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轉型品牌與技術作用調查報告
時間:2022-05-02 06:39:00
導語:經濟轉型品牌與技術作用調查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經濟經過這幾十年的快速發展已進入轉型升級的時期。也同樣,近期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加快發展海洋經濟,推進經濟轉型升級的重大決策。聯系質量技術監督工作的實際,我們認為,品牌與技術標準建設既是轉型升級的重要內容,也是推動自主創新的必要手段。在海洋經濟的轉型升級中,應重視和發揮品牌與技術標準建設的作用。
一、培育自主品牌,推進品牌經濟自主創新發展
質監部門負責名牌的培育和發展的職責。
(一)市自主名牌培育的成效與比較差距。經過幾年的努力,全市現共有國家、省、市三級名牌產品126個。其中,中國名牌產品4個,名牌產品45個,名牌產品77個。名牌產品集群已初步形成,并表現出三個特點:一是水產品名牌規模全省第一。全市共有國家級水產品名牌1個、省級25個、市級22個,是全省水產名牌最多的市,水產品中國名牌也是全省唯一的一個。二是名牌產品企業對全市經濟的貢獻率不斷提高。據統計,2007年全市38家省以上名牌產品生產企業,數量僅占規模企業數(487家)的7.8%,而產值占規模企業的23.3%,銷售額占23.3%,利潤占22.5%,稅收占35.4%。三是名牌產品企業的自主創新基礎和能力不斷強化。全市24.7%的名牌產品企業建立了企業技術中心;全市36個省級高新技術研究開發中心或省、市企業技術中心,27個落戶在各級名牌產品生產企業,占75%。
但是,我市還有較大一部分企業存在爭取自主品牌的意識不強,不愿投入物力、精力去創牌。同其它發達地市相比,我市的名牌產品總量和名牌效應也處于相對落后位置。以中國名牌數為例,2007年底我省共有中國名牌290個。其中,61個,61,52個,38個,22個,20個,19個,8個,5個,4個,1個。我市處于倒數第二位,在全省的比率僅為1.72%。全市也沒有一個世界級的名牌產品,對提升城市競爭力和城市的聲譽度是一個不足之處。
(二)我市自主名牌培育的政策支持。我市品牌培育的氛圍較好,各級政府均制定有品牌建設的支持政策。今年起,市政府和各縣區政府又分別設立了市長質量獎和縣(區)長質量獎,對實施了卓越的質量管理經營模式,品牌創建工作成效顯著,有廣泛知名度與影響力,并取得顯著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企業(組織)進行表彰獎勵。市政府《關于加快推進工業企業科技創新的若干意見》(舟政發〔2008〕28號)也明確了對新獲中國名牌產品的企業給予50萬元的專項補助,促進了企業的創牌積極性。
(三)我市自主名牌培育的發展方向。隨著我省從品牌大省向品牌強省目標的推進和我市海洋經濟的轉型升級,培育自主品牌,推進品牌經濟自主創新發展,壯大區域品牌經濟,促進城市綜合競爭力的提升,已成為工作的主要發展方向。我們的品牌工作也將實行三個轉變:一是從注重數量向注重質量轉變。質監部門新制定了《2008—2012年名牌培育規劃》,圍繞重點提升行業,突出本市高技術、高附加值、擁有自主創新技術產品和裝備制造業產品,進行重點培育。二是從品牌分散經營向品牌整合發展轉變。就是引導塊狀產業內的企業以委托加工、聯合生產、收購兼并的方式實施品牌整合。如我市興業集團、舟漁公司等水產龍頭企業運用上述方式對小企業進行整合,將大企業的質量管理體系納入小企業的管理中,實行品牌覆蓋和帶動。三是從單個品牌培育向區域品牌培育轉變。當前我們的重點是依托本市現有的水產中國名牌和黃魚、帶魚、梭子蟹等證明商標和集體商標,開展海鮮的區域名牌培育工作,提升水產品的整體競爭力。
二、實施技術標準戰略,做強自主創新的標準技術基礎
技術標準戰略核心內容:一是鼓勵企業采用國際國外先進標準(簡稱采標),應對與防范技術性貿易壁壘,提高產品質量競爭力;二是鼓勵企業將創新成果尤其是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轉化為標準,進而轉化為生產力,并實現區域共享,帶動區域經濟競爭力提升;三是組織企業參與國家、行業、地方標準的制修訂工作,參與國內國際標準化活動,爭取標準話語權,掌握市場競爭的主動權。
(一)市技術標準戰略實施的基本成效。經過幾年努力,全市技術標準戰略的實施成效不斷凸現:一是企業采標數量逐步增加。全市已有35家企業采標51項,出口企業實際采標不下百家。特別是一些龍頭企業通過采標提高技術能力,跨過了技術壁壘,如金鷹公司采用國際絲綢協會ISA標準,7412標準件廠采用美國SAE、日本JIS、德國DIN標準,輸歐輸日水產加工出口企業采用歐盟、日本氯霉素殘留0.1PPM標準等。二是企業參與上級標準研制的積極性提高。金鷹、興業、弘生、華源、舟漁等企業分別參與或主導了相關國家、行業標準的制訂;弘生集團通過引進德國GROSSE紡織機械技術,研制了《CCJB電子提花機》企業標準,并實現技術吸收再創新,形成《電子提花機》行業標準初稿。三是科技成果轉化為標準有所突破。弘生集團萬針電子提花機關鍵技術和部件已獲國家五項專利(其中二項為發明專利)和一項軟件著作權,該公司將其轉化為企業標準《CCJB電子提花機》;宏興塑膠公司的空壁旋消音管專利轉化為《排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空壁螺旋消音管材》企業標準等。四是一些企業主動參與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如7412標準件廠是全國緊固件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成員單位和省標準件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成員單位;金鷹、華源等企業正在爭取行業標技委單位委員;有近20位專家參加全國、省級水產品及海洋生物制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五是技術標準研究不斷拓展。2005年,海氏集團開展了國家試點的《水產品精深加工重要技術標準研究》,市科委開展了《市水產品技術標準體系研究》;2006年,舟漁公司開展了省級重要技術標準試點研究;2007年,我市研制了《冷庫節能操作技術規范》市地方標準,今年上升為省地方標準;2008年,我局與舟漁公司合作研究“鍋爐蒸汽冷凝水回收并循環利用”轉化為標準。六是技術標準戰略實施和推進平臺不斷構建。從2003年起,我局組織開展標準化良好行為認定,作為技術標準戰略實施的載體,提高企業質量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全市已有10家企業通過認定;今年,我局建立了省海洋生物制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為技術標準研究提供平臺。
(二)我市技術標準戰略實施的不足之處。由于經濟、技術、意識等因素的影響,我市的技術標準戰略實施和推進中尚有許多不足之處,從管理引導和企業推動的角度來看,主要表現為“四個不”:一是意識不強。大部分企業對技術標準保證產品質量、占領市場、推動自主創新、提高競爭力的認識還比較模糊,因此熱情不高,主動性不強,大多安于現狀,存在被動采標、被動應對技術性貿易壁壘的情況。有些企業雖愿意參與各類標準化活動,但又不愿承擔經費,意識沒有完全到位。二是信息不暢。多數企業不了解國際國內標準化活動,企業實質參與國際標準、國家行業標準、采標等活動的信息不夠及時,國外技術性貿易壁壘措施信息平臺、標準化工作的交流平臺還沒有及時搭建完成,應對技術性貿易壁壘的能力較差。三是不敢參與。除少數規模較大的企業及科技型企業外,我市大多數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較差,加上企業標準化工作人員的能力不適應,使企業不敢主動參與到國際國內標準化活動和上級標準的制修訂活動中去。四是不愿把科技成果轉化為標準。我市企業將科技成果、專利轉化為標準的少之又少,并且企業的積極性相當較低。這主要是企業狹隘的商業秘密觀念所使然,要轉變這種觀念還需要一個引導的過程。
(三)各地對技術標準戰略實施的政策比較。當前,技術標準戰略已成為各地推進區域經濟自主創新,提升城市競爭力的一項重要手段。一些經濟較發達的城市分別出臺激勵政策,鼓勵企業推動技術標準的實施。如市對實質性參與國際標準研制的企業獎勵50萬元;為主起草國家、行業標準的企業,分別給予20萬元、10萬元的資助;對在國家級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中承擔工作的企事業單位,給予5-20萬元的獎勵。市對為主起草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或地方標準的單位分別給予100萬元、20萬元、10萬元的補助;對承擔組建各級標準化專業技術委員會或研究檢測機構等單位,給予20-50萬元的補助。市制定《市科學技術進步獎獎勵辦法》,對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的主要起草者分別參照市科技進步一、二、三、等獎予以獎勵。市對產品標準被認定為行業標準的企業,按制定標準的成本給予獎勵。義烏市對企業產品標準上升為國家、行業和省地方標準的,分別獎勵20萬元、15萬元和10萬元。我市也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工業企業科技創新的若干意見》(舟政發〔2008〕28號),對參與制定并完成國家行業標準的企業,按照其參與程度重要性給予15-30萬的獎勵;同時,市政府辦公室轉發市質量技監局《關于加強標準化工作意見的通知》(舟政辦發〔2008〕67號),鼓勵企業強化標準化工作,推進技術標準戰略實施。
三、加強品牌和技術標準建設應采取的措施
(一)進一步促進自主品牌培育和發展。政府應在以下幾個方面進一步加大對品牌工作的支持和引導。一是強化對塊狀產業整合提升的政策引導,促進品牌整合集聚。對一些已經成熟的塊狀產業,如水產、船舶及配件等,可通過項目審批、產業準入、環保淘汰等手段,控制低水平重復建設,集中優勢品牌發展,打響和做強塊狀產業品牌。二是加大對中小企業通過自主創新創建品牌工作的支持。可通過項目帶動的方式予以推進,如設立市、縣(區)級質量趕超項目、標準化示范項目等,或加大對企業的技改支持,鼓勵企業吸收和采用國內外先進技術、先進標準,促進自主品牌工作的不斷開展。三是加大對區域品牌培育的領導和支持。區域品牌的培育,在當前還是一項探索性的工作,也是一項系統性的工程,需要政府領導的有力支持和各方面的通力合作,我們建議政府將此列入全市經濟發展的一項重要工作之中,由政府進行宏觀規劃和組織實施。
(二)進一步加快實施技術標準戰略。在我市積極實施自主創新,加快經濟轉型升級中,應主動有效地開展技術標準戰略的實施活動,并針對當前存在的問題,抓好以下工作:一是構建公共信息服務平臺,暢通信息交流渠道??梢允『Q箝_發研究院為支撐,建立綜合性的科技資料庫和科技資料交流服務中心,把國內外重要技術標準涵蓋入內,為廣大企業提倡交流、查詢、指導服務。也可以我局現有的標準資料室為基礎,給予一定的軟硬件投入,使之達到相應的服務能力。二是完善政策杠桿,強化政府引導作用。建議各級政府在已經出臺的獎勵政策的基礎上,繼續加大三個方面的政策投入。第一個是技術標準的研發資金,每年安排一定的科技資金專門用于對企事業單位技術標準研發的資助,繼水產標準體系之后,將船配、汽配、海洋旅游和海洋物流標準體系建設列入科研計劃;第二個是對企業技術成果轉化為標準的獎勵,特別是企業成果轉化為標準后實現區域共享、帶動區域經濟轉型升級的,對企業給予物質和名譽方面的特殊獎勵;第三個是鼓勵企事業單位加強節能環保技術和海洋產業精深技術的研發,形成區域特色技術。三是加強企業家培訓,培養標準化技術人員隊伍。通過組織標準技術研討會、企業家論壇、企業家培訓班、區際合作交流等多種形式,不斷提高全市重點骨干企業經營管理者的技術標準意識和技術標準實施推進能力。同時,著力培養具有區域特色的、支柱產業的標準化技術人員隊伍,重點是水產加工、船舶制造、生物制藥和紡織機械等行業,為提高我市技術標準戰略水平,促進自主創新提供人才保障。四是不斷加強標準化管理部門的能力建設。通過充實標準化管理部門的實力,加強對標準化管理人員業務能力和宏觀管理能力的培訓,使其能夠充分適應全球經濟一體化所帶來的國內外標準體制的各種變革,提高對全市技術標準戰略實施的指導和服務能力。
- 上一篇:宏觀質量管理調研報告
- 下一篇:副市長在安全生產部署會發言
精品范文
10經濟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