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強鎮建設工作情況匯報

時間:2022-10-26 11:31:00

導語:經濟強鎮建設工作情況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經濟強鎮建設工作情況匯報

殫精竭慮謀發展同心同德建強鎮

——xxx經濟強鎮建設工作情況匯報

促優扶強、建設經濟強鎮,是省委、省政府為加快貴州農村經濟發展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200*年,我鎮被列為全市首批建設的30個經濟強鎮之一,建強時限為四年*。在市、縣作出關于推進經濟強縣強鎮建設的決策后,我鎮黨委、政府把經濟強鎮作為鎮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點和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來抓,為實施科教興構戰略、開放帶動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譜寫了新的篇章,呈現出較好的發展態勢。

一、強鎮建設的工作效果

綜合經濟實力增強:200*年1-10月,全鎮gdp實現11754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0.5%;財政總收入完成575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3%;農民人均純收入達2458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9%;工業增加值完成1020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4%。

發展后勁明顯增強:以公路為標志的交通建設,以水電為標志的能源開發,以程控交換、移動通訊、互聯網技術為標志的通信發展及城鎮基礎設施建設的不斷改善,為全鎮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增添了強大的后勁。

城鎮化進程加快:通過新區開發和小城鎮建設,城區面積達1.8平方公里,城鎮人口1.1萬人左右,城鎮化水平達37%,比上年增長1.6%左右,現代城鎮的總體框架已基本形成。

社會事業同步發展??萍歼M步:200*年,全鎮科技貢獻率達41.5%,xx茶場的“xxx”牌苦丁茶榮獲全省“優質苦丁茶榮譽稱號;教育發展:全鎮中小學遠程教育工作順利通過了國家教育部、財政部、發展與改革委員會三部委的驗收,義務教育普及率達100%;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實現有效推進了依法治鎮進程。人口、資源、環境協調發展:人口符合政策生育率為97.35%,比上年同期增長0.15%,人口自然增長率為6‰;環境質量明顯提高,達到了市、縣目標責任制考核的各項指標要求;資源得到合理開發利用。衛生、體育、精神文明等其它各項事業健康發展。

一年來,我鎮建強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仍然存在一些的困難和問題。1、經濟總量小、基礎差。農業產業化、工業化、城鎮化和旅游業都處于初級發展階段;我鎮人均gdp、人均財政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與全國平均水平相比差距較大,與市內各建強鎮相比,僅處于中偏下的水平。2、重點項目拉動效應不明顯。一年來,xxx經濟的發展,一是得力于xxx水電站的拉動;二是得力于財政在以公路和城鎮為重點的基礎設施項目上的投入;三是得力于以真誠守信和良好服務抓項目招商。但由于省、市安排到我鎮的重點項目少,使得經濟發展拉動效應不明顯。3、優惠政策的執行和兌現難。省、市、縣雖出臺了強鎮優惠政策,但政策幾乎沒有兌現,主要原因是市、縣對應部門沒有按文件要求放權,部門自身利益較重,條塊分割矛盾突出,部分政策可操作性不強等。

二、強鎮建設工作措施

(一)提高認識,明確目標與加強領導相結合

——提高認識,上下形成合力

今年1—10月,xxx黨委、政府對《中共xx省委、xx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推進經濟強縣建設的意見》(x黨發[2004]6號文件)、《中共xx市委、xx市人民政府關于推進經濟強縣強鎮建設的意見》(市發[2004]6號文件)和《中共xx縣委、xx縣人民政府關于推進經濟強縣強鎮建設的意見》(x黨發[2004]20號)文件內容進行了認真學習,并結合實際認真貫徹意見。通過學習,全鎮廣大干部職工更加明白加快推進經濟強鎮建設就是堅持xxx執政“六風”(即:黨風廉、政風清、民風淳、學風濃、會風好、作風實)目標的具體體現;通過學習,進一步激發了全鎮上下建設經濟強鎮的熱情;通過學習,全鎮上下更加明白建設經濟強鎮是一項長期而又艱巨的工程,必須舉全鎮之力,聚全鎮之能,集全鎮之智,才能變希望為現實的深刻道理。通過反復學習和督促,全鎮上下普遍提高了強鎮建設重要性的認識,理清了發展思路,形成了發展合力。

——制定方案,明確奮斗目標

為使強鎮建設有計劃、分步驟進行,鎮黨委政府從xxx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出發,組織人員深入調研,制定了《建設經濟強鎮實施方案》?!斗桨浮方涙傸h委政府在認真領會建強文件精神后,立足鎮情,反復研究,提出工作思路,擬出草案,展開討論,充分醞釀,經多方征求意見后修改定稿。《方案》立足我鎮強鎮建設的基礎和條件,明確了指導思想、工作任務和奮斗目標,為我鎮強鎮建設繪制了發展藍圖。

——加強領導,實行目標管理

為把建強工作落到實處,年初以來,鎮黨委政府堅持以強鎮建設總攬全局,按照“重點突破,整體推進”的決策思路,圍繞《建設經濟強鎮實施方案》,將事關全鎮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的多項重點工作列為強鎮建設的“重中之重”,納入重點工作目標管理,制定具體的目標任務和獎懲措施,明確分管領導、牽頭單位和參與單位。

——加強督查,確保政策落

一是由鎮建強工作領導小組根據建強考核辦法對相關單位進行年度考核和綜合評價,并接受縣、市建強辦檢查考核和監督;二是實行激勵獎懲制度和動態管理辦法,對連續兩年考核指標達不到目標要求的單位,堅決追究單位領導責任,其單位領導是后備干部的,取消其后備干部資格,該調整的要調整。年度考核全部指標達到或超過考核要求的,除給予集體獎勵外,還對單位領導予以獎勵,對在建強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人員給予表彰和獎勵;三是將鎮建強工作納入鎮直機關、各村委崗位目標管理考核內容,確保扶優促強政策措施落到實處。由于分工明確,責任到位,獎懲嚴格,督促有力,充分調動了各級的積極性,各行各業都為強鎮建設獻計出力。

(二)調整布局,優化結構與財源建設相結合

——調整產業結構,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以農民增收為核心,按照“結構調優、規模調大、品質調好、效益調高”的要求,切實搞好農產品品種結構、農業內部結構和農業區域布局結構的調整,為強鎮建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2006年,我鎮1.6萬畝優質水稻和5000畝優質玉米喜獲豐收,全鎮水稻總計10403噸,戶均達1155公斤,玉米總計5420噸,戶均達601公斤;1.2萬畝優質煙現已入庫186萬斤上中等煙葉;畜牧業發展勢頭強勁。成立畜禽產銷協會,發展養殖大戶832戶,生豬存欄2.7萬頭,出欄3.8萬頭;大牲畜存欄8655頭,出欄1850頭;山羊存欄5230只,出欄8300只;家禽存欄27萬羽,出欄36萬羽;禽蛋產量512噸;肉類總產量4650噸;水產品產量40噸;在郊區建無公害蔬菜基地2個,面積達2000畝;發展苦丁茶基地2個,面積達2194畝,興建了苦丁茶、優質米等農產品加工銷售點。同時,利用農村現代遠程教育手段和各村農民文化技術學校,培養了276名青年農民技術人員和鄉土人才,組建了一支農副產品流通經紀能人隊伍。

——營造寬松環境,促非公經濟發展

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采取有效措施,營造能夠充分激發全民創業熱情的機制、氛圍和環境,努力推動和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增強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的緊迫感和責任感。成立了非公有制經濟辦公室,執行“五放”、“五給”、“五不限”政策,不斷推動我鎮非公有制經濟上規模、上水平、上臺階。截止2006年12月,我鎮共有注冊登記的個體工商戶602戶(其中外商有285戶),從業人員1850余人,注冊資金850余萬元。今年與去年同比增長12.3%。同時,我鎮非公有制經濟得到了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下發《中共xx縣委、xx縣人民政府關于建立構皮灘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試驗區的實施意見》(x黨發[2006]15號文件),將xxx作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試驗區,采取分“三步走”的戰略發展非公有制經濟。

——全面對外開放,做強招商引資

實施“走出去”、“引進來”兩大開放戰略,從政府、企業和民間三大渠道做強對外開放和招商引資工作?!白叱鋈ァ狈矫?,我鎮組織鎮村干部采取參觀考察等方式,到發達地區學習先進發展經驗和管理理念;鼓勵發展后勁足、市場前景好的企業和產品,拓展市場,形成規模。“引進來”方面,出臺優惠政策,營造寬松環境,大力引進人才、項目、資金、信息、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強鎮建設以來,在項目的招商引資方面取得了較大突破,先后引進了重慶客商投資80萬元興建xx磚廠,湖北客商xx投資80萬元興建xx氣體廠,2004年又引進xxx公司投資528萬元興建xxx工程,投資180萬元的xx賓館也落戶我鎮,向上級爭取資金295萬元投入車站建設,爭取國債資金200萬元投入城鎮供水改造工程。

(三)重點突破,城鎮建設與文明建設相結合

——提升城鎮化,鑄造亮麗xxx

城鎮化是建設經濟強鎮的重點,鎮黨委政府立足于“建好小城鎮,服務大電站,謀求大發展”的構想,按照“完善規劃、改善功能、美化環境、提高品位”的工作思路,基本形成了基礎設施完善、功能分區合理的新興小城鎮,有效對接了強鎮建設。目前我鎮建成區面積達2.6平方公里,街道總長5.5公里,形成了“四縱三橫”的鎮區格局,提前完成了規劃建設目標,完成硬化路面5400米,路面硬化率99%,完好率99%;城區自來水普及率100%,日供水能力達2000噸,排水系統完整,管道暢通,運行正常;供電普及率達100%,實施亮麗工程,安裝了高桿燈和120套路燈,集鎮亮燈率100%;新設果皮箱58只,購進大葉香樟樹800多株,補植行道樹333株,綠化街道2000米,鎮區綠化覆蓋率達25%,人均綠地面積5平方米以上;安裝程控電話3000門和ic電話亭,開通移動電話,實現了村村通程控電話,通訊設施得到明顯改善,電話普及率達35%以上;開通農村現代遠程教育網絡體系;實施了農貿市場的兩期整容,占地面積9000多平方米的農貿市場和牲畜交易市場已正常投入使用。

——精神文明與時俱進,思想道德建設不斷加強

全鎮掀起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深入開展公民道德建設活動和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廣泛開展,“以“四在農家”為載體的農村精神文明示范帶創建全面開花,深入農村。2006年圍繞“富、學、樂、美”和鎮黨委提出的“富的路子、學的本子、樂的調子、美的院子”四子工程進一步深化了“四在農家”活動,興建10個常規示范點,3個高規格示范點。

——轉變工作作風,強化服務意識

加強公務員的培訓,提高公務員隊伍的素質,政府機關工作人員堅持樹立“xxx興衰,人人有責”的理念,無論何時、何地都要全身心投入,為國家負責,為人民負責,為自己負責,以一流的工作實績報效祖國、報效人民。全面推行政務公開,積極推行“六個一”工作要求,創建基層滿意的“五有”站所,改進機關作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深入開展,廉政建設責任制進一步落實,政府工作作風進一步轉變,服務意識進一步增強,一切工作都服從、服務于全鎮的經濟社會發展,各級各部門形成了講效率、謀發展、抓落實的良好格局。

——德法結合,社會長治久安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堅持德治、法治相結合,積極開展“四五”普法工作,保持高壓態勢,嚴厲打擊暴力犯罪和盜竊機動車等各類刑事犯罪活動,社會治安秩序良好。為強鎮建設營造了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

三、下步工作設想

為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精神,我鎮明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和工作任務。重點抓好三個方面:

(一)加快發展。按照省、市、縣的發展戰略部署,扎扎實實地推進強鎮建設,擴張經濟總量,提高經濟質量,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二)大膽創新。重點抓好經濟、政治和文化三個文明的創新,沖破發展障礙,創新發展機制,優化經濟強鎮的發展環境,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注入動力。

(三)全面開放。加大“走出去”、“引進來”的力度,擴大重點項目的引入,加強人才、管理和技術的引進,夯實經濟強市的發展基礎,加快小康社會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