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集群發展思考匯報

時間:2022-09-14 09:32:00

導語:產業集群發展思考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產業集群發展思考匯報

分析**經濟發展的經驗,其核心就是思想解放,善于樹立和創造新的思維方式,有勇于謀求大事業的志向和氣魄,并著眼于可持續發展的良性產業結構。以大見小審視我縣經濟發展的首要,就必須從已有的基礎入手,認真研究我縣當今產業構成的內容、特點,特別要尊重、注重縣域產業集群發展,謀求經濟強勁突破是今后一定時期需要著力破解的一大課題。就此提出以下觀點。

一、產業集群是縣域經濟提速發展的主導模式

產業集群是指集中于一定區域內、同類企業和相關聯的上下游企業、相關機構,按照區域化布局、產業化經營、專業化生產的要求,在地域和空間上形成的聚集群體。產業集群的聚合力、分工專業性、協作性和創新力所產生的聚集效應、規模效益和集約投資效益,形成了區域性的產業整體競爭優勢。國內外產業集群化發展表明,這是一種新的經濟理念,是新階段區域經濟發展的一種新趨勢。產業集群之所以能夠引起各級政府和經濟界的廣泛關注,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破解了區域經濟發展一些重要困擾,為增強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提供了一種全新的經濟發展模式。近年來,我縣依托特色產業資源優勢,以園區建設為載體,以項目建設為突破口,大力推進區域產業集群化發展。通過整合資源,培育扶持龍頭企業,創造發展環境,形成了以干紅釀造業、食品加工業、鋼鐵冶煉、精密零件鑄造業等為主導產業的專業定向集中的若干小區,構筑了九大立縣產業的縣域經濟骨架。近年來,昌黎經濟總量迅猛擴張,財政收入連續五年保持六千萬元的增長速度,產業結構的不斷優化,農村從事工業和第三產業的人口占農村人口的40%以上,這都得益于于特色產業的集群化發展。透視我縣支柱產業發展的成效,實質就是產業集群化發展所至。產業集群化發展對整合產業資源,改善產業區域布局,提升產業規模、完善產業鏈、分工協作提高產業的整體競爭實力等展示了強勁的整合能力,彰顯了對拉動縣域經濟發展的巨大活力。我縣產業集群化發展證明,產業集群要具備三個特點:一是基于資源。依托區域資源優勢,挖掘地方物產、人力儲備,開拓能力等資本,這是產業集群發展的基礎。昌黎干紅葡萄酒、糧油食品、玉米罐頭、海產品加工等產業就是依托資源,通過企業加農戶的模式,建設原材料生產基地,構筑產業集群發展的基礎。二是源于特色。篩選出具有集群潛力的特色產業與特色區域,走差異化發展之路。荒佃莊縫紉機零配件產業集群的崛起就是突出特色優勢,通過產業多年的積累和工業小區建設,吸引了國內外同類行業投資聚集。目前,該工業小區內已聚集121家加工企業,年產值1.2億元,產量占全國的80%,形成了“南有東陽,北有后雙”的縫紉機零件產業格局。三是長于聚合。通過區域內專項產業政策導向與政府的引導扶持,促進企業與產業向一定區域集中。如昌黎水產品產業區聚集了捕撈、養殖、加工、冷凍冷藏、物流、營銷等產業要素,為昌黎成為河北省第一海產品養殖大縣奠定了基礎。

二、實現產業集群的發展途徑及條件

基于不同地域、背景和環境而選擇適宜的發展途徑是產業集群發展的關鍵。主要途徑有四種:一是以市場為依托。通過特色產業商品貿易集群帶動生產集群,使集群發展與市場融為一體,良性互動,從而推動產業集群的發展。我縣畜牧養殖產業集群的發展壯大,就是得益于養殖企業、養殖戶分析市場、適應市場和駕馭市場。二是依托資源區位優勢。企業利用同類資源優勢獲得競爭優勢,尋找產業的優勢環節和鏈條,促進企業的聚集。我縣大蒲河玉米罐頭產業依托于地方甜玉米的種植資源,創造出了區位產業優勢。目前,該地區所產玉米罐頭已占全國市場的40%。三是依托龍頭企業帶動。發揮龍頭企業的輻射帶動作用,推動專業市場的發展,吸引相關企業的加盟。頂大食品集團、祿權水產、神騰粉絲、玉龍淀粉、老師傅飼料等企業充分發揮了龍頭帶動作用,推動了我縣農業產業集群戰略的實施。四是依托產業服務和科技體系。圍繞產業建設與發展,相應的服務實體和科技體系所提供的支撐是產業集群發展不可缺失的。這些途徑是實現科學發展,推進縣域經濟跨越式發展客觀、理性、現實的抉擇。我縣在推進干紅產業集群發展的過程中,強化服務體系建設,為此專門設立了昌黎縣葡萄酒業管理局,從而為該產業集群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發展產業集群,必須從各地區優勢出發,采取有效措施,創造和具備相關條件:一是培育主導產業。政府要對一定區域內已經形成的專業性強的產業,認真對待,適時定調,以主導產業予以培育。通過專項產業政策,大力引導扶持,優化產業結構,產品結構,促進產業分工與協作,實現產業的規?;?、專業化、優質化。對此,我們有過深刻的教訓,上世紀80年代在全國曉有名氣的昌黎犁灣河制帽業,其生產規模、生產能力、市場占有率、技術水平都具備了產業集群化發展的基礎和條件,但由于當時政府對這種自發形成的產業集群雛型沒有給予正確的重視和引導,定位不高,沒有以主導性產業予以扶持,導致整個產業的萎縮、消失。諸如此類的教訓還有昌黎的麥芽產業。二是大力培育龍頭企業。扶優扶強一批主業突出、產業關聯度大、核心競爭力強、帶動效應明顯的龍頭企業,推動產業集群的擴張,促進中小企業的協作和配套跟進,這是構筑產業集群的重要條件。通過發揮龍頭企業的引領和支撐作用,還可以組建產業集團,走集團化戰略,做更大的文章,走更遠的路。我縣干紅產業的發展就是借助華夏等龍頭企業作用,帶動酒葡萄基地、制瓶業、橡木桶制造、家庭酒堡、葡萄酒學校、研發檢測中心等配套產業的發展,使昌黎干紅產業建設上了檔次,有了名望。從而也帶動形成了目前擁有31家釀酒企業、5萬畝酒葡萄基地的干紅產業集群。三是實施區域化布局,創建專業化工業園區。把專業化工業園區建設與產業集群培育結合起來,推進工業園區向專業化園區轉化,并制定優惠政策,吸引更多的資本、人才、技術向園區集聚,使工業園區成為產業集群的核心區域和帶動極。目前,我縣業已形成了以省級開發區為龍頭的“一區六園”的經濟布局,干紅產業集群已經形成,食品加工業、冶金鑄業、機械精密件產業、海產品加工業等產業都具備了集群化發展的基礎。要引導有條件的綜合工業園區逐步向專業園區過渡、鼓勵支持同類及相關企業退城進園。這樣做的綜合潛力,對地方政府及企業均有較大利好。以小見大,秦皇島地處京津冀的重要位置,區位優勢顯著。對此,我們要根據自身的基礎,主動地尋找到本區域的產業走向,創造條件向京津冀都市圈和環勃海經濟圈靠攏。

三、產業集群發展的相關啟示

“小規模、大群體”為特征的縣域產業集群,面對著國際、國內的大市場,困境和機遇并存,著實需要以科學發展為統領,需要各級黨委、政府認真籌謀和運作。根據我縣特色產業發展的正反兩面的典型,我們認為有以下幾點啟示值得理性的分析和研究。

1、產業集群作為一定歷史階段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組織方式,需要政策理論、科技和組織支撐。產業集群的發展為破解傳統區域經濟發展的局限性提供了一種新的模式,如何建設好產業集群,真正發揮其獨特的優勢,推進縣域經濟的更快更好發展,著實需要政府、各級領導和經濟界人士的關注與研究,制定適宜于區域產業集群發展的政策措施,為產業集群發展提供政策理論保障。同時,地方社會如何圍繞產業集群發展的需要,在科技、組織等方面作好跟進性的工作也尤為重要。要加快現有科技和組織體系的改革,本著服務、共進、發展的理念,為產業集群提供一整套的支撐體系,這一方面有許多工作要做。

2、要用改革的思維和創新的精神謀劃和發展產業集群。目前我縣部分產業只是具備了產業集群的基礎和條件,或有產業集群化發展的雛型。當前關鍵就是把這些產業引向產業集群發展模式上來,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以創新的精神創出經驗。首先要認真總結近年來縣域產業發展的經驗和教訓,對產業集群要有理性的認識,科學把握產業集群的態勢內涵。其次,加強產業集群發展特點規律的學習研究,結合產業未來發展趨勢,科學規劃、正確引導、扶持、規范產業集群發展。

3、農業產業集群是發展縣域經濟的重要內容。目前我市各縣的主導經濟農業基礎色彩依然很濃。農業產業仍是縣域經濟發展的主流。因此,各級政府在構筑本地經濟大格局的同時,千萬不要忽略農業產業集群建設。以農業和農產品加工為基礎的產業集群,不僅有利于農業資源的綜合利用和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有利于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提升,而且有利于統籌城鄉協調發展,有利于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還可以有效克服農業產業本身的弱點,帶動區域經濟整體發展。我縣產業集群始于農業產業,縣域經濟也必將因農業產業而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