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品兩網建設調研報告

時間:2022-03-08 03:24:00

導語:藥品兩網建設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藥品兩網建設調研報告

新農村最龐大的群體是農民,新時期農民最關心的問題是教育和醫療。農民買藥難、藥品價格高、用藥無保障的問題不解決,將直接影響農村生產力的健康發展,直接影響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歷史進程。身體健康、生活小康是廣大群眾的共同追求;用藥安全、經濟方便是廣大群眾的普遍愿望。開展藥品“兩網”建設,就是解決廣大農民用藥不安全、不經濟、不方便等問題的有效途徑;開展藥品“兩網”建設,維護了群眾切身利益,體現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鎮于年開始,啟動藥品“兩網”建設。

一、鎮藥品“兩網”建設基本情況

鎮版圖面積468平方公里,轄16個自然村,1個居委會,2.7萬人。全鎮現有醫療機構36個,其中中心衛生院1家,計生服務中心1個,村級衛生室16個,分室9個,個體診所6個,藥店3個;建立規范藥房12個。農民用藥主要通過三個途徑:一是鄉鎮衛生院;二是藥店;三是村級衛生室和個體診所。鎮藥品“兩網”建設的基本情況:

(一)構建了一個網絡?!皟删W”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必須堅持政府領導、多方參與、齊抓共管。鎮成立了藥品“兩網”建設領導小組,領導小組組長由黨委書記、鎮長擔任,常務副鎮長、分管副鎮長擔任副組長。設立領導小組辦公室并掛牌,辦公室設在分管領導辦公室,分管領導兼任藥品“兩網”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全面負責全鎮“兩網”建設工作的指導和協調,提升了“兩網”建設水平。各村也掛牌成立了食品藥品安全領導小組辦公室。全鎮聘請了16名藥品監督管理信息員,統一由村書記、主任擔任,三年一聘,頒發了聘書,開展了培訓,充實了信息員隊伍,并保持信息員隊伍的相對穩定。通過這種模式,建立了一支監管隊伍,構建了一個監管網絡,完善了縣、鄉、村三級藥品監管體系。

(二)開辟了一塊陣地。藥品“兩網”建設要深入人心,輿論宣傳至關重要,廣泛宣傳才能帶動公眾參與。我鎮今年共投資3萬元,在集鎮新建10米長的大型宣傳欄1個,專人負責,每季度更新一次;刷寫墻體廣告15副;在公路沿線制作標語牌6塊;在各村統一開辟了專門的宣傳陣地,形成了強大的宣傳攻勢。通過加大“兩網”建設宣傳力度,把“兩網”建設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交給群眾,提高了群眾對“兩網”建設的認知度,逐步形成了群眾普遍參與、上下聯動的良性工作局面。

(三)健全了一種機制。建立健全了各項工作制度,建立藥品監督管理的長效機制,使藥品“兩網”建設走上規范化、制度化的軌道。建立了“三項制度”,包括領導小組工作制度、信息公示制度、責任追究制度等;規范了“四種記錄”,領導小組辦公室統一配發了信息員工作記錄薄,包括咨詢記錄薄、舉報記錄薄、調解記錄薄、調解協議書記錄簿;明確了“五項職責”,包括鎮政府工作職責、領導小組職責、領導小組辦公室職責、成員單位職責、協管員信息員職責等。鎮統一制作制度牌,各村實行制度上墻,依章辦事,按規運作。

(四)暢通了一條渠道。保證群眾參與的前提,就是要暢通信息渠道。在藥品“兩網”建設過程中,為確保群眾廣泛參與,信息上下暢通,在各村張貼了協管員信息員聯系方式、公布了舉報電話、設立了舉報信箱。去年以來,共收到群眾意見建議11條,舉報2起,查處2起,涉案金額500余元。老百姓就是我們藥品監管的“千里眼”、“順風耳”。去年,一群游醫在鎮內兜售藥品,群眾不僅無人購買,還立即撥打了舉報電話。游醫感嘆:這里的群眾,警惕性咋這么強!

二、目前農村藥品市場存在的主要問題

通過開展藥品“兩網”建設,有效促進了農村藥品市場建設,但也還存在一些普遍問題。

(一)公眾用藥安全意識普遍欠缺。大部分農民看病,多憑直觀感覺行事,頭痛就買“止痛藥”、咳嗽就買“止咳藥”。不僅是在零售藥店,即使是在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或診所,有些農民也不情愿甚至不屑于接受醫生的治療建議,只講究“對癥下藥”,頭痛醫頭,腳疼醫腳,而忽視了用藥是否真的安全有效。有些在家里自備常用藥,卻不注意藥物的貯存條件、效期、服用禁忌癥等,甚至引發一些藥源性疾病。

(二)農村醫療機構條件普遍較差。主要是倉儲條件差、養護設施差、管理措施差。農村醫療機構藥房倉儲設施、衛生條件與藥品的保管性能要求還有差距,影響藥品在儲存過程中的質量;農村衛生室和診所藥品養護制度、養護設施還有欠缺等;藥品管理常識、辦法不夠等,無法保證農村群眾用藥安全,在今后的工作中有待進一步改進。

(三)藥品市場監管難度普遍較大。我鎮建立了以縣局執法人員為主、鄉鎮協管員為輔、村信息員為補充的三級農村藥品監管網絡。充實了農村藥品監管隊伍,延伸了監管觸角,真正做到監管無盲區,保障有力度。今天我們鎮全體信息員也參加了會議。但農村醫療機構尤其是村衛生室、個體診所點多面廣線長,規模小、基礎差、條件簡陋,呈現“低水平,廣覆蓋”格局,農村藥品市場的監管難度較大。

三、關于藥品“兩網”建設的幾點想法

(一)走因地制宜的路子,不搞“一刀切”。這主要指供應網絡。藥品配送網絡的建設說到底是在當前藥品市場經濟不夠規范,政府監管力度不夠的情況下的權宜之計。一方面藥品質量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與監管空缺的矛盾決定了必須采取集中供應的方式,另一方面市場經濟的發展趨勢要求在藥品集中供應的過程中要遵循市場經濟規律。所以,藥品集中供應要因地制宜,循序漸進。目前,藥品監管的薄弱環節和難點在于最基層的農村醫療機構。要根據實際情況采取不同的配送方式。鄉鎮衛生院可實行直配式,采取多元化的集中供應方式,形成競爭局面,平抑藥價。在供應網絡建設過程中,要只當“紅娘”,不搞“拉郎配”,不搞行政命令,靠政策引導,靠市場運作,鼓勵配送企業選擇配送方式,引導醫療機構選擇配送企業。

(二)走科學監管的路子,不搞“花架子”。推進農村藥品“兩網”建設是一項長期任務,要始終堅持“兩手抓”的思路,一手抓建設,一手抓運行,以用促建,邊建邊用,推進藥品監督網絡建設;要采取“政府推動、政策引導、市場運作”的方式,推進藥品供應網絡建設。一要打造一支過硬的監管隊伍。監管任務重與監管人員少的矛盾還將在一段時間內長期存在,義務監督員、協管員、信息員的作用未完全發揮出來。要通過培訓,逐步實現義務監管隊伍專業化,改變監管缺位、監管滯后的局面。二要健全一個規范的監管網絡。建立以藥品監督員為主,鄉鎮藥品協管員、村級信息員為輔,專協結合的農村藥品監管隊伍,重心下移,實行縣管鄉、鄉管村的分級負責制,實行“縣、鄉、村”三級塔式監管網絡體系,以監管促發展,以發展促監管。三要建設一個良好的藥品市場。藥品“兩網”建設,建得起是基礎、立得住是關鍵、運行好是目的。要通過“兩網”建設,實現“藥品質量可靠,藥價降低——群眾受益;藥品市場活躍,競爭有序——企業盈利;解決農村缺醫少藥問題,市場穩定——政府滿意”的三大目標。

(三)走公眾參與的路子,不唱“獨角戲”。藥品“兩網”建設是一項社會系統工程,如果沒有群眾的廣泛參與,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末”。農村藥品“兩網”建設事關農民群眾的切身利益,需要廣大群眾的廣泛參與,需要充分發揮輿論的引導作用。一是宣傳力度要加大。要通過宣傳達到兩個目的,一方面引導群眾參與“兩網”建設,另一方面提高公眾用藥安全意識。二是投訴渠道要暢通。要在鎮、村、醫療機構公布投訴電話,設立舉報箱等,并做到有案必查,一查到底。三是互動模式要運用。采取有獎舉報等方式,與公眾互動,既可擴大宣傳面,又可增強監管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