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科技中介組織體系構建調研報告
時間:2022-03-30 10:08:00
導語:農村科技中介組織體系構建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科技中介服務組織是向科技創新主體提供社會化,專業化服務來支撐和促進創新活動的機構,是有效配置科技資源,加速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提高區域整體創新能力的重要載體。我縣農村科技中介服務組織體系現已具備一定基礎,農民需求非常強烈,應當納入議事日程,統籌考慮,大力推進。
一,客觀評價我縣農村科技中介服務組織發展現狀
近年來,通過開展"科技入戶"工程,農村特色產業技術創新,農村科技信息化建設等活動,促進了農村科技中介服務組織的快速發展,初步形成了以科技創新服務機構,農民專業合作社,專業技術協會為主,其他社會化服務組織為輔的農村科技中介服務體系。目前,我縣農村科技中介服務組織主要有四種類型。一是公益服務型。隨著"以錢養事"新機制的不斷深化,鄉鎮農技推廣機構實現了整體轉制,在服務模式,服務內容,服務質量上都有明顯的改變。全縣現有農技,畜牧,種子,農機等農技推廣服務機構35個,技術人員254人,在農村科技示范推廣,信息咨詢和農資經營服務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成為開展農村科技中介服務的主力軍。二是科技創新型。在科技體制改革的推動下,先后組建了一批產業技術開發中心,現有科技信息服務中心,生產力促進中心以及依托企業建立的民營科技開發機構15家,技術服務人員100余人。這些機構通過開展技術中介服務,有效提升了龍頭企業的科技創新水平,為特色產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三是組織合作型。以從事農業開發為目的技術協會,農民專業合作社等中介服務組織,隨著農業特色產業的發展壯大應運而生,全縣已組建茶葉,煙葉,食用菌,中藥材等各類技術協會和產銷協會(農民專業合作社)近50家,加快了我縣農業產業化進程。四是信息服務型。主要是以縣科技信息協會為代表的信息服務機構,初步形成了"縣有科技信息協會,鄉鎮有科技特派員,村有協會會員"的服務體系;同時,依托《科技》報,科技網站,科技·星火30分電視欄目,科技"110",科技短信通等平臺,開展科技信息服務,農村科技信息服務在組織形式,傳播方式,服務手段上實現了創新。
雖然我縣農村科技中介服務組織體系已初步建立,但與農業,農村,農民的現實需求相比,仍存在著不足和差距。一是總體數量少,規模小。受我縣經濟發展水平,科技水平,人才等因素的影響和制約,中介機構發展不快,數量少,規模小。二是運行機制落后,缺乏競爭力。不少中介機構專業化水平較低,只能開展一般性的信息咨詢與服務業務,專業不突出,優勢不明顯。三是人員素質偏低,服務能力不強。大多數中介機構從業人員專業能力不足,知識比較單一,開展咨詢服務的經驗不足,真正懂技術,懂管理,懂市場和懂服務的復合型人才很少。加之,缺乏必要的設備和技術手段支持,難以為市場主體提供"一對一"的個性化服務。四是資源缺乏有效整合,技術優勢難發揮。我縣農村科技信息化建設缺乏統一規劃,大多數機構的服務內容近似或相同,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現象突出。這些問題影響和制約了農村科技中介服務的順利開展,需要切實加以解決。
二,加快農村科技中介服務組織體系建設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發展目標
加快農村科技中介服務組織體系建設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要把握好指導思想,制定好發展目標,堅持近遠兼顧,統籌考慮,有序推進。
㈠指導思想。以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為核心,按照"組織網絡化,功能社會化,服務產業化"的要求,規范管理,增強能力,提高水平,拓展服務范圍,積極引導和扶持各類農村科技中介服務機構協調發展,促進科技,人才,資本,信息等社會資源有效結合,加快建立和培育面向農業龍頭企業的農村科技中介服務組織,提高企業競爭力和經濟效益,推動產學研結合,推動科技與經濟結合,促進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推動農業和農村經濟更好更快發展。
㈡基本原則。一是公益性原則。各類具有公共服務性質的科技中介機構,在從事服務活動時,要根據不同服務類別,提供免費或公益性服務,充分體現政府的公共服務職能。二是合規性原則。各類科技中介機構對企業提供的服務,必須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和產業政策,實行公平,公正,公開競爭。三是輔導性原則??萍贾薪闄C構提供服務,必須遵循市場規則,建立在企業,農民自愿的基礎上,不得干預企業,農民的生產經營。企業,農民是否需要服務,服務結果是否被采用,由企業,農民自主決定。四是分類管理原則。對農村科技中介機構,依據其服務功能和特點,采用不同的運行機制加以分類管理。五是開放,合作原則。擴大對外開放程度,加大與縣外,省內外科技中介機構的合作力度。
㈢發展目標。加強農村科技中介服務人員隊伍和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規范市場秩序,促使我縣農村科技中介服務業向體制創新化,組織網絡化,功能社會化,服務產業化,人員專業化,技術現代化,管理規范化,服務優質化,市場化的方向發展,初步建立起符合科技發展規律和市場經濟規律,開放協作,競爭有序,運營高效的農村科技中介服務組織體系。
三,推進農村科技中介服務組織體系建設的措施
㈠以深化改革為突破口,充分發揮市場在農村科技中介服務組織建設中的作用。遵循市場規律,按照獨立,中立,公正的執業原則,逐步建立起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科技中介服務運行機制。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將原由政府舉辦的科技中介服務組織轉移或委托給科技中介機構和行業協會主辦,徹底與政府脫鉤,著力推進科技中介組織的獨立性與社會化轉制進程;鼓勵發展股份制,合伙人制的專業科技中介服務組織,非盈利的公益性科技中介服務機構走市場化道路,形成強有力的內部激勵機制,激發中介組織的發展活力。
㈡以政策扶持為支撐,營造農村科技中介服務組織發展的良好環境。盡快制定《??悼h農村科技中介服務機構監督管理辦法》,進一步規范中介機構設立與審批的程序,明確社會服務與中介機構業務主管部門和登記機關在對中介機構監管的職責,中介機構行業自律,倡導誠信經營等具體措施。建立合理的分類登記管理體制。根據中介組織設立目的,對中介組織實行不同的登記管理辦法。對贏利性的中介組織,一律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進行企業登記;對非贏利性的中介組織,由民政部門納入社團登記或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加強對農村科技中介組織的監管。各監管部門要加強協作,制定統一,合理的服務產品技術標準和強制性的技術法規,建立對中介執業質量和執業規程的監督機制,嚴厲打擊各種非法中介活動,凈化中介市場。
㈢以健全組織體系為依托,優化農村科技中介服務組織運行機制。加快改革完善農技推廣服務體系。按照"強化公益性職能,搞活經營性服務"的原則,推行農技人員聯基地,聯大戶,聯企業制度,逐步形成農技人員指導大戶和企業,大戶和企業帶動農戶的技術推廣模式,提高科技進村入戶率。加快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鼓勵和引導農民在自愿,平等,互利基礎上,組建多種形式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發展的專業合作社,技術協會,科技合作社等經濟組織,積極開展農民培訓,培育一批有技術,懂經營,會管理的新型農民,增強農民在產前,產中,產后各個環節上的自我服務能力,引導農民依法完善內部管理制度,提高農民闖市場的組織化程度,以增強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
㈣以人才隊伍建設為重點,增強農村科技中介服務組織的服務能力。加強對科技中介從業人員的教育和培訓,提高人員隊伍整體素質;鼓勵和支持一批有科技專業知識,懂經濟,金融,管理并有實踐經驗的人員從事科技中介服務;吸納優秀人才回鄉創辦科技中介機構,逐步建立一支科學素質較高,市場意識較強,信息渠道寬,經營信譽好的科技中介隊伍,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隊和人才結構,為農村科技中介服務體系建設提供強大的智力支持。
- 上一篇:活動場所實施長效管理機制通知
- 下一篇:民生工作現狀調研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