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豬禽蛋生產及市場價格調研

時間:2022-05-24 07:41:00

導語:生豬禽蛋生產及市場價格調研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生豬禽蛋生產及市場價格調研

今年以來,我市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一直處在較高位運行,據調查隊調查資料,市1—5月CPI累計上漲6.4%,在全國36個大中城市中排名第四位,5月為7.7%,排名全國第一位。面對嚴峻的價格形勢,為全面了解我市重要商品價格運行情況,為下半年調控物價,穩定市場價格水平奠定基礎。六月,我局由局領導親自掛帥,分成四個調查小組,傾全局之力,就占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權重較大的糧、油、肉、衣著、建材類等商品,開展為期一個月的集中調研活動。其中我局藍局長帶隊,由李副局長、藥品價格和監測中心同志組成的調研小組,主要負責生豬、禽、蛋三大類商品的生產及價格情況調研。

通過走訪市正大畜牧股份有限公司、市五豐聯合食品有限公司、市農業局、市水產畜牧獸醫局等企事業單位和部門,深入到良慶區那馬鎮、隆安縣丁當鎮、賓陽縣古辣鎮等基層生豬、禽類養殖點,進行生豬、禽、蛋三大類商品的生產及市場情況調研?,F將情況匯報如下:

一、2011年上半年我市生豬、禽、蛋生產及市場價格情況

1、上半年生豬生產呈現豬源緊缺、供應斷槽、價格高漲現象

據監測,今年以來,我市生豬收購價格一直呈逐月上揚態勢,并且同比漲幅逐月增大。1月為7.09~7.29元/500克,環比下降1%,同比上漲19.5%~26.6%;2月為7.39~7.69元/500克,環比上漲4.21~5.47%,同比上漲近27%;3月為7.76~8.06元/500克,環比上漲4.84~4.95%,同比上漲近53%;4月為7.75~8元/500克,環比略降0.11~0.59%,同比上漲近55%;5月為7.94~8.27元/500克,環比上漲2.48~3.22%,同比上漲近72%;6月(截至6月22日,下同)為8.82~9.06元/500克,環比上漲9.53~11.08%,同比上漲近90%,如圖:

其中,5月下旬以后,生豬收購價格逐漸逼近2008年最高位9.35元/500克;6月20日,生豬收購價格創下了2008年以來的最高水平9.6元/500克,比2008年最高價高出2.67%。與此同時,豬肉終端市場零售價格也隨之水漲船高,據我市每日的監測數據顯示,今年1至6月,精瘦肉零售均價每500克分別為12.51、12.68、13.46、13.68、13.78、14.57元,環比分別為-0.76%、1.33%、5.84%、1.55%、0.76%、5.46%,同比分別上漲5.06%、8.28%、21.46%、35.76%、43.35%、48.51%。

2、上半年我市活雞市場價格穩中略漲

今年以來,我市活雞生產及市場主要呈現以下特點:一是雞苗供應量、需求量保持穩定增長;二是肉雞市場供需保持基本平衡,價格較穩。

受玉米、飼料等原材料價格的上升,上半年我市肉雞價格上漲幅度不大,走勢相對平穩。今年1-6月,我市活雞每月價格均維持在11.38~11.5元/500克之間,比去年1-6月的10.48~10.8元/500克上漲了6.48~8.59%。

3、上半年我市雞蛋價格雖漲跌不一,但高位運行

從監測情況看,今年以來,我市雞蛋批發價格呈高位運行態勢,1-6月,我市雞蛋批發價格每500克分別為4.5元、4元、3.6元、3.65元、4.3元、4.2元,環比分別為4.65%、-11.11%、-10%、1.39%、17.81%、2.33%,比去年同期分別上漲25%、11.11%、0%、14.06%、38.71%、21.74%,上半年我市雞蛋批發價格刷新了近三年來的最高位。

受雞蛋批發價格波動的直接影響,1-6月我市雞蛋零售均價每500克分別為5.12元、5.13元、4.69元、4.53元、4.89元、5.24元,環比分別為1.99%、0.2%、-8.58%、-3.41%、7.95%、7.16%,比去年同期分別上漲29.29%、25.12%、23.1%、21.77%、30.05%、33.67%。

二、影響上半年我市生豬、禽、蛋生產及市場價格運行的原因分析(一)上半年生豬生產及市場異常的主因是供需失衡

生豬存欄減少、上市量明顯下降是導致上半年我市生豬生產及市場價格出現異常的直接原因,能繁母豬死亡、淘汰率高,配種成功率、產仔率及仔豬成活率低是導致肉豬緊缺、市場出現供不應求的間接原因,而市場價格的不穩定及疫情蔓延引發養殖戶的恐慌畏懼心理才是深層次的因素。

(1)異常天氣引起生豬疫病頻發,防疫效果不明顯。

自去年下半年以來,受長期持續低溫天氣的影響,我市生豬疫病發生的風險急劇增加,而各項防疫措施不當不力更加劇了生豬疫情的混合變異及蔓延,導致生豬死亡的情況頻發,加上母豬配種成功率、產仔率及仔豬成活率低,造成存欄生豬明顯減少。

(2)節前集中拋售、節后存欄降低,市場供應持續緊張。

為了規避節后豬價驟降及氣候異常引發疾病蔓延的風險,大部分養殖戶爭相在節前將可出欄的生豬集中拋售上市,導致節后存欄生豬下降,市場供應偏緊。據水產畜牧部門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我市生豬存欄量為330萬頭,比去年一季度的337萬頭減少了2%(價格監測中心一季度進行的抽樣調查數據顯示,一季度存欄同比減少約4%)。我市商貿部門提供的資料,今年5、6月,我市生豬日供應量約為2400頭,減少5-8%。而另據市兩大生豬屠宰企業今年1-6月日均屠宰量顯示,分別為1789頭、1084頭、1409頭、1449頭、1503頭、1456頭,同比分別下降了2.03%、26.43%、18.56%、15.91%、15.22%、19.66%,如圖:

(3)養殖風險增大,積極性受挫。

近年來,生豬市場價格波瀾起伏,出現周期性的價格異常變動;且養殖成本上升,生長周期時間長,養殖戶存在思想顧慮和負擔;加上天氣異常造成的生豬疫病頻發,死亡率偏高,導致許多養殖戶特別是散養戶損失慘重,存在畏懼恐慌心理,不敢冒然補欄,大部分農村散養戶甚至選擇退出養殖外出務工。

(4)豬源緊缺現象波及全國

此次豬荒并非單獨在我市出現,據報道稱在我國大部分地區,如養豬大省河南等地同樣存在豬源嚴重緊缺的現象,由此產生的大規模“搶豬”現象已蔓延至全國各地。豬源少、“搶豬”現象愈演愈烈直接導致了生豬及肉價的持續高漲,且一發不可收拾,影響甚重。

(5)養殖成本推高生豬價格

今年以來,我市人工、飼料等養殖成本較去年同期相比,價格一路走高,助推了生豬價格的上揚。據成本調查資料,目前新養一頭豬平均每頭總成本為1854.76元,比年初增加了469.69元,增幅為33.9;比去年同期增加了618.36元,增幅為50%%。其中仔豬成本已高達760元/頭(15公斤),精飼料成本為921.76元,人工、防疫等其它成本為173元,分別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55元、235.36元、28元,增幅分別為87.65%、34.29%、19.31%。

(6)銷售淡季需求不減

按照往年生豬銷售及價格的趨勢,往往是春節前價格上漲,春節期間穩定,春節過后明顯回落,至下半年方可隨步回升。但今年卻一如反常,價格一路高攀卻無下降之勢,需求不減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據我們調研,擴大內需的“4萬億”投資項目以及日益內擴的城市變化,使外來務工人員與日巨增,加上我市近百萬在校學生大軍,已成為拉高生豬需求、抬高豬肉價格的兩個重要消費群體。

(二)上半年我市活雞生產平穩發展

根據隆安縣鳳翔家禽有限公司和賓陽古辣鎮活雞養殖基地的調研情況看,當地活雞均以“公司+基地+農戶”的規模養殖為主要方式,散養戶極少,公司負責提供種苗、飼料及技術扶持,農戶負責組織圈地飼養,養至三個月左右公司保本回收,農戶養殖成本和風險少、回報高,是當前農戶比較認可和接受的一種新型養殖模式。隨著近兩年養殖規模的擴大,活雞養殖已逐步向周邊鎮、村輻射,活雞每年均以8%左右的速度增長,市場供求穩定。

(三)、本地雞蛋市場份額少,外來依存度高是雞蛋價格波動的主因

近年來,我市本地生產的蛋品量少,無法滿足市場需求,市場銷售的雞蛋外調依存度較高。今年春節后,由于異常低溫天氣,蛋雞的產蛋率下降,加上東北等產地蛋雞淘汰率高,影響了雞蛋的有效供應,5月前后,南方許多省市的蛋商到北方產地搶購貨源,受此影響,我市雞蛋供應也出現了緊張的局面。加上蛋雞產蛋量下降,雞蛋不宜儲存和運輸,飼料等養殖成本高、運輸成本增加等綜合因素的影響,雞蛋價格曾一度走高。

二、下半年我市生豬禽蛋價格走勢預測

目前豬源偏緊和養殖成本上漲兩大因素造成的生豬價格高位運行狀況,仍未有明顯改觀,而生豬從配種產仔到成活出欄的周期大約需要一年左右的時間,仔豬成活到出欄也要六個月,要恢復到市場供應正常狀態,尚需時日。因此,未來較長一段時期內生豬價格將繼續高位運行(政府采取價格臨時干預措施除外),但漲勢逐步趨緩,預計今年底明年春節期間價格將在高位上徘徊,過后有回落;禽類規模養殖一直處在一個平衡穩定的狀態,市場供需未出現過大起大落,預計下半年活雞市場供需仍以穩定為主,價格波動不大;東北等產蛋大省6月開始新雞雛可產蛋,目前市場供應已稍有恢復,預計下半年我市雞蛋價格在7-8月短暫小幅回落后,受節日需求影響,仍會出現供應趨緊的現象。

在CPI的統計中,食品類約占三分之一的權重,作為主要食品的豬肉尤其是重要的觀察指標。據國家統計局調查總隊調查分析,豬肉價格每上漲30.7%,就會影響CPI上漲約1.1個百分點。6月份我市精瘦肉均價達15元/500克,環比上漲8.69%,預計下半年正常情況下環比上漲有將達10-15%以上,達16.5-17.25元/500克。如果下半年豬肉價格比六月平均上漲幅度達15%,則對我市CPI的上漲拉動0.53個百分點。

三、當前穩定我市生豬禽蛋生產市場價格的對策建議

此輪豬肉及禽蛋價格上漲,雖然剌激生產,從長期看能起到引導和促進生豬等生產從零散養殖向集中規模養殖發展的作用,但是短期的價格上漲對通脹產生的壓力更大,對居民生活水平造成較大影響。因此要正確認識和對待,采取短期行為和長效機制相結合的措施,把生豬禽蛋的生產和市場價格的波動穩控在有效范圍。

(一)短期行為

①國家及時投放儲備肉平抑市場價格

鑒于生豬價格在逐步攀升,不斷創出2008年以來的新高,如不

加以調控,很可能會產生連鎖反應,建議政府應擇機向市場投放儲備肉,以平抑市場價格。

②政府應動用財政補貼實行價格臨時干預

針對當前生豬豬源緊缺、市場價格變幻莫測的狀況,政府相關部門要相互配合、明確職責、齊抓共管:一是在一定區域內(如超市及部分農貿市場)對價格異常的個別商品(如:豬肉)進行價格臨時干預,實行最高零售限價措施,并加大宣傳和監督檢查力度,安穩人心;二是在生豬進入市場的源頭環節(屠宰場)進行價格調控,并給予一定的差價補貼,平抑市場價格;三是在一定時期內對從外地調進我市的生豬給予一定的成本、損耗和風險補貼,促進外調積極性,穩定豬源,緩和緊缺局面。

(二)長效機制

①加快建立價格調節基金步伐,為調控物價提供資金保障。

在嚴峻的價格形勢下,政府為了平抑物價,適當采取臨時價格干預措施,保障百姓基本生活水平是重要和必要的。而其中價格補貼是行之有效、立竿見影的最佳措施。而目前,由于我市仍沒有建立價格調節基金,因此價格補貼均由地方財政支付,這在支付過程和預算額度方面都嚴格的審批程序,這對平抑價格的時效性和范圍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實踐證明,在已建立價格調節基金的省、市、縣,使用價格調節基金進行價格臨時干預措施的作用明顯。因此,我市應加快建立價格調節基金步伐,為調控物價提供資金保障。

②加大扶持力度,大力發展規模生產。

我市應大力扶持并發展規模養殖生產,特別在生豬及雞蛋等弱勢產業上給予一定的政策、財政扶持。扶持不僅要在價格出現異常時采取非常補貼措施,更應在源頭預防上下功夫,要建立靈活科學的補貼制度,在一定時期內對規模養殖的能繁母豬、仔豬和蛋雞規模養殖場進行適當補貼,既能解決當務之急,保持養殖戶的積極性,確保市場供應,又避免補貼過多過高過頻,引發生豬供大于求出現價格一落千丈的怪圈。相關部門要嚴加看管監督,確保補貼資金切實落到實處。

③建立生豬期貨市場發揮引導作用

生豬期貨合約能發揮期貨發現價格、規避風險的功能,幫助生豬養殖者通過期貨交易行情及時了解未來的生豬市場價格走勢,合理調整養殖規模和飼養周期,從而降低生產經營的盲目性,實現穩定增收。同時也滿足了豬肉加工企業應對肉豬價格的波動和存儲加工產品價格波動的風險。美國的生豬期貨對穩定美國生豬生產、加工和消費市場,促進生豬產業的專業化、現代化發展,起到作用是很好的范例。

④)強化生豬、家禽的防疫,加快藥物的臨床試驗。

有關部門應加強生豬、家禽的疫情調查和預防工作,強化對生豬、家禽的檢疫管理,避免疫病的傳播和蔓延;要利用多種形式,開展防疫知識的宜傳工作,引導廣大養殖戶正確認識防治知識,提高對疫病的防范意識;加緊研發新型多功能豬病、禽病疫苗,加快臨床試驗,盡早投放市場,緩解新型疫情。

⑤加強市場價格監測預警預報,做好輿論宣傳引導工作。

加大監測頻率,加強預警預報,及時采取措施,制止和遏制漲價的苗頭。建立健全價格信息公開制度,通過各種主流媒體及時公布生豬、禽、蛋供求情況和價格形勢,使養殖戶、消費者得到透明、公開的價格信息,對特定時段政府采取的一系列價格臨時干預調控措施,要在第一時間進行公布,正確引導社會公眾客觀看待當前價格問題和市場預期,引導百姓理性消費,選擇適當的替代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