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原創:農村消費者權益調研報告

時間:2022-07-07 09:23:00

導語:獨家原創:農村消費者權益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獨家原創:農村消費者權益調研報告

隨著農村經濟的不斷發展,農民消費活動不斷增加,消費領域不斷拓展,由于農民對消費維權的法律法規了解不多,對維權知識、侵權行為的認識不足,對12315職責、作用知之甚少,給各種違法違規營銷行為制造了可乘之機,極大的損害了農村消費者的權益。針對這一實際,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積極開展進農村、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家庭的“五進”活動,努力探索和拓展12315消費維權的廣度、深度和力度。

一、農村現階段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思想認識不夠到位。有的鄉鎮、村領導對12315消費維權服務站點為民辦實事工作的重要意義認識不足,宣傳工作也不夠深入,對做好12315消費維權服務站點工作的認識還沒有引起高度重視,還存在12315消費維權服務站點建設工作認為是工商、消委會單個部門的工作,沒有把這項工作當作全社會一項共同的責任,沒有將該項工作列入到議事日程,作為一項親民、愛民、惠民的工作來抓,個別站點也有厭戰情緒的思想,沒有充分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二)規范管理有待進一步加強。各12315消費維權服務站點雖然制訂有一整套制度,但由于在考核機制、組織、措施等方面還沒有完全到位,不少還流于形式,存在著工作不規范、規章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的現象,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在規范管理方面有待于進一步加強。

(三)站點人員素質急需提高。有些站點(特別是村級)聯絡員工作的事業心和責任感不夠強,由于沒有固定補貼和必要辦公經費來源,存在著應付的形式,造成有些工作得不到落實。特別是村級維權點聯絡員文化程度偏低,對有關消費者權益保護的法律、法規知識及商品消費知識比較匱乏,平時又缺乏一種自覺學習的精神,當出現比較復雜的消費糾紛時,往往很難獨當一面進行處理。

二、對策和建議

(一)樹立政務品牌運營的思想,加強宣傳,將12315打造成為經濟領域的“110”。

通過宣傳教育提高認識,統一思想,充分利用報紙、廣播、電視等新聞媒體,向全社會大力宣傳12315消費維權服務站點建設工作,讓基層廣大干部群眾充分認識到12315消費維權服務站點建設是黨和政府關注民生、民權、民意的具體體現,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必須要求,努力爭取各級政府和廣大干部群眾的關心理解和支持。制作12315公益宣傳廣告片,在省國道、鄉村主干道或鄉村進口處、商業集市區設立12315公益宣傳牌,宣傳12315職能、維權法律法規、消費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及投訴、訴訟程序、內容和要求;在鄉鎮集市積極開展陽光行動,發放宣傳資料,宣傳12315工作職責、工作紀律、處理流程、網絡分布及工作人員身份及電話;在街市門店設立12315信息提示牌,公布投訴電話,設置投訴信箱,發放“維權投訴聯系卡”,方便農村消費者投訴。

(二)加強學習培訓,不斷提高維權網絡工作人員及消費者的維權能力。

有計劃地通過學習、專題培訓、參觀先進單位、交流工作經驗等方式,提高12315消費維權服務站點工作人員對此項工作重要意義的認識,對此項工作的熱愛,提高他們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他們的業務能力和調處糾紛的能力,使之盡快成為基層消費維權的中堅力量,真正成為廣大農村人民群眾能夠信賴的基層消費者的保護神。

(三)建立獎懲激勵等長效管理機制,推動12315消費維權服務站點建設規范發展。

把12315消費維權服務站點的建設納入各級年度目標考核管理的范疇。要強化對維權網絡建設的目標管理,對工作開展得好的12315消費維權服務站點及其工作人員進行評比表彰獎勵,以此推動消費維權工作的深入開展。同時,各維權站、點要完善各種工作制度、責任制度、信息反饋制度等,通過不斷完善消費維權體系,建立長效管理機制,實現維權站點的不斷規范、有序地發展,發揮其最大的維權效能,切實從根本上解決廣大基層消費者,尤其是農村消費者投訴難、維權難的問題。

(四)確保站點質量,提升維權效能。

培育發揮好的典型,認真總結好的經驗做法,以點帶面深入開展。同時,在注重培育示范站、點的基礎上,對全縣**個鄉鎮維權站,***個建制村、**個社區維權點、**個商場、超市,旅游景點維權點按照“四個一”、“四統一”的要求,逐步規范,抓出成效。

(五)充分利用鄉鎮村委會(社區)的計算機設備,開通**縣12315消費維權網將各站點與**縣工商局12315服務臺鏈接,適時掌握站點工作動態,市場動態,并通過網站向各站點法律法規、維權知識及消費警示。

(六)構建便捷、高效、權威的消費維權體系。

在平臺建設上,以12315網絡為基礎,增加呼叫平臺接線席位及手機短信、郵箱、網頁等受理渠道;升級12315系統,加載縱向流轉、橫向配合的系統模塊和數據匯總分析模塊;建立投訴電話方位顯示系統;使用網絡傳真、短信群發等通訊工具,建設一個集消費維權網站、在線投訴服務系統、移動信息系統為一體的“政府消費維權信息平臺”,按照“一個平臺集中受理、工商部門管理維護、有關部門按職承辦反饋、政府督辦考核”開展工作,實現執法資源上內整合外聯合、執法互信上內細化外透明、執法效率上內互應外互助。

在力量整合上,整合工商、消協維權資源,實行“對內兩位一體對外各有牌(班)子、統一受理分類分流處理,成立消費維權舉報中心、12315指揮調度中心,確保消費糾紛投訴、申訴舉報以及一些突發性、群體性事件得到有效處理。在政府的組織下,依托工商所、鄉鎮(街道辦事處)司法所、反映較強的行業協會和村(社區)、市場(商場)、企業建立“一會兩站”,聘請有關部門協管人員為12315聯絡員;政府酌情解決建站費用、人員報酬,所在單位負責日常開支、政府按目標考核成績、部門按舉報案件給予適當的獎懲等辦法解決經費,建成一人、一證(社會監督檢查證)、一牌、一欄、一簿、一電話的維權站點;通過集中培訓、經驗交流、案例分析、現場輔導、跟班調解等形式,提高他們解決消費糾紛的工作能力。

12315消費維權服務站點建設是政府的“民心工程”、百姓的“救助工程”、部門的“形象工程”。充分發揮12315消費維權服務站點的作用,切實保護農村消費者的權益是今年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是積極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必然要求,各級各部門必須進一步增強工作的使命感、責任感,加強領導,加大力度,扎實開展“五進”活動,通過發揮12315消費維權服務站點作用,把黨委政府的溫暖送到千家萬戶,把黨的喉舌伸到鄉鎮、村莊、社區各個角落,把消費維權的理念植于廣大人民群眾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