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文明社區工作匯報
時間:2022-12-15 12:54:00
導語:創文明社區工作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建章立制,明確責任。首先,制定了《****區********0-************年社區建設三年規劃》,出臺了《關于加強創建文明社區工作的意見》、《****區創建文明社區工作實施意見》等,確立了以街居組織建設為核心,以健全的創建體制和完善的創建網絡為依托,以社區服務為突破口的文明社區創建工作思路。其次,制訂了《****區創建文明社區活動評分細則》、《****區城市管理規定》、《****區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實施細則》等一套完整的規章制度,將創建文明社區的標準、目標、任務層層細化、量化,真正當作一把手工程抓緊抓實。
****、健全組織,充實力量。區里成立了由一名區委副書記任組長,宣傳、組織、民政等********個部門為成員單位的文明社區創建領導小組,設立文明社區創建辦公室負責指導協調日常工作。從99年開始,堅持每年從區直機關抽調50名年富力強、有一定工作經驗、工作能力強的機關干部下派到各社區掛職鍛煉;同時下派18面街道機關干部先后擔任社區黨支部書記,向社會招聘社區居委會67名,還創新另外街道社區黨建工作機制和活動載體,通過建立兩改三掛領導機制、三選一兼用人機制、一會三員工作機制,開展爭創學習型、創新型、實干型街道社區干部的系列活動。
3、總體規劃,一點帶面。為整體優化社區資源,將49個居委會撤并為4****個社區居委會,并將物業管理公司、單位居民納入其中,形成了板快型、小區型、單位型三類典型社區。今年,****區被評為全國社區建設示范區,解放路社區被評為全國文明社區示范點,全區已有33個社區基本達到省社區建設示范社區標準。
二、強化教育,廣泛動員,形成全民參與的共建局面
1、加強教育引導,激發參與熱情。先后印制宣傳單近10萬份,分發到每戶居民家中;市區新聞單位開辟專欄創建文明社區活動進行廣泛深入的宣傳;宣傳部門及時報道創建中的好人好事、新經驗、新做法,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使創建文明社區工作家喻戶曉、深入人心。以********多所市民(職工)文明學校、業余黨(團)校為主陣地,有針對性地對市民進行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朔造江西人新形象的宣傳教育,采取知識講座、圖片巡展、文藝演出、知識競賽等一系列生動活潑、形式多樣的社區教育,普及文明知識,倡導文明新風,寓教與樂,寓教于文。圍繞《贛州市市民文明公約》、《贛州市市民行為規范》,區委宣傳部、區文明辦組織了同創文明社區共建文明城市萬人街頭宣傳日活動,將《公約》、《規范》印制成文明手冊分發到市民手中,書寫上墻,圖文并茂地闡釋具體要求,并結合道德建設十大新人新事、十大道德標兵評選和公民道德組歌傳唱、道德文明電視知識競賽等活動的開展,讓市民對《守則》、《公約》等道德規范、文明知識耳熟能詳,自覺養成良好的行為規范。
****、強化組織協調,形成創建合力。目前,全區已建立4個街道黨建工作協調委員會、4****個社區黨建工作協調委員會,聘請了****61名街道、社區黨建工作聯絡員,108名街道、社區政治理論輔導員和167名街道、社區社情民意督察員。并且組織駐地部隊、駐片單位、片內學校與個社區簽定《結對共建責任書》,雙方按照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就近共建的原則結成共建對子。注重發揮社區內老黨員、老教師、老工人、老科技工作者、學有專長人員和大中專院校師生、中小學生的骨干作用,組建了社區志愿隊伍、社區文體活動隊伍和科普宣傳員隊伍,各街道辦事處成立了社區志愿者服務總隊,居民小區建立了相對固定的48個分隊,社區每年開展志愿服務活動1****0次以上,參加人員達萬余人。
3、以四進社區活動為龍頭,拓展共建空間。自開展四進社區活動以來,全區建有科普文化長廊1****條,科普書屋33個(其中高標準的8個),科普示范學校****所,科普示范基地****個,社區科普書籍****萬余冊,科普光盤1****余塊,科普掛圖15套,1****%的社區居委會建有科普黑板報,并定期出刊。依托社區資源,市、區文化、體育、教育等部門興辦各類文藝體育組織560多個。市音協、舞協、作協的百名文化、藝術家組成了社區服務隊伍,與我區4個街道辦事處簽定了共建社區協議,培養460多名社區文藝骨干,創作了大量反映社區生活的作品。取體委通過舉辦體育進社區全民健身周展示會,組織大小型活動11次,參加人數達56****余人。在法律進社區,道德進家庭活動中,四五普法講師團深入各社區開展法制宣傳教育46場咨詢點,散發宣傳單,送法上門、服務入戶,并進一步完善了148法律服務臺和法律援助中心制度,積極為社區弱勢群體提供法律幫助;區法院把一些典型案件庭審搬進社區。取衛生系統將預防、醫療、保健、康復、健康教育等融為一體構建社區衛生服務網絡,僅********1年就以戶為單位建立健全檔案****.43萬份,出健康宣傳專欄67期,舉辦健康教育講座41次,義診3****次,優惠服務3萬人次,優惠金額近6萬元,并籌資50余萬元將城區3所地段醫院和13個分支醫療機構全部改建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社區衛生服務站,每個服務站都配備了37名全科醫生和護士,分別負責****3個社區居委會、13萬名社區居民的衛生服務,初步建立了低消費、廣覆蓋的社區醫療衛生體系。
三、與時俱進,完善社區功能,打造適應現代城市的文明家園
1、構筑了社區優美環境。一方面注重搞好高標準的社區基礎設施建設,美化優化環境。********1年以來籌資80萬元對全區****4條小街小巷全面進行路面硬化和改造,目前城區路面基本實現硬化;同時采取見地栽綠、空地造綠、造地生綠措施,城區四大公園、一個廣場全場拆墻透綠,向外開放,增加居民休閑娛樂場所,全區城市綠化覆蓋率、城區綠地率和人均公共綠地面積分別達到30.0****%、****7.98%和60****8平方米。另一方面注重搞好社區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區政府墊付1****萬元確保了首批星光計劃項目的順利實施,全區33個老年人活動場所全部設置四室一校一中心,即文體活動室、圖書閱覽室、會議室、談心室、文明市民學校、社區服務中心。
****、搭建了多彩的社區文化舞臺。據統計,我區有群眾業余文體組織近50個,社區文化活動每年多達4****余場,3****0多個社區活動點吸引了15萬人次相對固定地參與各類文體活動,占城區人口的70%以上,文化網絡呈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新格局。
3、營造了祥和、安定的社區氛圍。在文明社區創建中,我區在社區居委會全部實行一區一警或一區多警,一警多能,責任到人,一包到底的社區警務機制,社區民警兼任社區居委會副主任,并進一步完善110報警和街道巡邏快速反應的社區控制體系,建立去義務治安聯防員和樓棟長為成員的防范、治安、民調三位一體的社區治安防范網絡體系,設立調解熱線,群防群治隊伍晝夜巡邏,形成了院們有人坐崗,門棟有人關照,糾紛有人調解,失足有人幫教的良好局面,糾紛調解成功率1****%,確保了社區的安全穩定。目前,有6個小區被評為省級安全文明小區。
4、建立了優質的社區服務體系。全區已建立便民服務網點達5****多個。贛江街道運用現代科技建成的智能化社區服務中心為居民群眾的醫療、康復、再就業、社會保障、家政服務等提供一站式親情服務,受到群眾的歡迎。其次是拓寬了服務領域,社區服務的對象已由過去的面相殘疾人、優撫對象、特困人群的服務,擴大到面向社會全體居民的社會化服務;社區服務的內容已從小型、分散、以拾遺補缺為主的服務發展到包括醫療康復、社會保障、家政服務等****0多個服務領域;第三是吸納了大量人員就業,通過拓展社區服務領域,建立下崗職工人員登記制度,積極創造就業機會,先后安置下崗職工3****0多名,占社區已登記下崗人員的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