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縣林業生態建設情況匯報
時間:2022-11-01 05:31:00
導語:某縣林業生態建設情況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地處江西省南部山區,是全省重點林業縣,南方重點林區。全縣轄18個鄉鎮,160個行政村,總人口34.68萬人。全縣土地總面積356萬畝(2375平方公里),其中林業用地面積299.8萬畝(其中有林地面積268.1萬畝),森林活立木蓄積量535.3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83.2%。
××縣物產豐富,是一個特色鮮明的山區縣?!痢潦侨珖谝粋€無公害臍橙生產示范基地縣,全縣臍橙面積達25.9萬畝,臍橙產業覆蓋了80%的農戶?!痢廖幕滋N深厚,是贛南采茶戲的發源地,是江西第一個“中國楹聯之鄉”,境內有中國最大的方形圍屋東升圍。
2004年,全縣完成生產總值10.95億元,比上年增長10.2%。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5.20億元,比上年增長4.9%;第二產業增加值1.75億元,比上年增長12.2%;第三產業增加值4.0億元,比上年增長16.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48億元,比上年增長15.9%。全縣財政總收入7640萬元,本級財政收入610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485元。
近年來,××縣委、縣政府對林業生態建設給予高度重視,提出了“生態立縣”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強化森林資源保護管理,大力培植森林后備資源,加快森林生態體系建設,全縣的森林生態得到健康、穩定、快速發展。
一、堅持以資源增長為目標,強化保護,推動森林生態體系建設
一直以來,我們堅持以資源增長為目標,強化保護管理措施,推動森林生態體系建設不斷向前發展,為實現構建和諧新××的戰略目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一)加強林政資源管理。一是嚴格林木采伐管理。堅持以“限額采伐、全額管理”為重點,嚴把木材采伐許可的審批關,嚴禁超范圍、超樹種、超限額采伐,嚴禁在劃定的生態公益林、珠防林、闊葉林保護區內設立伐區。加強伐區的檢查監督,強化源頭管理。改革集體林木采伐生產辦法,取消集體林由林業公司獨家經營的管理模式,堅決取締鄉、村買賣青山和個人承包生產木材的行為,減少資源浪費。二是強化木材流通管理。在提高管理人員素質的同時,進一步完善木材運輸管理工作監督網絡,加大對違法木材運輸活動的查處力度,嚴厲查處各類違法違章木材運輸行為。三是規范木材加工管理。嚴把木材加工廠辦證審批關,制定出一套符合實際的辦證程序。堅決取締生產規模小、加工工藝簡陋、資源浪費嚴重的加工企業。嚴格按照省林業廳、省經貿委、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省中小企業局《關于開展全省木材(加工)單位清理整頓工作的通知》精神,加強了木材經營(加工)企業監督管理,對經營加工單位實行全面監督,分片管理,統一印發加工臺帳,制訂生產計劃,核定年度木材消耗量。使木材經營加工逐步走上規范化、法制化軌道。四是積極開展“開源節流,改燃節能”工作。全面關閉柴炭市場,積極引導廣大農村居民改燃節能,推廣以煤代柴、以氣代柴、以電代柴等無污染燃料,大力推廣“豬-沼-果”生態農業模式,有效緩解了能源性消耗對森林資源造成的巨大壓力,減輕了環境污染。
(二)強化封育管護措施。以國家重點生態公益林為重點,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加強森林資源的封育管護。一是嚴格國家重點生態公益林管理。2001年,我縣被列為全國森林生態效益補助資金試點縣,實施面積達66.74萬畝。為保證我縣森林生態效益補助資金試點工作順利實施,我們結合本縣實際,制訂了《××縣國家重點防護林和特種用途林保護管理辦法》、《××縣森林生態效益補助資金試點實施方案》,嚴格按照定人員、定面積、定責任、定報酬、定獎罰的“五定”責任制及公平、公正、公開的競標原則,擇優聘請專職護林人員。落實管護責任制,簽訂管護責任狀,強化檢查監督,嚴格獎懲,對管護好的鄉(鎮)、單位予以表彰,對不依照責任狀進行管護的鄉(鎮)、單位予以處罰,并在全縣通報批評。二是加強城區風景林的保護管理。制訂了城鎮綠化規劃,印發了《關于對城區風景林及主要公路沿線山場實行封禁的通告》,把縣城周邊第一層山林規劃為城區風景林,實行全封山,進行封閉式培育和保護,配備專職護林員,落實獎懲措施,實行定任務、定山場、定目標、定報酬的崗位責任制度,并定期組織開展造林綠化活動,補植針、闊樹種,提高林分質量和自然抗風險能力。三是強化林業行政執法隊伍建設。通過舉辦業務知識培訓班,開展法律法規知識競賽,實行業務考核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提高執法人員整體素質,增強保護森林資源的技能。并成立了林業執法稽查大隊,加大林業行政執法的監督管理,規范執法行為。同時,在全縣18個鄉(鎮)組建了老年護林協會和村級護林協會、禁山會,充分發揮縣、鄉、村三級民間護林協會組織這一群眾性護林組織的護林作用。四是狠抓護林防火工作。始終把森林防火工作放在森林資源保護工作的首位,全面落實行政領導負責制,強化防火領導責任。采取敲銅鑼、播放錄音喇叭和防火知識光碟等措施,強化防火宣傳教育。加強專業撲火隊伍和兼職撲火隊伍建設,成立了縣森林防火專業撲火隊,深入開展知識培訓,提高撲救火災能力,使全縣有限森林資源得到切實保護。
(三)嚴格林地使用管理。一是放活林地使用權。深化林地資源經營管理改革,建立和完善有償流轉機制,規范流轉程序,打破對林地占而不用、用而不管、荒廢林地的管理模式,保障轉讓、受讓雙方人的合法權益,推動全社會投入到搞活林地上來,充分發揮林地資源在加快縣域經濟發展中的資源配置作用。二是嚴格征占用林地管理。堅持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兼顧、開發利用和保護管理并重的原則,嚴格執行林地使用審批制度,先后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我縣國有林保護工作的意見》、《關于進一步明確林地使用權流轉有關規定的通知》等文件,專門下發文件規范產業開發(果業、中藥材等)征占用林地秩序,要求產業開發必須優先選擇荒山、荒地、稀疏林地,并在嚴格規劃設計的基礎上,報經縣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審核,由林業部門審核后報縣政府審批。從而有效地遏制了無序開發、亂征濫占林地、亂砍濫伐林木的現象,使產業建設逐步走上科學化、規范化、生態化的道路。三是加強對果園戴帽山的管理。為發揮果園戴帽山保土蓄水、維護生態平衡的天然屏障作用,促進全縣無公害臍橙產業的發展,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果園戴帽山管護的通知》,規定凡需開發種果的單位或個人,必須搞好果業開發規劃設計,劃定等高線,保留總山場1/5-1/3戴帽青山,嚴禁“剃光頭”式開發。同時,按照“誰開發,誰綠化,誰管護,誰受益”的原則,加強戴帽山的保護管理和造林綠化,落實管護責任,各果業開發戶為戴帽山保護管理的責任人,嚴厲打擊“剃光頭”開發和破壞果園戴帽山林木的不法行為,從而形成“山頂飄綠帶,山腰果飄香”的生態佳境。四是加大林地資源的保護力度。嚴厲打擊非法占用、破壞林地資源的行為,積極開展清理整頓活動,針對盲目毀林開荒、取土、采石、采礦、修路、建房、侵占生態公益林地等非法征占用林地現象,逐項逐類立案登記,依法從嚴查處。
(四)加大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力度。積極開展野生動植物資源調查工作,對境內的珍稀野生植物進行造冊登記,加強對野生植物經營單位和個人的管理,嚴禁非法采集野生珍稀植物。積極開展“春雷行動”和“颶風行動”等專項整治斗爭,對全縣非法收購、出售和加工野生動物的窩點進行嚴厲查處,并將行動過程拍制成電視新聞在社會上反復播放,起到了很好的宣傳和警示效果。嚴格按照上級要求,停止了全縣所有野生動物經營、加工、銷售的許可證發放,并對現有經營加工戶進行嚴格的資格審查,收回證件重新報上級主管部門審核批準,有效保護了全縣野生動植物資源。
二、堅持以重點工程為依托,創新機制,大力培育和發展森林后備資源
為建設完善森林生態體系,我們在切實保護好現有森林資源的同時,以重點工程建設為依托,創新營造林機制,大力培育和發展森林后備資源。
(一)以社會造林為主體,全面推進防護林工程建設。為加快生態環境建設,我縣在上級沒有資金投入的情況下,不等不靠,多方籌集資金,組織力量,自我啟動了防護林工程建設,在全縣各鄉(鎮)、場大力開展植樹造林、綠化荒山荒坡活動。一方面,通過廣泛宣傳發動,爭取社會各界捐資贈資,大力開展“保護母親河綠色行動”等植樹造林活動。另一方面,深化林業經營管理改革,創新營造林機制,推廣桉樹、速生楊、雜交竹等新品種,按照“誰造林,誰經營,誰受益”的原則,落實經營主體,加快“五荒”和疏林地的合理流轉,大力發展股份制林場和生態林業莊園,有效調動社會造林積極性,帶動公民義務植樹活動深入開展,推動防護林工作建設不斷向前發展。近幾年來,共綠化荒山荒坡10.5萬畝,建立水源涵養林12萬畝,固堤護岸林4.5萬畝,水土保持林9萬畝。
(二)以重點工程為紐帶,推動造林綠化活動深入開展。重點落實三大重點林業工程建設項目。一是全面啟動珠江防護林體系建設。為進一步綠化、美化好東江源頭區的生態環境,完善東江源區森林生態保護體系,給香港同胞送上一泓潔凈、放心的東江水,自我啟動了天然林保護、水源涵養林、水土保持林等珠江防護林造林工程項目。同時,于2001年、2002年實施了國債珠江防護林建設項目工程,嚴格按照項目管理要求,落實“誰造林,誰管理,誰受益”的造林新機制,全面推行招投標制落實經營主體,高標準、嚴要求地完成造林1.35萬畝、封山育林1.95萬畝。二是全面實施退耕還林工程建設。為了進一步改善生態環境,調整農村經濟結構,增加人民群眾收入,于2003年啟動實施了退耕還林工程,全縣退耕還林面積3.5萬畝。特別是為了更好地凈化水質,按照“戶有一蔸竹,村有一個點,鄉有一條線”的規劃要求,重點以濂江河和鎮崗河兩條流域沿河兩岸為主營造黃竹林基地,在美化綠化村莊環境的同時,護堤固岸、凈化水質。三是大力發展商品林基地。通過制訂優惠政策,放活商品林的經營管理權,加大資金扶持、技術服務和信息網絡服務,深入開展誠信生態招商,積極引進外商和境內外民營企業、個私業主投資林業產業建設,拓寬投資渠道,商品林基地得到不斷發展壯大。目前,全縣建立以毛竹、速生豐產用材林為主的各類商品林基地118.8萬畝。
三、堅持以“生態立縣”為指針,立足當前,努力開展林業生態建設
歷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及全縣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縣森林生態環境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森林資源得到了較好的保護,但在生態保護建設中也呈現出了一些問題和不足,主要表現在:
一是我縣農村居民生活水平較低,生產力還不發達,農村能源性消耗仍然是我縣森林資源消耗的重點。二是農民整體素質較差,生態環境保護意識還不高,破壞生態環境的事情時有發生。三是個別鄉鎮水土流失仍較為嚴重。四是經濟發展與源區保護之間的矛盾遠未解決,特別是全面禁伐森林資源、全面關停稀土和其他采礦業,關閉影響生態環境的企業,阻止污染企業進入我縣,每年減少財政收入1億多元。五是由于縣財政困難,源區保護與建設投入資金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許多基礎建設工程特別是防護林工程、防火基礎設施、農村新能源開發、污水治理、防洪工程等基礎建設無法實施。
針對當前林業生態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緊緊圍繞“生態立縣”的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按照“嚴格保護,統一管理,合理開發”的原則,今后重點抓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強化生態宣傳教育。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宣傳標語、生態講座、送戲下鄉等渠道,多形式、多角度、深層次地宣傳國家林業政策、生態環境保護政策及法律法規。宣傳保護建設生態林業的重要意義和措施,特別是要加強中央、省委《關于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森林法》及《森林實施條例》等林業政策、法律法規的宣傳,全面提高全社會愛林護林、愛護保護環境的生態意識,為生態環境保護建設營造良好的人文社會環境。
(二)加強護林隊伍建設。嚴格按照新時期生態林業發展的整體要求,全面加強護林隊伍建設,培育一支業務過硬、組織有力、精簡高效、廉潔奉公的林業護林隊伍。一是進一步發展壯大護林隊伍。按照生態林業建設的要求,通過進一步深化勞動用工制度改革,建立起“競爭上崗,雙向選擇,擇優錄用,末尾淘汰”的勞動用工新機制,聘請護林人員充實到護林隊伍中來。同時,以業務技能、法律法規知識為重點,切實做好護林員的培訓工作,提高護林隊伍的整體素質。二是進一步落實護林責任制,強化獎懲措施,加強巡山護林工作。三是加大森林消防隊伍建設力度,建立健全各鄉(鎮)專業撲火隊伍和兼職撲火隊伍,加強防、撲火知識培訓,提高防撲火能力,全面加大森林生態體系保護、防火和打擊破壞森林資源違法犯罪活動的力度。
(三)推進封山育林工程。把封山育林工作作為生態環境建設的重點工作來抓好抓實。在全面施行禁伐天然闊葉林,保護好自然生態系統的基礎上,準備從明年開始逐步減少商品性的木材采伐,逐年增加封山育林面積。通過搞好規劃設計、資源評估、落實政策措施,帶動全縣天然林的保護、發展,更有效地保護我縣的自然森林資源,增加林木蓄積量,提高森林覆蓋率,改善生態環境。
(四)突出林政資源管理。首先,重點抓好森林資源監測站建設,加強境內森林資源管理的動態監測,隨時掌握資源的消長情況,適時按監測結果調整培育和保護戰略。其次,抓住國家加大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力度的有利時機,按照省、市建立地方性生態公益林的要求,設立縣級生態公益林,通過逐年加大面積,使全縣公益林面積達到152萬畝,占全縣山地面積的50%以上。第三,繼續實施企業上馬先加蓋“綠色印章”的環境保護制度,進一步抓好污染源的清理整頓工作,嚴禁創辦高污染或耗資源型的企業。進一步加大低消耗、無污染、促進生態建設的生態環保型企業的引進和保護、扶持力度,全面降低森林資源消耗和生態環境污染。第四,按照“誰開發,誰綠化,誰管理,誰受益”的原則,抓好果園戴帽山的造林綠化管理,嚴禁“剃光頭”式開發,營造良好的果園生態環境。第五,強化林地管理,嚴格執行國家林業用地管理審批制度,嚴厲打擊各種借產業建設破壞林地等森林資源的違法犯罪活動,切實保護林地資源。
(五)深化林業改革。在全面完成勞動用工制度改革的基礎上,把林業改革推向森林資源更深層次的改革。重點抓好以集體林業為重點的林業產權制度改革。通過明晰產權,減輕稅費,放活經營,規范林地使用權、林木所有權的流轉,建立“產權歸屬清晰,經營主體到位,責權劃分明確,利益保障嚴格,流轉規范順暢,監管服務有效”的現代林業產權制度。切實減輕林農負擔,保護林農的林地、林木產權和收益權,充分調動廣大林農群眾發展壯大林業產業的積極性。此外,進一步深化源頭管理改革,建立健全源頭管理責任制和木材采伐公示制,完善基層林業工作站和森林公安派出所的管理方式,轉變林業工作站職能,強化伐區檢查監督,確保有限森林資源科學利用、永續發展。
(六)積極爭取上級加大對我縣林業生態建設和森林資源保護的投入。在生態移民、防護林、水源涵養林、森林防火及森林資源監測體系等基礎工程建設上,認真搞好規劃設計,科學合理布局,積極爭取國家國債無償資金的扶持。特別是我縣地處南方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具有很多天然的森林資源,植被比較多樣化,森林資源的自然恢復能力強,現只要加以封山育林和進行必要的改造,很快就能成為高產高效的豐產林。為此,建議上級對我縣低產林改造方面給予更多的資金投入,使天然林資源得到更好的保護,推動我縣林業生態建設不斷向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