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努力實現我市法律援助工作的快速發展
時間:2022-03-04 05:06:00
導語: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努力實現我市法律援助工作的快速發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委、市政府開展的以“應對‘入世’挑戰,謀求快速發展”為主題的思想解放學習教育活動,是著眼于應對入世挑戰,把握入世機遇,實現沈陽市社會經濟大發展、快發展的一項重大決策。這對我們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努力實現我市法律援助工作的快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下面結合我市法律援助工作實際,談幾點體會。
一、應對“入世”,把握法律援助工作面臨的良好發展機遇
2001年12月11日,我國正式成為世界貿易組織的成員國,標
志著我國的改革開放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入世”后,經濟全球化程度不斷提高,必將對我國社會各領域產生重大而深刻的影響,對我國法制建設、司法改革提出更高要求。加快法律援助工作發展,充分發揮法律援助服務和保障兩大職能作用,既是促進司法公正、應對“入世”挑戰的迫切需要,更是實踐江總書記“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要求。法律援助工作必須把握這一良好的發展機遇。
一是政府職能轉變有利于法律援助工作的發展?!叭胧馈焙螅瑸檫m應世貿規則的要求,政府將加速轉變職能,即從經濟管理活動為主向社會公共管理為主轉變,從行政指令性管理為主向行政指導性為主轉變,從行政管理手段為主向法律手段為主轉變。法律將日益成為政府調整社會關系的主要手段,而法律援助正是實現法律對社會的廣泛調整和政府實施有效社會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法律援助將在維護社會穩定,保障司法人權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等方面發揮著“安全閥”和“穩壓器”作用。
二是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有利于法律援助工作的發展。根據《國務院關于印發完善城鎮社會保障體系試點方案的通知》和“十五”計劃發展綱要提出的“建立法律援助體系”的目標,法律援助制度不僅是重要的司法救濟制度,而且是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應定位于社會保障體系中“社會扶助”的范疇。加快法律援助工作發展是完善我國社會保障體系,應對“入世”挑戰,抵御“入世”負面沖擊的重要措施。
三是共產黨的執政黨地位有利于法律援助工作的發展。我國是共產黨執政的社會主義國家,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就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叭胧馈焙螅M一步加強對弱勢群體的保護,是實現黨的主張具體體現,是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要求。法律援助制度代表了最廣大人民群眾享有平等司法保障方面的根本利益。今年“兩會”期間,李鵬委員長、朱熔基總理強調做好法律援助和弱勢群體工作。李嵐清副總經理多次在全國老年工作會議上要求加強法律援助工作。4月初,省委書記聞世震在視察司法廳工作時也強調做好法律援助工作。因此,黨的執政黨地位、共產黨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都要求加快法律援助工作的發展。
四是法制建設的不斷深入有利于法律援助工作的發展?!叭胧馈焙?,與世貿組織規則接軌,一方面需要對我國現行的法律法規不斷調整,另一方面需要加快對司法制度和法律服務業的改革。根據國務院批轉司法部機構改革方案,律師事務所、公證處將成為社會中介服務組織,律師、公證員將成為社會法律服務者,法律服務業的改制、改組,使以往政府行政指派的法律援助模式面臨新的挑戰。另外,法律服務業的專業化和司法審判制度的改革,都要求應訴人員必須掌握較高專業技能,這迫切需要政府為社會弱勢群體建立和發展法律援助制度。
五是法律援助需求的不斷增長有利于法律援助工作的發展?!叭胧馈焙螅澜缃洕粩嗳诤?,將對我國市場經濟帶來大調整、大發展,進而促進我國社會生產力的極大提高。公民因可支配財產的增多而引發的如財產權、勞動權、人身權等法律糾紛將會越來越多,現實增長的法律援助需求也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法律援助制度。
二、謀求發展,查找法律援助工作存在的差距與不足
自1997年以來,我市法律援助工作在各級領導和有關部門的支持下,在法律援助工作人員的努力下取得了長足進展,法律援助的作用和地位有所提高,但法律援助工作在適應我市經濟發展要求,滿足人民群眾法律援助需求等方面,還存在相當大的距離。特別是在“入世”的新形勢下,我市法律援助工作面臨著來自觀念、人才、管理和制度保障等方面的嚴峻挑戰。一是與法律援助工作先進地區相比,差距主要體現在思想觀念上,有人認為我市的法律援助工作“起得早,爬起的慢’,這個比喻不一定貼切,但也從另一側面反映了法律援助工作觀念相對落后,迫切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解決思想觀念問題。二是與“入世”形勢要求相比,我市的法律援助工作在體制、機制、管理、協調和保障等方面還存在諸多缺陷,應對“入世”挑戰和沖擊的對策措施不夠充分,迫切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拓展視野,增長見識,付諸行動。三是與我市大發展、快發展的要求相比,法律援助隊伍的思想作風、工作作風、精神狀態沒有調整到最佳狀態,甚至談不上進入狀態,也迫切需要進一步思想解放,促進觀念轉變、職能轉變、作風轉變,提高管理和業務水平。我市法律援助工作以上三個方面的差距與不足,概括起來即:規模小、投入少、素質低、實施無保障、優勢不突出、效果不明顯。分析原因,既有主觀原因,也有客觀原因。主要表現在:
一是思想解放程度不夠。由于過去我國長期實行計劃經濟體制,有些人的思想觀念、行為方式、管理方法受傳統體制、落后觀念的影響和束縛較深。唯文件辦事,憑經驗干活,面對百事待舉的法律援助工作,工作熱情雖高,但新思路、新招法不多。在如何建立符合我市市情的法律援助體系上,思維方式不靈活,創新意識不強。思想解放程度不夠是我市法律援助工作發展緩慢的主要原因。
二是制度建設缺乏保障。雖然我國簽署了聯合國《公民權利和
政治權利》等多個國際公約,我國的《刑事訴訟法》、《律師法》等
法律也有法律援助的相關規定,但是由于沒有專門的法律援助立法
或規章,實踐中法律援助的組織機構、經費來源、運行機制等缺乏
可靠的制度保障。立法滯后,是我市法律援助工作徘徊不前的根本
原因。
三是機構規模小,發展不平衡。市、區縣(市)法律援助機構編制少,人員不足,全市兩級法律援助機構共有42名工作人員,市中心6人,區縣(市)平均不足3人,這與法律援助承擔的工作量極不相稱。區縣(市)之間發展差距很大,有些區縣(市)工作仍處在起步階段,有的甚至名不副實,機構建設跟不上,導致了我市法律援助工作發展的不平衡。
四是高素質人才和專職法律援助律師匾乏。法律援助工作的發
展最終要依靠管理的進步和高素質的人才。目前,我市法律援助機
構高素質的管理人員和法律援助專職律師相當匱乏,在管理環節上,管理手段落后,工作效率低下,在服務環節上,服務措施不到位,服務質量難以保證,辦理典型、疑難案件的能力有限,與塑造法律援助品牌,打造法律援助名牌律師的要求距離甚遠,與廣大人民群眾的要求差距很大。
五是敬業精神不強。在工作中,有些人工作進取心不強、不勤奮,以讓領導滿意替代對人民負責,稍有成績就滿足現狀,對工作不能做到精雕細刻、精益求精。有些人攻堅精神不足,存在“等、靠、要”的惰性思想,遇到困難和問題就喪失信心,怨天尤人。這些現象的滋生嚴重危害了法律援助工作的健康發展。
三、解放思想,實現法律援助工作的新突破
思想解放的程度,決定著工作的力度和事業發展的進度?;仡?/p>
我國改革開放的每一步發展,認識和實踐的每一次突破,都是思想解放的直接結果。法律援助工作要實現快速發展必須在更高層次上審視自我,率先從思想上認識自我和超越自我,才能實現工作中的新突破,開創我市法律援助工作的新局面。當前,全市法律援助機構要以“應對‘入世’挑戰,謀求快速發展”新一輪思想解放學習教育活動為契機,在查找差距與不足的基礎上,對我市法律援助工作合理定位,超前把握法律援助工作發展方向,準確掌握法律援助工作的重點,努力實現法律援助工作的快速發展。加速法律援助工作的發展重點應:“圍繞一個中心,樹立兩種意識,發揮三個方面作用,實現四個方面突破”。圍繞“一個中心”,就是法律援助工作要圍繞經濟建設的中心,為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保駕護航;樹立“兩種意識”就要樹立法律援助的服務意識和保障意識,圍繞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充分發揮法律援助服務和保障的職能作用,為維護社會穩定、促進司法公正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而努力,增強法律援助工作責任感和使命感;發揮“三個方面作用”,一要發揮律師、公證員和法律工作者在法律援助工作中的主力軍作用,探索法律援助科學的運行機制,二要鼓勵工、青、婦、殘、老等群團組織積極參與法律援助工作,拓展法律援助領域,壯大法律援助組織體系,三要引導法律專家、學者、司法工作者和高年級法律學生等參加法律援助志愿者活動,形成關心、支持、參與法律援助的社會力量,疑聚人心,營造同頻共振求發展的法律援助良好氛圍;實現“四個方面的突破”,就是要在制約法律援助工作發展的立法、經費、人員和編制等關鍵方面有所進展,有所突破,解決法律援助發展過程中的“瓶頸”問題,為我市法律援助工作再上新臺階,實現快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