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經濟社會發展報告

時間:2022-02-13 02:48:00

導語:縣經濟社會發展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經濟社會發展報告

20*年,全縣人民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貫徹黨的**和**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把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與促進各項工作相結合,緊緊抓住濟南市“突破遠郊區”的發展機遇,不斷加快經濟結構調整,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加大固定資產投入,國民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保持了快速健康發展的良好勢頭。

(一)國民經濟快速增長,運行質量進一步提高。全年完成生產總值75.4億元,增長15.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2.2億元,增長7.4%;第二產業45億元,增長18.3%;第三產業18.2億元,增長15.1%。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37.43億元,增長25.9%;實現銷售收入113.11億元,增長31.5%;利稅14.59億元,增長46.2%。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2.1億元,增長23.4%;各項存款余額35.7億元,增長16.4%;各項貸款余額18.5億元,可比增長10.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7842元,增長8%;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088元,增長14.6%。

(二)結構調整穩步推進,經濟結構不斷優化。三次產業比例由2004年的17.1∶53.4∶29.5變化為16.2∶59.7∶24.1。從產業內部結構看,農村經濟全面發展,糧食作物播種面積達到56.07萬畝,糧食總產量達到21.6萬噸,增長7.1%;蔬菜總產55.9萬噸,增長6.1%;全縣形成103萬平方米食用菌生產基地,總產量達到2.8萬噸,增長6.1%;新發展經濟林5800畝,果品產量9.7萬噸,增長7.5%。工業經濟不斷壯大,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新增43家,達到140家。高新技術產業產值達到15.4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3.06%。服務業內部結構呈現積極變化,房地產、商貿流通、交通運輸、郵電通訊等傳統服務業保持了較快增長,現代物流、信息、中介等新興服務業穩步推進。

(三)固定資產投入加大,重點項目進展順利。全縣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9.34億元,增長48.2%;投資率達到52%,比去年提高10個百分點。工業投入進一步加大,全年完成20.65億元,增長39.6%,占全部投資的52.5%。重點項目建設取得積極進展,累計完成投資14.1億元,其中,平陰山水300萬噸粉磨站一期、瑪鋼公司萬噸溝槽管件擴產、琦泉熱電1.5萬KW熱電機組等27個項目已經竣工,齊發藥業擴產、奔騰泵業專用水泵及配件生產等57個項目形成了較大投資,黃河灘區安全建設完成年度計劃,進入村莊規劃建設階段。泰聊鐵路、城西萬畝濕地保護性開發、濟西工業園東區及南區等項目也取得了前期進展。

(四)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強,城鄉面貌有較大改觀??h城,以環境綜合整治為重點,實施了翠屏街西延、振興街改造、平石路建設及綠化、亮化、美化等多項建設工程,新增綠化面積28萬平方米;國債投資項目進展順利,污水處理廠主體工程竣工,2萬噸水廠水源地建設完成并投入使用,縣城電網改造全面完成;環秀山莊、偉業家園、嘉瑞高層住宅等房地產項目進展順利,新開工面積達18萬平方米。鄉鎮,投資6600萬元改造農村公路244.3公里,超額完成計劃任務38.3公里。同時,建成了354公里的綠色通道,新建擴建人畜供水工程10處,解決改善了17個村、1.8萬人的飲用水條件,農村生產生活條件進一步改善。

(五)招商引資有了新進展,對外貿易取得好成績。全年共引進內資16億元,增長67%,占全縣固定資產投資的41%;利用外資1012萬美元,增長232.5%。新發展自營出口權企業4家,實現出口創匯1.27億美元,增長26.1%。大項目引進實現歷史性突破,投資3.15億元的伊利乳業、2億元的齊發藥業擴產、2億元的山水余熱發電等10個投資過億元的大項目,均已落戶或簽約。園區建設取得積極進展,實施了濟西工業園二期道路東延、土地整平、電廠街西延及中心路北伸等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園區承載能力不斷提高。

(六)科技教育和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全年實施各類科技計劃37項,取得科技成果10項,申請專利76件。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達到82%,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81%。玫苑社區服務中心暨老年公寓建設進展順利,農村中小學危房改造工程全面完成,實驗小學擴建工程主體竣工,傳染病醫院竣工啟用。全縣21萬人參加了第三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占農村總人口的80.5%,累計報銷農民醫療費用815萬元。新增城鎮就業再就業3597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衛生、預防保健工作得到進一步加強,防治“禽流感”工作取得階段性勝利。計劃生育基層基礎和優質服務工作進一步強化,群眾性文體活動更加豐富多彩,加強了文物保護,新增了健身設施。物價工作進一步加強,對全部行政事業收費項目進行了公示。特色旅游工作有了新的進展。國土資源管理、廣播電視、環境保護、社會治安以及婦女兒童、殘疾人、慈善等各項工作也都取得了新的成績。

20*年,我縣經濟延續了近幾年來的良好發展勢頭,經濟總量和效益上了一個新臺階,經濟發展的穩定性、協調性和可持續性進一步增強。但是,在計劃執行中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是:工業大項目少,特別是支撐投資持續增長的大項目和高新技術企業較少,產業優勢不突出;帶動農民大幅度增收的龍頭企業少,缺少名牌拳頭產品,農業產業化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新興服務業不夠活躍,吸納就業能力不強;利用外資規模偏小、檔次不高等。對于上述問題,需要在今后工作中努力加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