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事業發展匯報
時間:2022-10-23 03:53:00
導語:福利事業發展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位于**省東北部,地處淮河中游,轄三縣五區,總面積5952平方公里,總人口352萬人。60歲以上老年人46.54萬人,占人口總數的13.22%。全市各類老年人社會福利機構(含農村敬老院)床位5351張,僅占老年人口總數的1.15%。近年來,為滿足社會福利服務需求,充分發揮市級社會福利機構的示范和輻射作用,我市在省民政廳的高度重視、關心和指導下,強力推進民政直屬福利事業單位建設與改革,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積極探索內部管理運行辦法,取得了明顯成效。市社會福利院先后被國家民政部命名為“國家二級福利事業單位”;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級文明單位”、“省級花園式單位”。市老年康復醫院被省確定為全省“助醫工程”、“微笑列車”、“明天計劃”手術康復定點醫院。市救助管理站被確定為跨?。ń铀停┚戎?,2006年被授予“全國維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貢獻獎先進集體”,被民政部評為“四五”普法先進集體。
一、科學規劃,加大投入,強力推進直屬市社會福利機構基礎設施建設
(一)抓住機遇,科學定位。2002年6月,因市政建設需要,市社會福利院、市老人休養院等單位需異地重建。我們緊緊抓住這次搬遷機會,精心謀劃,提出了將新建區定位于以建設老年服務中心為主的新思路,走一條由政府牽頭,民政承辦,社會力量合辦,實行市場化運作,產業化發展的新路子。報經市政府同意,重新劃撥土地135畝(為原有土地的3.5倍),項目名稱為**市社會福利服務中心,規劃面積8萬平方米,總投資1.2億元,其中一期建筑面積4萬平方米,投資7000萬元。建設資金由政府補償和建設單位自籌。從2003年9月份起,一期工程陸續開工。
(二)整合資源,解決經費。重建資金除拆遷補償904萬元外,其他均為自籌,與立項規模比較,差距較大。我局曾花大力氣積極招商引資,尋找合作伙伴,以求解決資金不足問題,但由于受該行業的社會福利性質所限,一直未能落實。為使已經開工的建設項目順利進行,我局將局機關和其他直屬單位在老城區的辦公土地和門面房等拍賣變現,籌集資金2500萬元(18畝土地拍賣2000萬元,800平方米門面房拍賣500萬元),另從公墓、殯儀館經營收入,福彩公益金,省發改委引導資金等渠道籌集資金6000萬元,全部用于市社會福利服務中心建設。
(三)從嚴要求,規范運作。整個建設項目嚴格按照規定的程序立項、規劃、征地、招標、施工、審計、決算。堅持不留債務,堅持勤儉節約,沒有動用任何民政其它專項經費。
(四)合理布局,完善功能。我市社會福利服務中心已于2007年6月建成并投入使用。整體工程按照實用、經濟、安全的原則,達到了布局合理、功能齊全,景觀、園林造型新穎?,F已投入使用的設施總建筑面積達4萬平方米,其中兒童福利院大樓床位400張,老年服務中心大樓床位800張,康復醫院大樓床位300張,房間均有空調、暖氣、監控、呼叫、衛浴等必要服務設施,各樓層配有電梯、文體活動室等,服務內容動態性、靜態性俱備,集休、養、療、康、娛樂為一體。
二、擴大規模,改善救助條件,新建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
**市救助管理站系國家民政部確定的全國較大的救助中轉站之一。2003年為適應服務性質的轉變,我局及時對救助管理站設施進行了改造。先后投入180萬元,改建和裝修流浪乞討人員宿舍、餐廳、文體活動室等服務設施4000平方米。近幾年來,流浪乞討人員救助量呈上升趨勢,2007年1—8月份已救助4500人,其中流浪未成年人700多人。根據工作需要,目前已正式啟動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建設工作,政府劃撥土地25.5畝,計劃投資1500萬元,建筑面積1.5萬平方米,床位260張?,F征地和規劃設計工作已完成,今年四季度動工,預計2008年下半年投入使用。
三、創新機制,授權經營,積極探索直屬老年人福利服務機構管理模式
為使新建社會福利服務機構健康發展,擬注入經濟目標管理機制和競爭機制,面向社會公開招聘老人休養院、老年康復醫院和所屬的后勤保障中心等“兩院一實體”的經營管理人員。成立市社會福利服務中心,負責“兩院一實體”的業務協調;負責設施資源的保值和行業項目的爭取;負責經營管理人員的業務監督和履行協議情況監督;負責規范行業服務,維護行業形象。簽訂《責任經營協議書》,經營期暫定5年。目前,“兩院一實體”的授權經營管理人員招標工作已啟動。
四、完善制度,規范管理,提高直屬福利事業單位服務水平
幾年來,省民政廳對加強全省民政直屬事業單位管理與改革工作高度重視,多次下發文件,特別是對社會福利機構的安全管理工作作出嚴格規定,連續多年與市級簽定《安全管理目標責任書》。我市根據民政部、省廳要求,一是在直屬福利事業單位中,推行行業服務規范,印發了《**市社會福利機構服務規范》(細則70條)。二是不斷提高從業人員業務素質,先后舉辦5期福利機構管理、工作人員培訓班,從業人員須經培訓合格后上崗。三是建立安全管理責任制,市、縣(區)、直屬福利事業單位層層簽定責任書,實行“一把手”負責制。落實24小時值班制度。加大安全管理工作督查力度,杜絕了安全事故發生。四是開展創建福利機構示范單位活動,對服務設施的完善、服務程序的規范以及等級護理、康復醫療、安全管理等工作標準進行量化,年底實行考核、評比和獎懲,有力地促進了福利事業單位管理工作的制度化和科學化。
我市雖然在加強直屬福利事業單位建設和管理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與上級要求和兄弟單位相比還存在不少差距,我們將按會議精神和要求,結合本地實際,進一步抓好改革完善,促進我市社會福利事業再上新臺階。
- 上一篇:軍供站和救助站交流材料
- 下一篇:養老機構經驗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