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勢青少年幫扶調查匯報

時間:2022-06-01 03:38:00

導語:弱勢青少年幫扶調查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弱勢青少年幫扶調查匯報

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我們必須以人為本,關注民生。黨的十七大報告,把重視和解決民生問題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這對于全國各族人民特別是弱勢群體來說,宛如一股巨大的暖流,溫暖了我們的心。解決民生問題,更加關注弱勢群體,使廣大人民群眾共享改革開放、社會經濟發展成果,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石。作為從事青年工作的一級組織,我們深深體會到,青少年是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由于其心智發育不成熟,不具備完全自立能力,易受外部環境影響和干擾。特別是其中的一部分青少年由于經濟的貧困性、生活質量的低層次性、承受力的脆弱性等原因而處于弱勢狀態。青少年弱勢群體的存在,不僅影響到青少年自身的成長與進步,而且會影響到社會的穩定與發展,成為影響社會和諧發展的重要問題之一。做好對青少年弱勢群體的教育、服務和管理,對于優化社會管理,完善公共服務體系,促進和諧社區、和諧社會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

街道流動人口多,導致青少年違法犯罪行為頻發,弱勢青少年群體復雜,是全區各類弱勢青少年群體的綜合反映。為了進一步做好對弱勢青少年群體的幫扶幫教,我們以街道為試點,決定在全區實施“幫扶幫教弱勢青少年群體、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計劃”。由點及面,全面鋪開。自3月17日開始,我們利用一周左右的時間,對街道書院、前十、后十12個社區和小官路、前欽宿2個村居進行了走訪,我們制定了詳實的調研方案,在調研過程中,采取發放調查問卷和座談的方式。通過走訪社區、村居,進行認真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加強關心、關注弱勢青少年群體的意見和建議。

通過調研,街道14個社區(村居)的弱勢青少年群體主要有以下幾類:

一是單親家庭青少年,約有11人;二是貧困家庭青少年,約有18人;三是父母服刊的青少年,約有2人;四是殘疾青少年,約有8人;五是網癮青少年,約有4人;六是觸犯法律的青少年,約有2人;七是留守兒童約有3人。

通過抽樣調查、分析,我們認為青少年弱勢群體最主要有兩個方面的需求:

一是需要“幫扶”的。因家庭經濟困難造成輟學、因身體殘疾造成學習不便的。我們應充分發揮自身職能,積極研究協調解決其學習生活上的難題。弱勢青少年群體其合法權益往往不能夠得到保障,為他們提供全方位、多層次的保護和服務,是我們的職責所在。二是需要“幫教”的。處于弱勢的青少年往往在思想、心理等方面處于弱勢,這對于完美人格的塑造,價值理念的形成,道德規范的養成等方面造成很大的影響,需要我們運用各種社會資源對其進行教育,解決其思想問題。部分青少年因為缺乏技能而無法通過誠實勞動改善自己的生活,我們應樹立服務理念,為青少年提供培訓機會,教授他們從業技能,創造就業條件,解決其后顧之憂。

無論是從青少年自身發展著眼,還是從社會的穩定與發展考慮,都需要給青少年弱勢群體更多的政策支持和社會支持。切實保障青少年弱勢群體的身心健康權、受教育權、勞動權、發展權和其他方面的基本權利。結合城區共青團工作的特點,針對弱勢青少年特殊情況,我們著力從四個方面加大對弱勢青少年群體的“幫扶幫教”力度,為建設和諧貢獻力量。

1.打造四位一體的工作格局,為青少年營造良好的生存環境。

立足于教育、保護和預防,建立“社區、學校、家庭、學生”四位一體的教育工作格局。以社區為依托,充分發揮社區青少年法律學校和外來務工人員培訓站點等陣地的作用,舉辦多種培訓講座,開展豐富多彩的“幫教”活動。以學生為主體,配合當前素質教育的實施,落實青少年寒暑假向社區報到制度,充分發揮社區五老隊伍的作用,開展“街道社區寒暑假學生輔導、書畫比賽”等活動。以學校為主陣地,不斷深化和完善中小學校法制課教育,做到“課時、教材、教師、教案”四落實。同時,與教育、婦聯等部門聯合,加大家長學校建設,幫助家長提高教育水平和監護能力。

2.發揮青年中心的作用,為社區青少年提供有效服務。

青年中心是促進各類青年群體和諧相處的平臺,加強青年中心建設有利于不同職業、不同領域、不同利益需求的青年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促進他們在共同的活動中相互理解、相互幫助。我們將依托青年中心,一方面發揮其社會扶助功能。多渠道吸納社會捐助,扶貧濟困。另一方面發揮其服務功能。根據青少年需求,突出教育培訓、文化娛樂、維權服務三大功能,開發項目,為青少年提供多樣化的服務。

3.加強社區志愿者隊伍建設,增強青少年社會工作力量。

我們將加大青年志愿者隊伍建設,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使更多的志愿者投身到弱勢青少年幫扶中來。一方面要充實志愿者隊伍。另一方面加強管理,形成良好的志愿者工作運行機制。把貼近社情民生,幫扶弱勢群體,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作為社區志愿服務的根本任務,實現社區志愿服務的日?;⑿⌒突?、平民化運行。同時注重項目建設,整合社會資源,形成供給有效的志愿服務項目。

4.不斷完善幫扶機制,夯實服務弱勢青少年的扶助基礎。

建立長效預警機制,完善對閑散青少年、社區矯正對象、特困家庭青少年、服刑人員未成年子女等重點青少年群體的建檔管理工作;鞏固協調聯動機制,加強街道、社區與預防成員單位的溝通與聯系,形成合作共建聯動機制;建立長期“1+1”幫教機制,在社區成立“心理咨詢站”、“青少年知法守法義務輔導隊”,與閑散、獨居、單親青少年等重點人群結對子;建立愛心助學機制,多渠道爭取和募集資金,逐步加大助學款發放力度;建立職業培訓機制,充分發揮職高、技校等職業院校的作用,組織有需求的青少年進行學習培訓,提高其知識和職業技能水平。

我們相信,通過生活上扶貧、身體上扶康、精神上扶志、智力上扶學、就業上扶技,青少年弱勢群體問題可以得到較好的解決,公平正義得到進一步實現,社會機體更加健康,社區建設更加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