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管數據質量調研報告
時間:2022-04-11 05:29:00
導語:征管數據質量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如果把地稅征管信息系統比作森林,征管數據就是一顆顆樹木。近年來,地稅部門的信息化建設正不斷向深度和廣度發展,征管數據的采集和覆蓋范圍日益擴大,尤其是多元化申報方式的推行,網上辦稅數據的傳輸,對征管數據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征管信息軟件系統中一些無效、不合法、口徑不一致的征管數據不斷地出現,直接侵占了稅收網絡資源,干擾稅收征管信息系統的正常運行質量和效率,影響了稅收的征收管理。這些被我們稱為征管垃圾數據是如何產生的呢?下面筆者根據自己的工作經驗談幾點看法。
一、影響稅收征管數據質量的因素
(一)、征管數據采集不規范
新系統上線時,由于新舊系統的數據庫結構不同,原來使用業務系統中的歷史數據無法遷移到新系統中,只能重新采集錄入。因此在征管數據采集過程中,難免出現差錯。征管數據采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體現在:
一是在數據采集環節。由于納稅人文化程度和業務水平參差不齊,有相當一部分人對稅務登記表、納稅申報表等數據信息采集表格填報口徑不一致,不能比較正確地填寫納稅基礎信息,加之個別稅務管理人員對數據采集工作重視程度不夠,責任心不強,缺乏嚴謹的工作態度,對納稅人填報的采集數據沒有實地調查、審理不嚴等因素,因此,從源頭上形成了征管垃圾數據。
二是征管數據錄入環節。由于征管數據是通過手工輸入微機的方法,納稅戶遞交申報的原始資料原本就不完整,不準確,在手工輸入微機時又可能發生錯誤,因而致使信息資料失真或不全,計算機的依托作用便難以發揮出來。再者,稅務機關數據錄入人員往往只注意數據采集表中的數據和信息,而忽視其他方面各種有用信息的采集和利用。在日常工作中,數據錄入主要體現在為納稅戶辦理稅務登記、征收期受理納稅申報和發票銷售及核銷環節,這都是一些繁鎖的手工操作過程,這不僅要求數據錄入人員有熟練的計算機操作技能,更要有較強的責任心。如果責任心不強的話,就容易出現下列情況:發現納稅人填寫的數據錯誤或填寫不清,卻嫌數據采集表退回登記流程的手續繁瑣,大都采用猜測代填數據的處理方法;為了省事,只錄入系統數據保存時必要的項目,對納稅人填寫的附表或其他指標,一律以0代替錄入;對房產稅、土地使用稅申報表只錄主表數據而不錄附表數據,造成統計匯總結果出現嚴重偏差,等等。
三是初始數據核定環節。初始數據核定管理薄弱,每天征管信息系統的運行都會產生大量新的數據,由于負責初始稅務登記、申報納稅的核定人員對業務標準理解程度參差不齊,在給新納稅人辦理初始稅務登記、申報及納稅核定時,對納稅戶所屬行業、應納稅種和預算科目核定的隨意性很大,造成其中一部分錯誤信息源源不斷地進入征管信息系統。
四是征管數據質量監督環節。征管數據質量缺乏必要的監督措施,在信息化建設中,數據質量的控制和監督往往是非常重要但又容易被疏忽的。在新系統征管數據信息采集、錄入及核定的流程中,只采取了辦稅廳崗審核或一次性的交叉審核的方法,而沒有建立后續必要的數據質量監督機制,各個環節出現錯誤的數據因此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更正,其他的數據信息質量更加無法得到保證。
(二)征管系統軟件自身設計的缺陷,缺乏前瞻性
當前,我們的稅收征管系統著重于稅收的征收管理,側重于方便稅務部門征收,在為稅務部門稅源預測、政府部門的宏觀調控政策等方面發揮的職能作用基本不到位,這就有待于我們進一步完善征管信息系統。
在軟件開發中,需求是第一位的,當前在軟件工程中已經分離出了需求工程,而需求是源于管理的需要,從而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需求的制定,當然需求要在原有基礎上進行管理流程的重新界定和調整,而當前稅務機關的管理模式、管理流程還處于探索階段,并經常發生變化,從而很難制定一個科學有效的需求。同時在數據庫設計中,數據庫中存放的數據之間的相關性很強,相關性不僅表現在數據依存的時間、地點(部門)、類型、名稱等原始屬性上,還會在數據的轉移過程中,產生再生的相關性。而且希望從數據中發現的東西越多,相關性的要求就越高。應用需求不明確,必然影響數據完整性和準確性。在征管軟件系統開發完成后,不斷冒出的新要求,為了適應形勢的發展,修改、完善周期拖得很長,這樣的系統,肯定會影響數據的質量和使用效率。
二、提高稅收征管數據質量的對策
(一)、樹立全員數據質量觀,增強稅務干部增強信息意識與數據采集能力
稅務干部是稅收征管的主體,是稅收征管信息系統具體組織者和實施者,因而增強稅務干部的信息意識與數據采集能力對提高稅收征管數據質量顯得尤為重要。開展稅務干部長效培訓,首先要通過強化稅務干部培訓,讓每個崗位稅務人員明白,他們所處的每個崗位都在整個信息化系統的流程上,雖然征、管、查在形式上三分離,但之間卻是密不可分的,只有認真管理好自己的數據信息,才能利用更多的共享信息進行更高質量的管理,而不僅僅是將信息系統作為一個開票工具。只有稅務人員處理信息的意識及能力增強了,才會重視數據采集的質量,才會在日常的征管活動中主動認真地、不斷地捕捉篩選一切可以利用的征管信息,并盡可能地確保其準確性。由于稅務工作崗位的特殊性,各級稅務部門每年均要對部分崗位實行輪崗制,所以必須注意加強對崗位新人員的后續培訓,使其能在崗位過渡中順利適應并較好地完成新崗位的數據操作工作,使整個系統的征管數據信息始終保持準確性與一致性。除了要加強稅務干部的長效培訓外,還要加強對新、老納稅戶的培訓輔導工作,特別是進行填稅表(票)的培訓,以提高納稅人納稅申報水平和填寫各種稅表(票)的質量。
(二)拓寬征管基礎數據采集面,保證原始征管數據的準確性
目前原始的征管數據來自于多個渠道,而這些數據是開展稅務信息化最基礎的數據資料。搞好稅收信息化建設,三分靠技術,七分靠管理,十分靠基礎數據。而隨著稅務信息系統各項應用的逐步深入,收集和存儲的數據量急劇增加,初始數據的輸入質量必須得到保證。在征管基礎數據的采集與傳遞上要抓住數據的源頭,拓寬基礎數據的采集面,加強與社會其他經濟部門的信息交流,及時獲取納稅戶的經營能力、經營規模等生產經營信息,以及與稅收征管相關的各種數據信息。為了盡可能地避免納稅人提供的信息有誤,或稅務人員操作失誤,或數據采集標準不統一等問題,應注意各種渠道數據的交叉審核,實現在統一標準和內容下進行數據采集。
(三)把好“三關”,建立健全征管數據管理制度
目前,數據操作過程十分復雜且干擾因素較多,出現差錯的可能性較大。要保證征管數據的質量,應從抓好“三關”入手,一是數據采集關;二是數據錄入關;三是數據審核關。但如何把好“三關”呢?結合現行崗責體系,征管數據的管理必須建立健全數據質量管理制度。一是建立定期自查、互查和核查制度。以基層分局為單位分別進行自查和互查為數據管理提供基本的質量保證,定期對系統數據的進行自查和互查,可以及時發現錯誤及時查找原因并進行解決;以核查為主要手段,對數據運行質量實施監控,包括各單位對數據采集、錄入的全程監控。二是實行數據采集質量管理責任制。建立以征管部門為主的專門的數據管理部門指導、監督、檢查其他部門的數據采集工作;其他數據采集部門要確保征管數據采集準確無誤。三是推行定期清理制度?;鶎訂挝粦ㄆ冢考径然蛎堪肽辏┙M織人力對本單位管轄的數據進行集中檢查,對檢查錯誤的數據信息給予修正。這樣可以有效地發現數據信息中的漏洞并及時彌補,不斷提高數據的質量。四是強化征管數據管理監督責任制。由于每個稅務人員都可以從系統中輸入、輸出數據,而這實際上也是一個對數據時效性和準確性監督的過程。因此相應地,各單位應當依照“統一管理”和“各負其責”的工作機制,相應地承擔所管轄的業務數據質量監督管理責任,而不能光靠一個專門的職能部門進行監督管理。
通過完善征管數據管理制度,達到“針對初始征管數據,強化責任落實;針對沉淀征管數據,強化工作整改;針對全部征管數據,強化安全管理。從征管工作的需求出發抽取征管數據;從征管數據分析中查找征管薄弱環節;依據征管數據分析結果改進征管”的效果。
(四)完善征管系統軟件,提高征管數據質量
依據稅收征管方式的變化,不斷完善征管系統軟件。一是及時監控源征管數據的變更。一旦源征管數據發生變化,提供警告機制,并可以記錄后續的數據修改的時間、所使用計算機IP及操作人員代碼,避免人為因素修改數據而系統無法記錄,對數據操作代碼和配置信息進行及時更新,以保障后續工作正常進行。二是設置完善的數據校驗屏障、基礎性錯誤檢測設置。由于錯誤的發生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完善各類數據管理自動檢錯、糾錯程序很有必要,使數據檢查、修改、調整盡可能地利用計算機的自動化手段完成,去檢測和過濾不法數據,防止錯誤數據擴大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出錯率。加強對錄入計算機的數據進行監控和分析,找出疑點,及時排查、糾正,防止不良數據的進一步積累。四是加強計算機系統征管數據的整合與分析,要使數據質量有深層次的提高,必須注重征管信息系統數據的整合與分析。征管數據整合與分析是在原有征管信息系統的基礎上,通過數據挖掘、數據倉庫技術對業務信息進行深加工,從中抽取知識或規律,并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分析研究,將所發現的知識運用到下階段征管信息軟件的完善中去。
(五)加強征管數據質量監控的考核和責任追究
強化對數據質量監控管理的考核是提高稅收征管數據質量的有效途徑。主要加強對以下三方面的考核:一是由各工作部門出現的問題,考核相關工作人員;各職能部門出現的問題,考核相關職能部門,并追究相關工作人員責任;二是對省局、市局檢測或抽查出的各類數據質量問題,納入年終目標責任制考核并進行責任追究:三是對所有征管數據質量實行定期通報制度。
通過將各單位的數據管理列入全年的目標管理考核制度中,將每個操作員的錄入質量與所在單位年終目標管理考核緊密掛鉤,真正創造一個征納和諧的稅務管理信息系統,使得最后錄入征管主系統的數據是準確的、有效的。
- 上一篇:解決工業企業用工急方案
- 下一篇:農業發展與循環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