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鎮基層團組織專題調研匯報

時間:2022-06-03 10:36:00

導語:全鎮基層團組織專題調研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全鎮基層團組織專題調研匯報

為了全面而準確地掌握全鎮團干部隊伍建設情況,增強團干部隊伍建設和團干部素質培養的針對性,進一步加強全鎮團干部隊伍建設,共青團鎮委通過座談會、查閱檔案資料等形式對全鎮基層團組織建設情況進行了比較全面的專題調研分析,形成如下調研報告:

一、全鎮團干部隊伍建設的現狀

1、團干部隊伍的年齡結構不斷優化。從調查中來看,現職團干部從事團的工作的年齡在25周歲以下占20.5%,25周歲以上占79.5%;已轉業的專職團干部從事團的工作時,年齡在25周歲以下占15%,25周歲以上占85%??梢?,現職團干部的年齡較前幾年明顯減小,且年齡結構基本形成梯次。

2、團干部的文化程度顯著提高?,F職團干部較已轉業的團干部文化程度明顯提高,知識結構不斷優化。已轉業的團干部被選拔到團的崗位上來時,大專以上文化程度僅占31%,現職團干部被選拔到團的崗位上來時,大專以上占65%,且專業面比較廣。有55%的現職低學歷團干部參加了函大、電大、黨校學習深造。目前,全鎮在職團干部文化程度在大專以上的已達到75.8%,為提高團干部隊伍整體素質奠定了基礎。

3、團干部政治素質不斷明顯提高。年輕干部從事共青團工作后,關心政治的主動性、自覺性得到普遍和明顯增強,理論素養和政策理論水平有了較大程度的提高,通過在團的崗位上培養鍛煉,有57%的非黨員團干部在崗位上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4、團干部綜合能力不斷提高。通過實踐鍛煉,團干部的調查研究能力、理性思維能力、組織協調能力、交際和應變能力明顯提高。有的轉業團干部甚至講,干了共青團,干啥也不怕,干啥也不難。近幾年來通過團內交流、輪崗、掛職鍛煉,機關團干部豐富了基層工作經驗,基層團干部增加了工作閱歷,一大批優秀團干部走上各級重要崗位。

二、近年來鎮團委加強團干部隊伍建設的主要做法

近年來,鎮團委在團區委的領導下,按照黨對團干部的要求,以高素質、復合型為培養目標,以高進、嚴管、優出為制度保障,積極探索出了一條培養選拔優秀團干部的新路子。

1、樹立源頭思想,堅持把團干部隊伍建設擺在重要位置

共青團組織是黨的助手和后備軍,在黨和政府聯系青年群眾中發揮著重要的橋梁紐帶作用。團組織能否在團結青年、教育青年、引導青年中發揮作用,能否在全鎮三個文明建設中有所作為,團的各級干部尤為關鍵。因而近年來,鎮黨委一直都十分重視團干部隊伍建設,牢固樹立“事業興衰成敗關鍵在人”的觀念,始終堅持黨建帶團建的指導思想,強化源頭意識,把加強團干部隊伍建設作為推動共青團事業全面發展的關鍵,提出了建設高素質、復合型團干部示范群體的工作思路,定期研究,狠抓落實。幾年來,鎮團委先后由團區委轉發一系列政策性文件,為不斷深化團干部隊伍建設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依據和工作保障。鎮黨委還把團干部隊伍建設納入到黨的后備干部隊伍建設之中進行統一管理,對那些有發展潛力的團干部,通過放到關鍵崗位、重大活動、艱苦環境和情況復雜、矛盾突出、困難較多的地方進行鍛煉,在使用中培養、提高、識別團干部,促進了全鎮共青團干部隊伍建設水平的整體提高。

2、以高素質、復合型為目標,大力加強團干部培養教育

一是強化理論學習。近年來,我們始終注重思想帶團、理論先行,通過開展專題理論研習、學習討論會等形式多渠道地開展團干部理論培訓工作,不斷提高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質,提高團干部運用理論分析大局的能力。

二是加強實踐鍛煉。團干部由于年齡輕、閱歷淺、經歷單一等特點,總體上存在著缺乏工作經驗和駕馭全局的能力、缺乏艱苦環境和基層群眾工作的鍛煉等弱點。對此,我們通過關鍵崗位、重大活動錘煉團干部,通過給團干部交任務、壓擔子,使他們在實際工作中長才干、樹形象、有作為。

3、創新工作思路,努力形成高進、嚴管、優出的團干部工作機制。

為黨培養輸送優秀年輕干部,是共青團發揮助手和后備軍作用的重要體現,也是共青團組織做好干部培養管理選拔工作的最終體現。近年來,我們按照黨對團干部的要求,以創新的精神和改革的思路,努力構建高進、嚴管、優出的新機制。

三、當前團干部隊伍建設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大力加強團干部隊伍建設,是共青團組織一項永恒的課題。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形勢的變化,團干部隊伍的建設又呈現出新的不適應。從總體上看,離黨的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同時,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不斷深入,團干部隊伍建設也遇到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亟待我們進一步加以研究和解決。經過調查分析,我們發現團干部隊伍建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和不足。

(一)黨政領導思想觀念不夠解放,重視不夠

大部分人認為目前影響團干部培養選拔的主要原因是思想不夠解放,使用不夠大膽,存在著求全責備,使用上不放心的思想,具體表現在:

1、認識片面,選配不力。不少基層單位領導認為加強團干部隊伍建設就是選拔幾個年輕人裝點門面,團的工作有人負責就行了,把配備當作唯一目的。因而配備團干部不慎重,想調就調,想換就換,任免的隨意性很大,選配的人員要么是綜合素質差,工作能力差,要么是選配資歷老的中層干部兼任,導致其對團的工作熱情不高。

2、求全責備,怕擔風險。一些人總認為團干部經驗不足、不成熟,挑不起重擔,嫩了頂不住,沖了穩不住,淺了鎮不祝用完人的標準來衡量年輕干部,看缺點多,看優點少;看問題多,看成績少,總覺得年輕干部不穩重、不全面,在選拔上顧慮重重,怕擔風險。

由于這些思想的存在,導致團干部隊伍建設方面的有關政策有待進一步落實。近年來,上級團委制定下發的關于團干部隊伍建設方面的政策性文件比較多。但從實際情況看,有一些文件貫徹落實情況尚不盡如人意。從現有的團干部隊伍建設的政策內容看,主要表現為:團內文件比較多,黨團聯手文件比較少;原則性意見比較多,實施細則比較少;貫徹要求比較多,執行不力時處理辦法比較少,從而導致了政策在執行過程中權威不夠、規范不清、職責不明、處罰不力。

同時,我們發現,團干部從事團的工作的時間經常得不到保障,專職團干部專職不專用,兼職團干部兼職過多的現象比較普遍。由于鄉村機構改革,人員壓縮,因而配備的團干部兼職過多,嚴重影響了團的工作的正常開展。同時,在改制過程中,一些企業撤消團委機構設置、將團委合并和歸屬于其他部門的情況也時有發生。

(二)工作機制不夠健全

在培養選拔團干部上出現的困難,還表現在一些工作機制不夠健全。

1、團干部隊伍出入口缺少暢通機制。入口不暢,不能從全社會范圍廣泛擇優。出口不暢,成為團干部成長的制約瓶頸。由于一些優秀的團干部不能適時進入領導崗位,使他們不能有效得到鍛煉,影響了他們的成長。團干部的轉崗輸送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力度有待進一步加大。

2、培養教育上缺乏多渠道機制。目前對團干部的培養教育主要分兩大塊,一是理論業務素質的培養,二是實踐的鍛煉。對于理論業務知識的培訓主要是各級各類黨校的中青班、培訓班。目前黨校的中青年班教學方式與學員的知識結構、崗位的實際需要及形勢的發展有較大距離,學員的學習積極性沒有充分調動起來,實際效果沒有預期的好。實踐鍛煉僅限于上掛交流,且剛剛起步,力度不大,滿足不了我鎮團干部隊伍建設的需要。

(三)團干部自身要求不嚴。團干部自身存在著一些成長過程中難以避免的不足,還有一些缺點是新形勢下的產物,影響了對新時期團干部的正確評價和有效使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理論功底不夠扎實。由于一些團干部中還存在重學歷輕團務、重經濟輕理論、重技能輕文化等現象,輕視理論的功用,又不注意在實踐中加以運用,因此,在運用理論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上就顯得比較薄弱。在成長過程中較少、甚至沒有經歷過大的政治風浪考驗,在對社會主義理想信念的堅定性上比起前輩來要遜色一些。

2、急功近利,心浮氣躁,工作作風上還不夠扎實。一些團干部在工作上為急于出政績、得榮譽,往往對揚名顯能的事比較熱衷,對眼前的、現實的成就比較看重。在工作中還往往表現為開始干勁實足,一遇困難和挫折則垂頭喪氣,缺乏克服困難的毅力和意志。少數團干部缺乏強烈的事業心,對分管工作業務業務鉆研不夠,工作消極拖拉,往往流于形式、浮在表面,離崗位要求存在一定距離。

3、工作經歷總體上還比較單一。不少團干部的工作經歷比較單一,從學校到機關,“從團到團”,缺乏其他崗位的鍛煉。

四、關于進一步加強團干部隊伍建設的若干對策、建議

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團干部隊伍,不但是做好共青團工作的重要因素和現實需要,也是關系到黨的事業未來發展的大事。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如何才能建立起一支強有力的高素質的團干部隊伍,是一個值得我們深入研究的重要課題。對照黨對年輕干部和共青團工作的要求,針對當前我鎮團干部隊伍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我們提出以下對策和建議:

1、放寬視野,選拔團的干部。培養高素質的共青團干部,入口是關鍵。在選拔團干部時必須堅持高標準,嚴要求,把那些思想政治素質好、科學文化水平高、組織領導能力強、政績突出、群眾公認的優秀年輕干部選拔進入各級團的領導班子。同時進一步放寬選拔團干部的視野,廣開渠道,發掘人才。

2、立足團的崗位,加強團干的鍛煉。共青團是所大學校,是培養人才的地方,每一位團干部都要珍惜團的工作,勤奮做好團的工作。共青團是黨的助手和后備軍的政治屬性能使團干部在政治品質上得到很好的鍛煉,政治理論水平得到提高,責任意識不斷加強,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自覺性大大增強。同時團的工作內容廣泛,能使團干部在組織協調、寫作表達、應變交際等方面得到很好的鍛煉,知識面不斷拓寬,分析問題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水平不斷提高,綜合能力不斷加強。要通過建立聯系基層制度,切實加強團干部的思想作風建設,讓理論聯系實際的作風扎根,讓密切聯系群眾的作風扎根,讓真抓實干的作風扎根,讓創新開拓的作風扎根。

3、著眼未來需要,培養團干部。對團干部的培養不能僅僅滿足于做好眼前的共青團工作,無論是團干部個人,還是各級黨組織都要樹立起著眼于黨的事業未來發展需要的未來意識,有針對性地加強對團干部的培養,解決好這個問題也是保證共青團干部出口暢通的重要條件。要按照學習要精,要管用的要求,緊密聯系云夢改革發展的實際和學員的思想、工作實際,培養學員對理論的運用和對實際問題理論思考的能力,切實提高理論學習的實效。要嚴格教育管理,對優秀團干部要逐人設計培養方案,進行跟蹤培養,發現問題及時提醒,做到教育在前,防止在前。要教育團干部正確對待組織,正確對待群眾,正確對待自己。對一些思想作風方面問題比較突出,經批評教育仍不改正的,要及時果斷調整,促進團干部健康成長。

4、服務大局,及時輸送團干部。團干部的出口不暢,共青團這潭活水就活不起來,結果是培養一批經歷單一的“老”干部。要解決好這個問題,要樹立發展意識,用干部要看本質、看主流、看發展。一個團干部只要基本素質好,本質好,就可以大膽地使用。要特別注意輸送到恰當的崗位,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要敢于為他們說公道話。當然,對他們的缺點、毛病也不能遷就,要及時地、滿腔熱情地給他們指出來,幫助他們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