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關黨員違紀案件透析

時間:2022-01-09 03:43:00

導語:機關黨員違紀案件透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機關黨員違紀案件透析

*年,市級機關各單位黨組織認真迅速地查辦各類違紀案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認真分析這些違紀案件的特點,探討案發原因,采取有效對策,對遏制和鏟除黨內腐敗現象極有裨益。

一、機關黨員違紀案件的主要特點

去年,市級機關共查處黨員違紀案件27件,歸納起來有三個特點:一是經濟案件居高不下(18件),占66.7%,且違紀金額越來越大,萬元至10萬元的案件9件,10萬元以上的案件9件。二是處級以上干部比重較大(19人),占70.4%。三是錯誤性質嚴重。給予留黨察看和開除黨籍處分的共15人,占55.6%;其中被判刑的10人,占37%。市級機關黨員干部違法違紀雖是極少數,但絕對數增多,分布的范圍廣,黨政機關有,執紀執法機關也有,嚴重損害了黨和政府以及司法機關在人民群眾中的形象。對此,我們決不能掉以輕心。

二、機關黨員違紀案件產生的原因

分析近幾年市級機關違紀案件產生的原因,既有客觀方面的社會因素,也有機關干部主觀方面的原因。

(一)社會因素透視

一是體制上的弊端使一些人有空可鉆。共產黨員,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如果有以權謀私或借權圖利的心理,就不能正確行使人民賦予的權力。應當看到,社會生活中權大于法、人治多于法治的現象仍然存在,家長制現象仍然存在,使得人與人之間形成一種人身依附關系,黨內不僅出現了特殊黨員,且出現了一些阿諛奉承、不講原則、無視黨紀國法、唯利是圖的勢利小人,他們嚴重破壞了黨的紀律,破壞了黨的聲譽。

二是市場經濟的負面效應使一些人難抵誘惑。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過程中,我們與西方國家的交往也日益增多,資本主義腐朽的思想也隨之進來,侵蝕我們黨員隊伍,產生不良影響。不良的社會風氣也會影響黨風,諸如經濟活動中出現的行賄受賄、營私舞弊、投機詐騙等現象,對黨內一些意志薄弱者具有極大的誘惑力和吸引力。不法分子也在黨內尋找意志薄弱者作為他們的保護傘,許多黨員干部因此被拉下水。社會上出現了一種不走“后門”不托“關系”或不請客送禮則辦不成事的不良風氣;一些早已絕跡的社會腐敗現象也沉渣泛起。凡此種種,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黨員干部的健康心理,損害著黨的肌體。近幾年來經濟活動中的各種違紀案件和道德方面腐化墮落的案件明顯增多。

三是黨員教育管理滯后。一些機關單位的領導同志,關注經濟工作和業務工作,傾心解決事業發展中各種矛盾和問題。但往往疏于機關黨員干部的經常性教育和管理。黨的組織生活各項制度貫徹不力,黨員日常培養、交流、監督等工作滯后,致使部分人法紀意識淡漠,不知不覺中“犯事”。

(二)自身原因剖析

一是沒有很好的解決“三觀”問題。黨員干部要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唯其如此,才能真正確立堅定正確的政治信念和政治方向,才會有政治鑒別力和敏銳性,才能真正做到自重、自警、自律,經受住改革開放和執政的雙重考驗,真正為人民掌好權、慎用權。機關黨員干部一旦放松了主觀世界的改造,就極容易目迷五色,走到邪路上去。市政法系統個別干部之所以會“知法犯法”,正說明干部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性。

二是沒有很好的解決操守問題。黨員應有“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克己奉公、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和無私無畏的高尚品德。然而,每個黨員所處的環境和受的教育不同,黨員的黨性修養不一樣,具有的品德可能大相徑庭。古人有道:“欲審知其德,問以行”,“有公心,必有公道”。人不自愛,則無所不為。在黨員的違紀案件中,不難找到因違紀者的品德不良而走向違紀甚至犯罪道路的例子。這些黨員通常把錯誤觀點和信念,如:“人生在世,吃喝玩樂四字”、“有錢就有一切”等當作人生信條,市級某機關3人進行活動,受到治安警告、罰款和開除黨籍處分正是明例。三、遏制機關黨員違紀案件發生的對策

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的方針,在繼續抓好查處違紀違法案件的同時,加大治本力度,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當前在如何加大治本力度方面,從市級機關實際情況出發,突出如下幾點。

1.加強黨性黨風黨紀教育,提高黨員的政治素質。抓好黨的思想教育,全面提高黨員素質,增強拒腐防變的免疫力,這是防止和減少黨內違紀案件發生的根本措施。必須堅持不懈地抓好以“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為主要內容的黨性黨風教育工作,切實提高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質,加強黨性修養,端正思想作風,增強拒腐防變和改造主客觀世界的能力,在思想上樹立起一道堅固的防線。牢固確立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不斷增強黨員的組織紀律觀念,自覺抵制各種腐朽思想的侵蝕,成為“香風刮不倒,金錢打不垮”的無產階級的先鋒戰士。實踐證明,這樣做有利于使一些違紀違法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之中,或使一些可能出現的問題不至于發生,這比釀成大錯再去查處效果要好得多,損失要小得多。

2.堅持把廉政建設納入法制化和規范化的軌道,促進依法行政。逐步把廉政建設納入法制化和規范化的軌道,防范和遏制消極腐敗現象滋生蔓延。從市級機關情況看,當前一是要貫徹好市委、市政府的“依法治市”方針,落實好《南京市人民政府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實施方案(草案)》和《行政監察法》等一系列法規,從制度上保證各級行政機關做到依法行政。要狠抓行政執法隊伍建設,實行社會公開評議,建立健全對行政執法人員執法違法的追究制度和賠償制度。

3.發揮現行監督體制的積極作用,不斷提高監督效果。多方位的有效監督,是腐敗行為強有力的阻擊線,也是黨員干部拒腐防變的屏障。要使權力不被濫用,必須發揮監督機制的作用,使任何行政機關和任何工作人員都處于監督之中,并使監督者也得到監督。這樣,監督的權威性和有效性就會大大提高。市級機關已初步形成了由紀檢、監察、審計、檢察等部門組成的監督體系。從總的方面看,這些監督機構的職能還要進一步發揮,各監督機構之間還要進一步加強聯系和配合,才能面對綜合治理的艱巨任務,發揮總體監督的威力。為此,一是要加強責任監督。現行監督體制注重自上而下的監督,一級管一級,我們就應當繼續發揮這一特點,建立相應的監督責任制度。領導干部在廉政方面發生了問題,或領導干部主管的單位出了重大問題,就要追究領導責任。這樣的責任制就真正起到了作用。只要認真貫徹執行,就一定能保證中央和省、市委關于黨內廉政建設的決策、部署得以落實,就可以避免一個單位、一個部門出了重大問題或問題久拖不決,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和不良的社會影響卻不追究領導者的直接或間接責任的現象。二是要發揮好監督的總體功能。監督體系必須各司其責,即:黨委領導,紀委協調,監察政務,檢察法辦,輿論揭露,人大監督,眾矢一的。對一些涉及面廣的復雜案件,由紀委牽頭各監督部門聯合辦案,待性質明確后再分口處理。這樣做,有利于總體監督目標的實現。

4.深化改革,不斷鏟除滋生腐敗的土壤。必須從體制、機制上下功夫,解決容易誘發腐敗的深層次問題。當前尤其需要在以下幾個方面進一步深化改革:一是積極推進機構改革。要按照十五大的精神,根據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進一步加快機構改革,建立起辦事高效、運轉協調、行為規范的行政管理體系。要進一步把綜合經濟部門改組為宏觀調控部門,調整和減少專業經濟部門;要進一步實現政企分開,把企業生產經營管理權切實交給企業,以減少政府官員利用職權進行“尋租”謀取私利的條件;要進一步維護國家機構組織、職能、編制、工作程序的法定化,嚴格控制機構膨脹,堅決裁減人員;要進一步落實黨政機關與所辦經濟實體脫鉤的規定,按照政企分開、政事分開的原則,真正做好黨政機關與所辦經濟實體在名稱、職能、財務、人員等方面脫鉤的工作;要進一步完善公務員制度,引入競爭激勵機制,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專業化國家行政管理干部隊伍。二是逐步改革和完善人事制度。在堅持黨管干部的原則下,提拔任用干部要逐步擴大選任、聘任、考任制的范圍,縮小委任制的范圍,充分尊重民意。三是打破公款消費的“大鍋飯”。所謂打破公款消費的“大鍋飯”,就是要將個體消費從公款消費中分離出來,變群體性的公共消費為個體消費。這樣既有利于克服權力支配公款消費,實現合理消費,又便于監督,防止發生問題。從目前情況看,各部門的小汽車、手機、接待用餐、干部住房、出差住宿、醫療等都可以逐步進入改革范疇,可采取先單項改革試點的方法,摸索經驗,等條件成熟以后逐步推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