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創新社會治理體系調研報告
時間:2022-10-23 03:53:08
導語:“十四五”創新社會治理體系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做好《“十四五”創新社會治理體系思路研究》課題研究工作,結合縣司法行政工作貫,準確把握司法行政工作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新特征,進一步理清我縣司法行政工作的戰略謀劃和思路舉措,根據縣司法局工作實際,擬定縣司法局“十四五”創新社會治理體系研究課題調研報告。
一、工作現狀
(一)推進法治九寨建設,提高公民法律素質
1.創新載體,深入開展特色法治宣傳教育。深入推進“兩聯一進”群眾工作全覆蓋工作,以縣“法律政策”宣講團為點,以各司法所為面,通過以案釋法、播放微視頻等方式開展農牧民群眾法治宣講全覆蓋活動。二是打造本土特色的法治文化長廊、法治文化墻、公路沿線等法治文化陣地。三結合法律援助中心農民工維權、家庭婚姻等案件,貼近群眾需求,準確把握以案釋法的方向開展案例進行普法。四是通過馬背上的服務隊、挎包宣講隊等宣講方式向遠牧點、貧困村農牧民群眾開展宣傳活動,致力打造“一對一”法律服務綠色通道。
2.著力牽總引領,推動法治政府建設。深入開展行政執法規范化建設,全面落實行政執法公示、執法全過程記錄、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三項制度”,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加強行政執法監督,依法辦理行政復議應訴案件,有錯必糾;深入開展立法后評估工作,開展《藏族羌族自治自治條例(修正案)》立法后評估工作;審好規范性文件,確保政令合法,做好縣政府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工作。。
(二)堅持調糾促和,人民調解穩步推進
啟動人民調解員“百千萬”培訓工程,加大對調解員的培訓力度,提升培訓實效,開創性的組織南坪片區人民調解員現場觀看庭審的培訓實踐。完善公調對接機制,規范各鄉鎮派出所人民調解室,與信訪局聯合成立縣信訪事項人民調解委員會。突出“法律政策進工地”工作,在“九綿高速項目部”“宜居縣城指揮部”等重點項目所在地建立法律公共服務室,持續開展“律企對接、法律服務進工地”活動,大力開展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在規范完善人民調解,個人調解工作室、行業(專業)性調解基礎上,進一步規范雙河鄉松柏村“鄉賢調解室”,有力推動鄉村治理建設。
(三)加強社會管理,特殊人群管控規范
建立健全縣、鄉安置幫教領導小組,配備專兼職人員,建立刑釋解解教人員數據庫,落實刑釋解教人員“一幫一”結對幫教,幫教率達100%。加強與監獄溝通配合,開展“親情幫教大走訪”活動,新建的司法行政指揮中心實現社區矯正執法同步傳輸,同邑監獄建立了遠程視頻會見系統,加強了社區矯正執法的監督管理。
(四)關愛民生民情,法律服務惠民暖心
以“53321”模式強力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依托法律援助中心建立縣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永樂鎮率先建立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130個村(社區)公共法律服務室建設率達100%,實現了縣、鄉、村三級公共服務網絡全覆蓋;全面落實法律顧問制度,綿陽同心律師服務團與17個鄉鎮簽訂了律師顧問合同,與全縣12座寺廟、120個行政村、10個社區簽訂法律顧問合同。在縣法院、縣看守所成立“律師值班室”,為貧困戶、低保戶等弱勢群眾開通法律援助綠色通道;把經濟社會發展的法洽環境好壞作為檢驗法律服務水平的高低,全力提高法律服務質量和服務能力。圍繞縣委、政府中心工作服務大局,大力開展各類公證法律服務。積極開展公證傳統業務,如委托、繼承、贈與、聲明等公證業務,及時解決人民群眾的法律服務需求。
二、存在的問題
(一)面對新的形勢和任務,司法行政人員總體素質特別是法律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
(二)和相關部門的協調聯動需進一步增強。
(三)在工作上需進一步加大改革創新力度以增強實效。
三、下一步打算
(一)采取多種措施進一步濃厚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輿論氛圍。
(二)切實加強基層司法所隊伍建設和司法行政工作人員的業務培訓力度。加強司法隊伍管理,充分發揮司法行政在維護社會穩定和諧中的重要作用
(三)健全完善社會治理體系各項制度和機制,加大工作落實力度。
- 上一篇:公共法律服務工作調研報告
- 下一篇:農村電子商務發展調研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