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養殖小區建設專項資金使用情況自查匯報
時間:2022-04-07 09:38:00
導語:畜禽養殖小區建設專項資金使用情況自查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了加快畜禽養殖小區建設,促進畜牧業由傳統型向現代型、由數量型向質量型轉變,努力實現畜牧業適度規模經營,不斷增加農民收入,我縣根據中央1號文件提出的“鼓勵鄉村建立畜禽養殖小區”和省市有關畜禽養殖小區會議精神要求,按照“因地制宜,發揮優勢,統一規劃,合理布局,相對集中,規范管理,政府引導,市場運作,業主經營,部門服務”原則,積極組織引導有志于畜禽養殖業的人士參與畜禽養殖小區建設。省委、省政府為扶持我縣小區建設,下撥了我縣35萬元優勢農產品基地建設資金,我縣嚴格按照??顚S玫脑瓌t,充分發揮了資金使用效益,經過半年多的努力,我縣原計劃建設的7個養殖小區有5個初具規模,已經或即將投入生產,發展態勢良好。公務員之家
一、資金的使用情況
1、縣畜牧局良種豬繁育小區(撥付專項資金30萬元):通過招商引資對原縣生豬良種繁育中心進行改造擴建,采用租賃形式經營。原縣生豬良種繁育中心占地面積32畝,豬舍5棟,存欄生產母豬65頭,種公豬4頭,年向社會提供種豬250頭,出售肥豬790頭。通過改造擴建后,該小區占地面積將達到80畝,各類豬舍38棟,建筑總面積11000平方米,生產母豬550頭,種公豬22頭,年向社會提供長大二元雜交種母豬2000余頭,出欄長大二元雜交育肥豬8000余頭。該小區改造擴建工程分三期完成,固定資產總投資為450萬元,其中一期工程130萬元,二、三期工程各160萬元。第一期工程已于今年5月破土動工,截止7月底,規劃擴建的6棟豬舍已建成3棟,另外3棟12月底竣工。擴建的豬舍按照工廠化全進全出模式建造,11月份即可正式投入生產。第二期工程和第三期工程將分別于2005年10月和2006年10月竣工,屆時一座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的現代化花園式良種豬繁育小區將展現在人們眼前,它將成為鄂東地區畜牧養殖業的一顆燦爛明珠。
2、獨山鎮大源湖生豬養殖小區(撥付專項資金0.5萬元):采取股份制形式建設,承包形式生產。該小區由龍頭企業——黃梅縣大源湖水產開發公司牽頭,公司職工入股共同建設,今年3月破土動工,目前第一期工程已完工投入生產,共投資130萬元,其中固定資產70萬元,流動資金60萬元。共計建筑面積3175平方米,其中豬舍2800平方米,飼料倉庫和加工車間240平方米,宿舍和廚房135平方米。沼氣池一座200立方米。年生產能力為出售肥豬4000頭。第二期工程計劃2005年7月份開工,總投資200萬元,使生產規模達到存欄種豬700頭,其中母豬650頭,公豬50頭,生產仔豬11000頭,其中該公司育肥4000頭,另7000頭采用由周邊農戶代養方式生產,即將仔豬交給周邊農戶飼養,公司負責統一供應飼料,統一防疫,統一回收肥豬,統一收購豬糞,公司與農戶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第二期工程竣工后,不僅能實現年出售肥豬1萬頭的目標,而且通過采取豬一沼一魚生產模式,可使該公司2萬余畝水面魚產量,由原來畝產40斤提高到160斤,自身經濟效益將增加3倍,
3、小池鎮食品所生豬養殖小區(撥付專項資金0.5萬元):由龍頭企業食品所投資建設,采取招標形式生產經營。該小區目前已有建筑面積4269平方米,其中豬舍3172平方米,飼料貯存與加工車間542平方米,辦公與宿舍495平方米,其它60平方米?,F存欄種豬231頭,其中母豬214頭,公豬17頭,年向社會提供良種豬1920頭,出售商品肥豬3850頭。
4、鯽魚湖鴨魚配套養殖小區(撥付專項資金3.3萬元):由政府統一規劃,養鴨協會牽頭,業主自愿投資建設,在生產過程中由協會統一種苗供應、統一采購飼料,統一疫病防治,統一活禽加工、統一產品銷售。目前,進入該小區從事鴨魚配套養殖的有56戶,共推挖魚池60口,面積1200畝,搭建鴨棚228棟,面積29640平方米,固定資產總投資150萬元,年出籠肉鴨150萬只,出售鮮魚96萬斤。
5、停前鎮柴下村西柑園生豬養殖小區(撥付專項資金0.5萬元):由養豬大戶程建球領辦,其它養豬戶入股參與生產經營。該小區占地40畝,建筑面積2316平方米,其中豬舍1988平方米,飼料倉庫和加工車間200平方米,其它128平方米。固定資產總投資100萬元,目前已投入生產,預計年出欄肥豬3600頭。公務員之家
6、杉木文溝生豬養殖小區(撥付專項資金0.2萬元):由養豬大戶張少云領辦,其它養豬戶入股參與生產經營。該小區占地30畝,建筑面積1874平方米,其中豬舍1522平方米,飼料倉庫和加工車間150平方米,其它110平方米。固定資產總投資112萬元,目前已投入生產,預計年出欄肥豬3500頭。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畜禽養殖小區建設征地困難。我縣今年共計劃興建9個畜禽養殖小區,其中有2個在規劃過程中因征地困難而放棄,另有2個在具體實施時因征地困難而流產。
二是畜禽養殖小區規模不夠。目前我縣已建成的5個養殖小區,除鯽魚湖鴨魚配套養殖小區生產規模達到要求外,其它4個養殖小區因資金不足,致使生產規模無法達到規定要求。
三是產業鏈條銜接不夠緊密。龍頭加工企業與畜產品基地、規模養殖場,養殖戶之間缺乏穩定有效的利益連接機制,存在著注重眼前利益和短期利益的傾向,還沒有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利益共同體。同時,良種繁育、技術服務、畜產品質量與安全檢測,營銷組織、行業協會等同步配套建設不夠,發展滯后。公務員之家
四是無公害標準化生產嚴重滯后。我縣畜禽產品生產基本上還處在重產品數量的絕對增長階段,還沒有在畜禽飼養管理、飼料選用、疫病防治等各個環節實施無公害標準化生產規程。尤其是近年來,隨著農村各項改革的不斷深入,動物防疫工作越來越難于到位,加之各級動物疫病監測及畜產品檢測設施不夠完善,豬瘟、禽流感等傳染性動物疫病仍然時有發生,并嚴重影響著我縣畜產品質量和安全。
三、后段工作思路
1、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加大工作力度。建設發展畜禽養殖小區,推行標準化生產,是我們畜牧部門義不容辭的職責,我們畜牧業行政主管部門,尤其是畜牧獸醫技術服務管理部門,必須站在整個農-業和農村經濟全局的高度,站在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促進農民增收加快農村小康社會建設的高度來認識把握這項工作的重要意義,以更高的熱情,更務實的態度,更有效的工作措施來推動這項工作,把抓好這項工作作為貫徹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行動。在資金、技術、人才、物質方面予以傾斜。
2、發展畜禽養殖小區,推行標準化生產。堅持以科技進步為依托發展養殖小區,大力推行標準化生產。在發展養殖小區推行標準化生產管理過程中,技術上側重三個方面:一是充分發揮專家、顧問或專業技術人員的作用;二是要全方面培訓人員,主要對管理人員、農戶、技術人員組織進行實用技術培訓;三是要抓好技術的組裝集成。標準化生產是多種技術的集成,畜牧技術知識,獸醫技術知識等,都需要在標準化生產中運用。抓好了這三個環節,養殖小區和標準化生產才能達到高起點、高質量、高標準、高水平。
3、在加快發展養殖小區和標準化生產的同時,注重抓好畜產品質量檢驗檢測體系建設。建立畜產品檢驗檢測中心,建立有經常性的質量監管部門,對產品經常進行檢驗、檢測,抓好實驗室建設、技術人員的配置。
4、大力培育引進龍頭企業,廣開融資渠道。養殖小區建設在融資上,一方面要求政府加大投入,加大對農業的支持,在生產方面這應當成為今后一段時間的主要投資重點;另一方面仍然堅持龍頭企業投入、農民自籌的基本投入方式。同時要重視吸引、爭取民間資本投入畜牧業,不斷擴大小區建設規模。
5、高度重視動物疫病防治工作。動物疫病是養殖小區健康發展的大故,獸醫工作面臨新的課題,從畜禽的引進到出售,從畜產品的銷售到加工,都要依靠科學,依靠法制,依靠群眾,群策群力,群防群控,切實抓好重大動物疫病的防治工作。
6、要繼續抓好鄉鎮畜牧獸醫站的改革與建設。通過深化改摹,從體制上、機制上建立起適應畜牧業發展要求的,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的,新型的畜牧業技術服務體系。按照公益性與經營性職能分離的基本原則,堅持從實際出發,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繼續抓好鄉鎮獸醫站的改革建設,為畜牧業的發展建立精干高效的技術支持體系,充分發揮基層站在參與、支持,保障養殖小區建設中的積極作用。各級畜牧獸醫站要積極參與養殖小區建設,要提高自身素質,學習掌握新知識、新技術,在養殖小區建設和標準化生產過程中提供堅實的技術保障。
7、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注重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相統一。在發展養殖小區過程中,我們應始終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堅持三個效益一起要。把發展養殖小區和推進農村城市化建設、轉移富裕勞動力有機結合起來,擴大養殖小區的經濟社會功能。同時要實現養殖小區與生態環境保護相統一,形成生態生產鏈。要探索生態牧業的發展模式,尤其是對養殖小區的污染物要綜合利用,變廢為寶,不能因小區建設形成污染源,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發展養殖小區。
8、要積極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建設養殖小區是一項長期的任務,也是一項集資金、技術、管理、服務于一體的系統工程。當前養殖小區建設、標準化生產還處于初始階段,隨著這項工作的快速推進,會出現越來越多的新情況、新問題。對此要有清醒的認識,各級領導、各級主管部門既要以高度的熱情予以扶持,又要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注意研究和解決養殖小區建設中出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不斷推進養殖小區建設,全面提高建設水平。
精品范文
10畜禽養殖環保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