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領導干部監督調研報告

時間:2022-10-23 03:02:43

導語:基層領導干部監督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基層領導干部監督調研報告

根據區“關于協助做好加強村、社區基層領導干部監督專題調研工作的通知”精神,我鎮(街道)組織相關人員就加強村、社區基層領導干部監督事項進行了調研。調研采用召開座談會、走訪群眾、查閱資料等方式進行,現調研結束,經梳理歸納,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近年來本轄區加強村、社區基層領導干部監督的有關做法和體會

我鎮充分認識到加強村、社區基層領導干部的監督,有利于基層領導干部的成長,有利于規范權力的運行,有利于村、社區各項工作的發展,進一步夯實黨的執政地位和執政基礎,獲得廣大人民群眾的滿意,促進村、社區的穩定和諧。在加強村、社區基層領導干部監督工作中,我鎮一是按照有關規定和要求,相繼建立了村、社區紀檢組織、村(居)務監督組織、社監會(監事會)等三套村、社區監督組織,為做好村、社區基層領導干部監督提供組織保障。二是建立村、社區基層領導干部述職、述廉制度,要求村、社區基層領導干部每年至少一次進行述職、述廉,接受上級部門和廣大群眾的監督。三是設立信訪部門接待群眾監督村、社區基層領導干部的信訪和舉報,形成威懾,促使村、社區基層領導干部嚴格要求自己,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凈凈辦事,無違紀違法行為和事件。這些措施的實行,加強了對村、社區基層領導干部的監督,提高了村、社區基層領導干部的清正廉潔意識,促進了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倡廉工作的深入發展,取得了明顯積極的成效。但由于平時注重經濟社會建設工作,對村、社區基層領導干部的監督重視不夠,致使監督工作出現階段性、臨時性現象,沒有經常及時開展,弱化了監督的作用。

二、當前加強村、社區基層領導干部監督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原因分析及意見建議

(一)存在的主要問題

1、接受監督意識不強。部分村、社區基層領導干部自覺接受監督的意識不強,不愿主動接受別人的監督,一提到監督就認為是刁難自己,是有意挑毛病,是跟自己過不去,采取各種方式甚至是不正當手段來逃避監督。

2、存在監督難的現象。監督難主要表現為“上級監督不到,同級監督不力,群眾監督不了”。上級部門由于工作繁忙不可能及時、全面、準確了解村、社區基層領導干部的思想、工作、生活情況,以致監督不到位。村、社區同級干部雖在一起工作,熟悉情況,利于監督,但因礙于情面,怕影響同志之間的團結和關系,對自己今后工作不利,裝作不知道,不愿主動監督或回避監督。群眾不知道村、社區基層領導干部的工作情況無法監督,或者怕打擊報復,影響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而不敢監督。

3、缺少事前事中監督。當前對村、社區基層領導干部的監督主要是事后監督,缺少對村、社區基層領導干部事前事中監督,往往是某位村、社區基層領導干部事后出事了,進行懲治性的事后監督,要求全體村、社區基層領導干部引以為戒,提高警惕,防范發生類似問題。對做好事前事中監督,防范發生腐敗問題,還沒有擺到監督的重要位置上,致使監督的力度不夠強,監督的成效不夠好。

(二)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1、缺少監督作用的宣傳教育。上級部門注重向村、社區基層領導干部布置工作任務,只要求村、社區基層領導干部按時、保質保量完成工作任務,缺少對村、社區基層領導干部進行監督作用的宣傳教育,使得村、社區基層領導干部自覺接受監督意識差,致使無法有效開展監督。

2、村(社區)務公開不夠。少數村、社區基層領導干部認為只要按照上級部門精神做好工作就行了,沒有及時公開應當公開的村(社區)務,極個別村、社區基層領導干部甚至要做的工作和事情,對班子成員也不講,致使廣大群眾無法知道村(社區)務,想監督也無從監督。

3、事前事中監督不重視。當前村、社區工作任務重,矛盾糾紛多,上級部門包括群眾在內,認為村、社區基層領導干部只要完成任務,化解矛盾糾紛就好了,頂多事后總結分析一下,無精力時間去開展事前事中監督。

(三)解決存在問題的意見建議

1、加強對監督重要作用的教育。上級部門要加強對監督重要作用的教育,使村、社區基層領導干部明確監督的重要作用,充分認識到監督是上級部門和廣大群眾對自己的關心和愛護,能夠確保自己正確履行工作職責,全面完成工作任務,又不違法違規,讓上級部門放心,讓廣大群眾滿意,從而自覺去接受上級部門和廣大群眾的監督。

2、實行村(社區)務公開和民主管理。上級部門要對村(社區)務公開提出明確要求,凡是涉及村(社區)重大工作、涉及群眾切身利益及應當公開的事務,必須全面及時公開,接受廣大群眾的監督。村(社區)要實行民主管理,重大工作、重大事務要聽取群眾意見,征得群眾或群眾代表同意。

3、加強事前事中監督。在當前工作任務繁重的情況下,上級部門要加強事前事中監督,做到防范在前,確保各項工作和事務順利開展,不出現“工程完工,干部倒下”等忽視事前事中監督而出現的腐敗現象。

三、構建村、社區“兩委”和集體經濟組織一把手的監督制約機制的工作思路和建議

(一)進一步健全和完善民主集中制

嚴格執行領導干部民主生活會、述職述廉、報告個人有關事項的規定,落實誡勉談話和函詢等制度,使對村、社區“兩委”和集體經濟組織一把手的監督成為常態機制。加強紀檢監察與組織、人事、審計、信訪、司法等部門的溝通聯系和合作,建立科學有效的干部管理監督機制,增強干部的監督合力,形成促使村、社區“兩委”和集體經濟組織一把手勤勉工作、廉潔辦事的良好氛圍。

(二)加強對監督人員的業務培訓。上級部門要定時組織村、社區監督人員進行業務培訓,不斷提高村、社區監督人員的業務能力和工作水平。要將有關監督職能及工作方法等內容編印成冊,印發給每個村、社區監督人員,讓村、社區監督人員掌握工作內容和方法,切實開展監督工作,提高監督工作的效率和質量。

(三)對村、社區“兩委”和集體經濟組織一把手進行警示教育

要組織開展警示教育,讓村、社區“兩委”和集體經濟組織一把手吸取腐敗分子利令智昏、貪贓枉法,受到黨紀國法制裁,毀滅自己,身陷囹圄,毀滅家庭,貽害后代的教訓;使村、社區“兩委”和集體經濟組織一把手珍惜自己的工作,珍惜自己的前程,珍惜自己的家庭,走好自己的人生路。同時學會算帳,算算腐敗犯罪的代價,算算失去工作、毀滅前程、拆散家庭的痛苦,自覺加強廉政建設,筑起防范腐敗的長城,遠離違法犯罪,堂堂正正做人,做一名遵紀守法、清正廉潔的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