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預防職務犯罪工作的建議
時間:2022-04-29 11:03:00
導語:完善預防職務犯罪工作的建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了深入推動反腐敗斗爭,加強各職能部門工作人員職務犯罪的預防工作,更加切實可行的教育廣大干部群眾,增強民主法制意識,近段時間,公司黨委組織各職能部門工作人員在公司電視節目里觀看了專題片《職責與犯罪》。
該片取材于近年來檢察機關查辦的瀆職犯罪典型案例,并用以案說法的形式詮釋36個瀆職罪名。目的是向廣大干部群眾宣傳法律知識,提高國家干部、各職能部門工作人員的法律政策水平,增強干部的法制意識,提高干部隊伍素質,促進依法行政。
《職責與犯罪》正是以一件件真實的瀆職案,來警告廣大黨員、干部和公務員應該如何行使手中的權力,又怎樣預防職務犯罪。對黨員干部公務員來說《職責與犯罪》正是一部普及法律的教科書,反腐倡廉的的宣傳片和勤政廉政的警示錄。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為什么職務犯罪年年查處,年年都有大量的類似案件發生,這在某些角度可以反映我們的法制法律和執法管理上還有一定的漏洞,筆者經過深入思考,覺得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完善預防職務犯罪工作。
一、加大案件查處和懲罰力度,增加犯罪成本
檢察機關和各單位紀檢監察部門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分別發揮其紀律和法律功效,嚴肅查處犯罪是最好的預防手段之一,對職務犯罪行為做到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相關部門要敢于查處自己內部的問題,嚴格執行案件移送制度,不僅一般案件要移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送,同時內部的問題也要移送,嚴格按照法律規定處罰,做到讓干部職工消除犯事了單位會出面保護的心理,讓干部、職工個人確實承擔起應該擔的責任。減少對職務犯罪分子的緩刑適用,以徹底破除“查到了最多退錢判緩刑,查不到我任然當官”的犯罪成本底線。使犯罪的預算成本增加,風險增加而使其不敢犯罪。
二、加強監督制約機制的執行力度,減少職務犯罪的行為空間。
再好的制度如果不落實都等于零。在制定制度的同時,認真抓監督,以強化干部職工的自律意識,盡量縮小職務犯罪的空間。
(一)加強兩權監督。近幾年來的情況表明,職務犯罪主要發生在“兩權”,即執法權和行政管理權的運行上?!皟蓹唷北O督制約機制不完善,導致國家工作人員在行使權力過程中存在較大的隨意性和自由裁量權,甚至出現權力的失控現象,因而抓住“兩權”監督制約,就抓住了職務犯罪預防的突破口,也就抓住了職務犯罪預防的關鍵。堅持以權力制約為核心,以政務公開為載體,以網絡監控為依托,以責任追究為手段,建立健全制約機制、督查機制和追究機制,堅持對“兩權”的運行進行全方位、全過程的監督制約,防止權力運行出軌,最大限度地限制滋生腐敗的時間和空間。
(二)科技制權,防止權力“真空”。如目前正推行的行政服務中心,就是一個綜合科技制權與科學管理相結合的管理方式。一切辦事程序和收費標準都在顯示屏上公布,辦公方式以集中的現代化的手段代替了傳統的工具,減少了工作中更改各種票證的隨意性,同時也加強了對工作人員的監督??茖W的管理機制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制約國家工作人員手中的權力。一是出臺的監督制約機制執行的保障制度,制定規章制度執行制度,保障各項制度的落實。二是明確各部門、各環節、各個崗位的責權利。三是行業預防與社會綜合預防相結合,開展全方位預防,除給干部職工上法制課外,還應對其家屬進行法制宣傳教育,采用給干部家屬一封信等方式,加強對干部8小時以外的監督等措施,形成“單位”、“社會”、“家庭”共同開展的立體預防網絡,減少了職務犯罪的機會和行為空間。
(三)實行政務公開。對一些重要的活動實行事先公示的做法。比如在人事方面實行考察公示制,將群眾的意見與組織考察相結合;在稅收執法方面,采取不同的形式向納稅人公開稅收政策、公開辦稅程序、公開處罰標準,公開服務承諾、公開納稅人的權利和義務,凡與群眾利益相關的稅收執法事項都進行公開,并注重公開的真實性,接受群眾監督,對涉稅犯罪一律公開處理情況、及時移送,防止不移送案件情況發生。從而杜絕了個別執法人員說了算,以權謀私的現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