛煉年輕干部,即在農村基層一線鍛煉、在項目建設一線鍛煉、在信訪調處一線鍛煉。先后選派機關干部900余人次到農村進行駐村幫扶,在條件最艱苦的地方接受實踐鍛煉;選派機關干部100余人次到重點項目、重點工程的一線,直接參與項目建設,在經濟建設的一線接受鍛煉;選派年輕后備干部到信訪部門,參與信訪部門的受理、調處等工作,在矛盾最復雜的地方接受實踐鍛煉。通過一系列措施的實行,廣大干部的整體素質進一步提高,實踐能力進一步增強,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能力和水平不斷提高。
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夯實落實科學發展觀的組織基礎
鞏固黨的執政基礎,是堅持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建設小康和諧社會的根本保證。俗話說,“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只有夯實基礎,黨的各級基層組織才能成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組織者、推動者、實踐者,才能帶領廣大人民群眾推動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實現全面建設小康和諧社會的宏偉目標。在實際工作中,河口區大力推進固本強基工程,不斷深化和加強基層組織建設。
在農村,積極推進基層組織規范化管理。一方面,加強農村“兩委”班子和組織網絡建設。按照省、市委統一部署,嚴格標準、規范程序,圓滿完成了村“兩委”換屆選舉工作。全區178個行政村,共選出村“兩委”班子成員576人,其中黨員占88%,村黨支部書記與村委會主任“一人兼”占95.5%,村“兩委”成員交叉任職占91.2%。村“兩委”班子成員中,45歲以下占到了59.4%,高中以上學歷占到了42.4%,“雙高雙強”型人才占到了94.9%,村“兩委”班子年齡結構、學歷結構更趨合理,班子的雙帶能力和辦事能力明顯增強。在選配好村級領導班子的同時,注重加強村級配套組織建設,從解決村級事務“有人抓、有人管”的基本問題入手,把農村事務細化分解成組織建設、經濟發展、社會穩定、民生保障等若干項,對每一項都嚴格按照標準,選出一部分群眾威信高、組織協調能力強、辦事公道、具有相關專長的村民協助村“兩委”管理。另一方面,注重規范基本制度建設,重點健全完善了農村黨支部書記目標責任制、村級事務議事決策、黨員學習教育制度、黨員聯系和服務群眾、村務財務管理、黨員管理六方面的制度,實現農村事務有章可循、有規可依,有據可查,真正做到按制度管人、依制度辦事的良好農村工作格局。
在社區,積極開展了“功能型”黨支部創建工作,充分發揮社區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按照黨員年齡、興趣、技能不同,分類創建“功能型”支部,充分發揮其特點和優勢,開展各類活動,完善服務職能,提升黨員活動的質量,活躍基層支部生活?!肮δ苄汀秉h支部的書記一般由機關單位退下來的老黨員、老干部擔任,并根據其特長、能力等確定“功能型”黨支部的類型。如,成立的關愛黨支部,其支部書記由原民政局局長擔任,成員由民政、勞保等部門退下來的老同志組成,在開展活動中,充分發揮他們對救助、救濟等工作熟悉,并與民政部門聯系比較密切的優勢,積極開展救助生活困難群眾、貧困學生等活動,成效十分明顯。今年以來,先后建立關愛、新風、清風、環保、藝苑等33個“功能型”黨支部,并根據各自支部的特點開展了一系列的特色活動,充分發揮了黨組織凝聚人心、服務群眾、推動發展、促進和諧的作用。
在“兩新”組織,注重擴大黨組織的覆蓋面。完善組織網絡,成立了新型經濟組織黨工委和開發區黨工委,具體負責“兩新”組織黨的建設。在工作中,按照單獨組建、掛靠組建、聯合組建等方式,加強黨組織建設,全區規模以上企業全部建立了黨組織。尤其是去年以來,積極探索了商會+支部的黨組織設置模式。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商會”這一新型社會組織迅速擴張,河口區目前已有石油業商會、餐飲業商會等12個直屬商會,覆蓋商戶1000多家。積極探索依托商會建立黨組織的方法和途徑,在12個商會中全部建立了黨組織。在支部書記人選上,采用“一選二聘”的形式解決商會黨組織負責人問題。在支部書記人選上,商會內若有合適人選,經全體黨員選舉,確定為黨支部書記;對沒有合適人選的,經全體黨員同意,從選聘的內退黨員干部中選擇人選確定為黨支部書記。在經費來源上,采取商會從會費中出資與商會發起企業出資相結合的方式。各商會黨支部建立黨員活動室2000多平方米。在工作機制上,進一步完善了流動黨員管理制度、黨費收繳制度、發展黨員制度、黨員聯系群眾制度等規章制度,確保了黨的正常的組織生活。
在機關,開展“創品牌、爭一流“活動。從“立足工作職責,體現行業特色,強化職能發揮,提高服務質量”的角度,在區直機關黨組織和廣大黨員中深入開展“創品牌,爭一流”活動,堅持將品牌理念植入黨建工作中。全區有53個部門單位創建黨建品牌56個,涌現出了像“陽光190“、“陽光城建”等一批黨建品牌,單位與單位之間、干部與干部之間展開了“愛護品牌、塑造品牌”創建競賽,品牌創建成為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良性互動、一體發展的有效載體,充分發揮了黨組織的作用。
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為落實科學發展觀提供人才保障
抓人才,就是抓發展;抓人才工作,就是抓科學發展觀和科學人才觀的落實。從當前的實際出發,要構建新的人才教育培訓機制,形成人才教育培訓新格局,加大人才培養、培訓力度,提高各類人才適應形勢發展需要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要創新人才引進機制,建立和完善引進人才的政策和措施,構建人才“洼地”,引進更多實用、適用的各類人才,為經濟的跨越式發展注入新的活力。要改革和完善用人機制,努力留住人才。通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識人、選人、用人機制,把黨管人才的政治優勢不斷轉化為體制優勢。河口區緊緊抓住培養人才、吸收人才和用好人才三個環節,大力實施“人才興區”戰略,對全區人才狀況進行了認真的調研,并制定出了切實可行的人才資源管理辦法,研究制定了以業績為重點,由品德、知識、能力等要素構成的人才評價指標體系和人才評價機制,在全區營造了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氛圍,最大程度地把各類人才聚集到全區經濟社會大發展中來。今年以來,重點實施了公共衛生服務型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試點工作,積極構建起了以鄉鎮衛生院為載體,以鄉村醫生為延伸的社會工作服務體系,將鄉村醫生納入社會工作人才范圍,并從區財政列支資金,每月為鄉村醫生發放補貼100元。目前,全區將公共衛生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崗位分為管理類和服務類,主要包括青年服務隊、巾幗服務隊、遠程教育服務隊、計生服務隊4個志愿者服務隊以及農村衛生協會、醫學會2個民間組織。
- 上一篇:農村干部遠程教育工作機制研究
- 下一篇:遠程教育實踐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