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局工作報告
時間:2022-02-13 02:49:00
導語:財政局工作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年,全縣人民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不斷加快經濟結構調整、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高對外開放水平,著力解決民生問題,縣域經濟社會呈現又好又快的發展態勢,實現了“**”的良好開局。全年完成生產總值90.4億元,比上年增長1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3.7億元,增長7.8%;第二產業增加值55.1億元,增長22.8%;第三產業增加值21.6億元,增長13.2%。主要預期目標完成或超額完成了年度計劃。
(一)結構調整步伐加快,運行質量不斷改善。三次產業比例由2005年的16.1:60:23.9調整為15.2:61:23.8。從產業內部結構看,農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新增無公害蔬菜面積3000畝,新發展食用菌10萬平方米,奶牛存欄達到8351頭,玫瑰加工總量突破2500噸;玫瑰、畜牧、林果、蔬菜四大主導產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74.2%。工業經濟結構調整穩步推進,機械裝備、水泥建材、醫藥化工、食品加工四大產業實現銷售收入99.5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的70.6%。所有制結構調整取得新進展,非公有制經濟完成增加值49.5億元,增長19.7%,占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54.8%。經濟運行質量不斷改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135戶,比年初新增8戶,實現增加值46.3億元,增長36.7%,利稅18.1億元,增長35.1%。財政收入穩定增長,實現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2.6億元,增長24.5%,稅收占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比重為66.3%,同比提高0.3個百分點。金融實力有所提升,年末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達到40.7億元,各項貸款余額為18.6億元,分別增長14%和0.7%。
(二)增長方式積極變化,發展后勁持續增強。科技創新邁上新臺階,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5家,總數達到22家,實現產值23.2億元,增長28.8%。降耗減排初顯成效,萬元GDP綜合能耗下降1.2%,萬元GDP水耗下降11.95%,萬元GDP電耗下降1.5%,規模以上工業重復水利用率達到94%。生態環境繼續改善,全縣森林覆蓋率達到26.5%。經濟發展后勁持續增強,全年固定資產投資44.5億元,增長17.5%,投資率達到49.2%,三次產業投資比例為7:70.1:22.9。千萬元以上投資項目仍是固定資產投資快速增長的主要力量,達到125項,完成投資31.5億元,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65.6%,完成年計劃的121%。外來投資勢頭良好,全年引進內資20.6億元,利用外資579萬美元。大項目策劃、包裝與儲備工作實現新突破,聊泰鐵路、220國道拓寬改線、玫瑰湖濕地開發、濟菏高速公路、工業園新區等一批重大項目進入實質性運作階段,部分工程施工建設。其中,濟菏高速進展迅速,主路面工程基本完成,這些重大項目的實施將為我縣經濟快速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三)新農村建設進展順利,城鎮化進程速度加快。20*年,確定了新農村建設示范村20個,加大了對農村的投入,新農村建設進展順利。生態建設取得新進展,完成造林合格面積1.2萬畝,圣母山生態農業觀光園通過國家AA級風景區評審。農業產業化水平進一步提高,規模以上龍頭企業發展到32家,比上年新增3家。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強。完成農村公路改造143.7公里,村村通公路的目標基本實現;率先在全市實現了村村通客車的目標;解決改善了144個村、11.29萬人的飲水條件,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80.4%;新增沼氣用戶2435戶,達到6885戶;惠農政策全面落實,441萬元種糧補貼、447萬元農資補貼、130萬元農機具購置補貼、660萬元良種補貼全部落實到位。城鎮化進程加快。20*年,重點實施了縣城道路改造、新區開發、園區建設、濕地開發和綜合整治等五項重點工程??h城建成區面積擴大到14.3平方公里,新增綠化面積15萬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到31.2%。道路改造,投資3600余萬元,完成了青龍路雙向六車道的大修改造,對黃河路、東關街、五嶺路、榆山路等道路進行了綜合治理,縣城主干道路綠化、美化、亮化、硬化、凈化水平大幅度提升。錦東新區,高質量完成了濟菏高速公路出口引線、錦東大街等建設;職業教育和教師培訓中心、路政服務大廳、勞動力市場及倉儲物流中心、長途客運中心等功能性建筑的建設全面鋪開。園區建設,在完善縣城片區的基礎上,規劃啟動了總面積40多平方公里的安城片區和孝直片區,在財力有限的條件下,縣鄉兩級投入5000多萬元進行了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玫瑰湖濕地,概念性規劃通過專家評審,完成了13公里道路建設,為下一步建設奠定了基礎。
(四)各項改革穩步推進,對外開放不斷深化。各項改革取得了顯著成果,鄉鎮由11個合并為7個,直屬事業單位由10個改為8個。選擇了兩家縣級醫院進行醫藥分離試點,藥品價格平均降低11.4%。國有企業改革繼續深化,將11個糧管所改為一個有限責任公司。社會保障體制及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有新突破,機關事業單位職工全部實行基本醫療保險。對外開放不斷深化,招商引資成效明顯。在伊利乳業竣工投產的基礎上,新引進伊利冷飲、新新太陽能、鴻瑞精細化工等過億元的大項目7個。出口創匯穩中有升,實現出口創匯1.6億美元,增長25.9%,占GDP的比重達到14.2%。
(五)和諧平陰建設扎實有效,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全年共實施各類科研計劃39項,同比增加5項。普通高考總錄取率達到80%。新增城鎮就業人數4512人,安置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1377人,轉移農村勞動力1.6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4%。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順利,農民參合率達到91%,財政補助資金由每年人均11元提高到30元。老年公寓進展順利,主體工程基本完成,使保障能力進一步提高。人民生活不斷改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8721元,增長11.2%;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725元,增長15.6%。計劃生育服務工作進一步強化,人口自然增長率為2.46‰。廣播電視、環境保護、社會治安、生產安全以及婦女兒童、殘疾人、慈善等各項工作也都取得了新的成績。
20*年,我縣經濟繼續保持了良好發展勢頭,呈現速度較快、效益較好、運行較穩、實惠較多、后勁較足的特點。但是,在經濟運行中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是:農業自身發展能力相對不足,農民持續增收的長效機制需要進一步健全完善;結構調整速度較慢,服務業所占比重偏低,現代服務業發展相對滯后,而且投資較少;工業尚處于調整投入期,粗放型增長模式尚未得到根本轉變,降耗減排和環境保護壓力較大;存貸款比例不協調,不能很好地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招商引資難度加大,和諧平陰建設任務繁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