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優化升級調查匯報
時間:2022-06-12 09:57:00
導語:產業優化升級調查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地處陸路交通末梢,是一個能源和資源以輸入為主的海濱城市。市委、市政府很早就意識到,發展高污染、高能耗和資源性的產業是沒有出路的,必須自覺主動地轉變發展方式,以自主創新推動產業優化升級。2008年,市委、市政府鮮明地提出了“以自主創新為第一動力,以打造高層次人才聚集區、產學研結合密集區、科技成果轉化匯集區為方向,更好地發揮開放、生態、海洋優勢,加快建設創新開放宜居幸福的現代化新”的思路,積極探索具有區域特色的自主創新道路,連續三年組織開展自主創新年活動,取得了明顯成效。全市高新技術企業達到80家,占全省的10%。去年,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產值1782.2億元,增長19.7%,占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34.7%,兩年提高了4.7個百分點。三角巨型工程子午胎成套生產技術與設備開發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威高聚烯烴材料的化學與生物改性及其大規模應用、新北洋小型熱轉印打印機等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黃海造船自主研發了我國第一艘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客滾船。新船重工與芬蘭合作成立的德他馬林公司,已經具備設計制造9.25萬噸散貨船的能力。
主要做法是:
一、強化政策引導,著力營造鼓勵創新的良好氛圍。相對于中心城市和大城市,大院大所較少,科技基礎薄弱,人才特別是高層次人才不足,要想在自主創新上有所作為,必須有針對性強、吸引力大的政策措施。在深入調研論證的基礎上,市制定了自主創新五年規劃,重新修訂了科學技術獎勵辦法,出臺了含金量很高的加快“三區”建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的實施意見,對引進人才、產學研合作、科技成果轉化等作了具體明確規定。在高層次人才聚集區建設上,市級財政每年設立500萬元的人才開發專項資金,列入年度預算;對獲得國家科學技術一等獎、二等獎的項目,分別配套獎勵相關人員100萬元、50萬元;對合作承擔科研技術開發項目的院士、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給予3-5萬元的生活補貼,等等。在產學研結合密集區建設上,設立4500萬元的產學研結合專項資金,對新加入產學研合作聯盟的高校、科研院所,一次性給予30萬元的工作經費資助,每年安排100萬元作為產學研合作聯盟開展產學研結合的活動經費;對于省級一類以上知名科研院所來威設立分支科研機構的,3年內無償為其提供使用必要的辦公設施,一次性給予分支科研機構50—100萬元的建設補助費;對新認定為市級中心、省級中心和國家級中心的,分別給予20萬元、40萬元和100萬元的資金扶持;對于與高校、科研院所聯建且有院士實質性參與的市級以上中心,給予增加10萬元的資金扶持。在科技成果轉化匯集區建設上,設立500萬元的科技成果轉化資金,對于年實現銷售收入超過50億元、高新技術產品銷售收入占總收入70%以上的企業后續高新技術產品的研發,給予50-100萬元的經費補助;對于企業購買國內發明專利實施轉化后年實現銷售收入超過5000萬元的,一次性給予企業20-40萬元的獎勵,等等。這些政策,極大地調動了各級各部門特別是廣大企業自主創新的積極性,崇尚科學進步、注重自主創新、加快科學發展的社會氛圍正在形成。
二、堅持政府搭臺,密切企業與院所間的聯系。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搞產學研結合,企業是主角,政府的牽線搭橋作用也至關重要。幾年來,市探索建立了“政府推動、企業主體、引才借智、聯合共創、資金扶持”的產學研合作體系,先后以市政府名義與中科院、大學、哈工大等9家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結成產學研戰略聯盟,同時采取雙方共建的形式,建立了中科院技術轉化中心中心、哈工大技術轉移中心、山大技術轉移中心等,這些創新平臺建設,在企業與高校院所之間架起了溝通合作的橋梁,促進了一大批產學研合作項目的開展。去年,全市共吸收轉化重要科技成果140項,其中達到國際領先或先進水平的26項、國內領先104項。
三、加強平臺建設,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企業創新平臺建設,是企業科技創新的基礎性工作,同時也是一個地區自主創新能力的重要標志。市委、市政府積極引導各企業加大研發機構建設力度。目前全市擁有國家級企業研發平臺10家,分別是等7家企業技術開發中心,威高醫用植入器械、光威碳纖維制備及工程化2家工程實驗室和廣泰空港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省級以上研發平臺也達到了104家,其中企業技術開發中心44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58家,工程實驗室2家。相關企業還與高校院所共建了46家研發中心、實驗室或檢測中心。現在企業研發機構上檔升級的積極性非常高,三角集團正在積極爭取建立高性能子午胎國家工程實驗室,金猴、藍星、光威等企業正在申報國家級技術開發中心。企業還通過讓股讓利等多種形式,引進高層次人才為我所用。去年全市企業共實施國外引智項目62個,引進各類人才10387名,其中博士38名、碩士402名,有42名院士以不同方式與企業合作。
四、完善投入機制,夯實自主創新的基礎保障??萍紕撔峦度胧菓鹇孕酝度搿槌浞职l揮財政資金的種子資金的作用,市建立了財政科技投入穩定增長機制,科技支出增長高于同期財政支出增長比例,去年市縣兩級財政科技投入為3.9億元,今年預算內科技投入4.4億元,增長13.6%,其中市級6376萬元,增長34.2%。各企業也自覺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每年都按銷售收入提取一定比例的研發經費,實行獨立核算,??顚S茫渲懈咝录夹g企業研發經費比例不低于3%,規模以上企業都達到1%以上。新北洋集團這幾年研發投入比例始終保持10%以上,成為國內最著名的專門打印機的生產廠家,在國際市場也有很強的競爭力,利稅率達到了40%以上。與此同時,積極探索建立風險投資機制,先后建立了40家風險投資擔保機構,注冊資本16.7億元,目前在保企業1167家,累計提供擔保貸款額56.3億元。最近,又成立了市創業投資公司,通過參股和提供融資擔保等方式,支持創業風險資金投資處于種子期和起步期的創新型企業。
五、注重成果轉化,堅持以自主創新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萍紕撔率鞘侄危晒D化、產業產品升級才是目的。市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與促進產業升級緊密結合起來,按照省委、省政府確定的“高端高質高效”產業發展方向,圍繞培植新材料、新能源、新信息、新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集中力量培育了“十大高端產業園區”,去年十大園區共實施過億元項目38個,過10億元項目16個,完成投資115.2億元。其中,威高集團以高端醫用植入器械為重點的醫療器械園區,總投資28億元的一期工程今年年底可全部投產,總投資25億元的二期工程和總投資15億元的心內耗材項目區明年投產,正在建設三期工程,總投資160億元,主要生產核磁共振、心肺機、人工肝、人工肺等22種新產品。今年威高集團銷售收入將突破100億元,2012年可突破200億元。三角集團低碳綠色環保高效全鋼載重子午線輪胎園區,總投資84億元,一期17萬平方米的第一車間年內可形成300萬條全鋼子午胎的生產能力,近期開工建設17萬平方米的第二車間,到2012年三角集團銷售收入也可突破200億元。光威集團投資36億元建設的拓展碳纖維項目,第一條千噸線去年4月投產,第二條線今年上半年投產,第三條線正在進行設備的制作和安裝。最近與中航集團簽訂了入股合作協議,共同開發下游制品,三至五年內碳纖維的生產能力可達萬噸,集團銷售收入過百億元。華東數控重型數控機床、新船重工和黃海造船整船研發及零部件配套生產、以新北洋特種打印機研發制造基地為主體的IT產業園區等園區,到2012年銷售收入都可達到30億元以上。
- 上一篇:塞罕壩旅游發展規劃
- 下一篇:口腔教學三開教學法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