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醫療救助情況調查匯報

時間:2022-06-21 04:47:00

導語:城鄉醫療救助情況調查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城鄉醫療救助情況調查匯報

城鄉困難群眾醫療救助工作是建設新型社會救助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我市著力于解決城鄉困難群眾最關心、最現實、最迫切的基本醫療保障問題,不斷探索和完善城鄉醫療救助制度,并加大資金投入,有效緩解了城鄉困難群眾看病難、治病難及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問題。但是,隨著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和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救助工作中的新情況、新問題不斷出現,現行的醫療救助制度和措施還不能滿足困難群眾的需要。去年我們在審計調查時,入戶走訪了解到目前我市在城鄉醫療救助工作中尚存在一些問題,噬待解決。

一、醫療救助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一)醫療救助資金少、救助標準低。目前,我市醫療救助資金籌資渠道單一,主要是財政投入,由于財力有限,醫療救助基金規模較小,因而救助標準偏低。受救助比例和救助資金封頂線的限制,患有特大疾病的貧困群眾,其治療費用大,而得到的醫療救助資金少,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其實際困難。

(二)醫療救助與相關基本醫療保障制度之間銜接不到位。醫療救助和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在經辦管理方面的銜接不夠密切,不同醫療保障制度間人員信息、就醫信息和醫療費用信息還沒有達成共享,群眾在就醫、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和醫療救助時出現部分資料無法提供等現象。

(三)醫療救助時效性較差。目前,醫療救助要通過個人到居(村)委會申請,并經過市、鄉民政以及醫保、新農合等相關部門審核審批,因涉及多個部門,每個部門都要按照各自的操作流程,自下而上報批,程序復雜、審批手續繁多,審批時間較長,不能及時發揮醫療救助的便民救急作用。

二、為切實保障和維護城鄉困難群眾的基本權益,讓困難群眾就醫更“方便”,負擔更“降低”,救助更“快捷”,針對以上問題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加大公共財政的投入力度、動員和發動社會力量多渠道籌集資金,千方百計擴大基金規模,降低醫療救助的起付線,合理設置封頂線,提高救助對象相關醫療保障制度補償后需自付的基本醫療費用的救助比例。對特殊群體困難人員,適當提高醫療救助標準,以滿足困難群眾基本醫療需求。

(二)加快落實醫療救助和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在經辦管理方面的銜接工作,實現醫療救助與不同醫療保障制度間在定點醫療機構的同步結算以及不同醫療保障制度間人員信息、就醫信息和醫療費用信息的網絡共享,提高管理服務效率。同時,擴大醫療救助受益面,積極探索屬于救助對象的流動就業人員異地就醫的申報、審批和結算辦法,解決這類人員就醫問題。

(三)提高申請、審批、救助程序時效性。簡化審批程序,縮短辦理時限,提高醫療救助工作實效。

(四)大力宣傳城鄉醫療救助政策、規范和工作流程,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及時將醫療救助的相關政策規定和救助對象的有關信息資料向社會公布,接受群眾和社會監督,使這項惠民政策惠及更多的困難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