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產業創新發展調研報告
時間:2022-11-30 09:39:00
導語:科技產業創新發展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區委、區政府提出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圍繞“創新*”,走新型增長的路子,通過強有力的引導、扶持,加快科技創新步伐,促進區域經濟結構調整。8月8日召開的全區加快科技創新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工作會議明確,將對軟件、半導體集成電路設計、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創意設計及數字傳媒等五大類先進技術進行重點扶持。目前,總額達3000萬元的“科技產業創新發展基金”、600萬元的專項招商獎勵基金已經建立到位。下半年,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轉型升級將達20家,并計劃引進服務外包、電子信息、工業設計、軟件動漫、生物醫藥、科技研發等創新型企業30家。力爭通過幾年努力,使全區高新技術產業比重、自主創新能力有重大提升。
近年來,*區委、區政府緊緊圍繞“堅持科學發展、實現跨越提升”的總體要求,按照科技創新“一個根本”,堅持都市型工業和現代服務業“雙輪齊轉”,推進由投資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由生產制造向設計創造轉變、由資源依賴向科技依托轉變這“三大轉變”、加快推進區內高新技術產業、高端服務業、高層次人才和高品質人居環境的“四高聯動”發展思路,加快推進*區產業結構調整,在更高層次上實現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區已連續五年被授予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區。目前全區服務業已占經濟總量的50%以上,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精密機械等都市型產業占工業總量比重超過50%,服務外包、創意產業蓬勃發展。此外,自主創新能力日益增強。據統計,全區已建成“三創”載體38萬多平方米,引進創新創業創意企業157家,建成了以工業設計公共服務平臺為代表的省級公共服務平臺2家、市級公共服務平臺3家。全區省級高新技術企業已達97家,省高新技術產品累計達166只。
傳統產業在*發展的制約因素越來越多、限制越來越嚴,實現“三大跨越”的基礎和前提是產業結構和增長方式的率先跨越轉變,就必須按照咬定科技創新這“一個根本”,提高科技自主創新能力,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科學技術發展的戰略基點和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中心環節。這對于指導現代化建設和科技工作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和重大的現實意義。
*區委、區政府成立了區科技和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并逐級向下延伸,形成覆蓋全區10個鎮(開發區)和街道的科技和人才工作管理網絡體系。區委、區政府每年召開2次以上的專題會議聽取了區科技創新和人才工作情況匯報。*區每年都召開科技創新大會,傳達上級精神,布置全區科技創新任務。今年又有一個新的突破,繼年初召開了科技創新大會后,又于8月8日召開了一個全區科技創新大會,在這次大會上,*區委、區政府設置了3000萬元的扶持重點科技產業創新發展資金,重點推出了《關于扶持重點科技產業創新發展的若干政策意見》,共有14條扶持科技創新的政策全新出臺,主要包括:積極鼓勵企業建立各類工程技術中心,對認定為省級工程技術中心的給予50萬元資助,對認定為國家級工程技術中心的,給予100萬元資助,省級以上工程中心、技術中心和重點實驗室在*區內設立分支機構,給予10萬元支持;對境內外機構、企業或個人在*投資設立科技企業孵化器的,給予30-130萬元扶持經費,主要用于公共服務平臺和技術研發平臺等服務體系的建設;對5大類重點科技產業、風險投資公司和傳統企業向高新技術轉變調整,政府將優先給予“科技三項資金”扶持;對獲得國內外專利的企業或個人,給予每件專利一定數額獎勵等。除資金外,還將對科技創新創業給予政策、土地等多方面扶持。
*區對"530"項目的資助范圍擴大,資助"門檻"降低。按照*區委、區政府新近出臺的扶持重點科技產業創新發展相關政策,20*年將首次對被列入*市"530"計劃B類和C類項目,并成功落戶該區的高科技企業,分別給予一次性10-30萬元項目啟動扶持資金,并給予一定數額風險投資金的支持;對投資參與當年落戶*區"530"計劃的區內企業,給予一次性3萬元的扶持。
- 上一篇:區知識產權工作創新思路
- 下一篇:辦公室工作創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