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轉變鄉鎮政府職能加大“三農”服務力度

時間:2022-02-27 10:11:00

導語:積極轉變鄉鎮政府職能加大“三農”服務力度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積極轉變鄉鎮政府職能加大“三農”服務力度

針對農業稅全部取消的新形勢,特別是當前少數鄉鎮政府職能轉換不快的問題,桃源縣積極搶抓機遇,對新形勢下的鄉鎮工作如何定位進行了認真研究,并在實踐工作中予以落實。

一、在爭資引項,促進經濟發展上下功夫。不管外部環境怎么變化,抓發展始終是鄉鎮政府、鄉鎮干部的第一要務、第一職責。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把開放引進作為加快經濟發展的首選戰略來抓,按照“外資與內資并舉、規模與質量并重”的方針,立足地方特色和優勢,突出抓好主導產業、工業小區、大型企業、重點項目的招商,用大招商培植大財源、推進大發展。加大企業扶持力度。用足各項扶持政策,全力支持鄉鎮企業做大做強。鼓勵鄉鎮企業發展農產品加工、儲藏和運銷業,爭當農業產業化龍頭,不斷形成“公司+農戶+基地”的產業化經營格局,使農民依托產業和企業致富。加大政策爭取力度。積極搶抓國家加大對農村基礎建設、產業開發、公共事業、生態建設投入的機遇,重點搞好交通、水利、能源、農業、林業、生態、教育、衛生等方面國投項目的申報立項,盡最大可能爭取國家無償投資何政策性扶持資金,努力增強農村可持續發展后勁。

二、在轉變作風,服務農業生產上下功夫。圍繞結構調整抓服務。按照“政府搭平臺、大戶為龍頭、協會作連接、群眾來參與”的發展思路,進一步創新辦點機制、提升辦點效益,通過培育一批有發展活力、有經濟效益、有引導作用的典型,推進結構調整、帶動農民致富。圍繞壯大協會抓服務。加大對各類專業協會、學會和專業合作社等農村合作組織的組建和扶持力度,以此促進合作組織的健康發展,使其在技術、銷售等方面上發揮有效作用。圍繞防災減災抓服務。重點抓好防汛抗旱、動植物疫病防治、森林防火等方面的工作。圍繞土地流轉抓服務。要穩妥推進土地合法有序流轉?!爸醒胍惶枴蔽募腿∠r業稅政策出臺后,返鄉種田的農民人數將會越來越多,由此引發的土地糾紛將成為農村工作的一個重點。必須妥善處理土地糾紛,保障農民種田權利,維護農業經營大戶的利益。圍繞落實政策抓服務。要認真落實全部免除農業稅的決定,進一步減輕農民負擔。繼續落實好對種糧農民的直接補貼,增加良種補貼和農機具購置補貼,確保各項補貼資金及時足額發放到戶。

三、在加強教育,提高農民素質上下功夫。加強法律政策的宣傳教育。充分運用各種有效手段和載體,靈活宣傳教育方式,確保群眾對涉農法律和農業政策措施入腦入心,以此增強群眾自我保護意識和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加強市場信息引導。市場信息千變萬化,要培養農村群眾對市場信息的注意力和識別力,立足市場需求,合理發展農業生產,從而達到規避風險,提高效益的目的。加強農業生產技術培訓。充分運用遠程教育網絡、農民夜校等載體,采取上門指導、集中上課、示范辦點等方法,使廣大群眾掌握先進實用的生產技術。同時,積極鼓勵群眾大膽使用新技術,并在資金、后續服務等方面為他們提供便利和優惠。

四、在治理環境,維護農村穩定上下功夫。大力整頓治安環境。當前農村黃、賭、毒現象仍然存在,特別是賭博之風盛行;黑惡勢力、家族勢力對群眾生命財產造成嚴重影響;等邪教組織在農村與黨的組織搶奪陣地,等等。因此,必須時刻認識到農村治安形勢的嚴峻性,采取有效措施,嚴厲打擊危及政權、危害群眾生命財產的違法犯罪行為。同時,區別對待,因勢利導,積極化解農村各種糾紛,把一切不穩定因素化解在萌芽狀態中。此外,要加大農村普法力度,提高群眾知法、懂法、守法的意識。大力優化經濟環境。良好的經濟環境是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保證。當前鄉鎮在市場秩序、行政執法等方面還存在不規范、不優化等問題。這些都有待鄉鎮黨委、政府進一步加強管理,規范依法行政行為,徹底消除地方保護主義,嚴厲打擊哄抬物價、強買強賣等不法行為。要加大消赤減債的力度。各鄉鎮要在澄清債務底子的基礎上,圍繞年內減債10%的目標,運用行政、法律、經濟等綜合手段,通過清收清欠消債、轉帳沖抵化債、盤活資產償債等途徑,積極穩妥地推進鄉村兩級消赤減債。

五、在增強功能,促進自身建設上下功夫。進一步深化鄉鎮機構改革。在鞏固鄉鎮機構改革成效的基礎上,結合國家取消農業稅的政策,超前謀劃,按職能相近、易于管理的原則把站所機構再合并,對富余人員進行再分流,縮編減員,提高工作效率。進一步提高干部整體素質。要強化提高素質是生存之本、執政之基的理念,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在職干部的教育培訓,特別是加強干部依法行政、市場經濟、農業技術等知識的培訓和學習。要建立加強干部學習的激勵約束機制,優勝劣汰機制,促進干部自發學、深入學,不斷提高素質。進一步規范依法行政行為。隨著農民素質的不斷提高,以強迫命令的手段和方式行政,勢必造成群眾的強烈反感,導致干群關系緊張和惡化。必須增強干部依法行政觀念,規范依法行政行為,對工作方式粗暴,造成群眾財產損失和人身傷害的干部要予以紀律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