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工作匯報五
時間:2022-01-29 11:26:00
導語:醫院工作匯報五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7月下旬,醫院選派我和顧平同志到四川綿竹幫助災區醫療恢復重建,在近三個月的時間里,我和顧平在災區克服了種種困難,順利完成了這一次援建任務,回顧整個援建過程,我作如下簡要匯報。
第二批江蘇省對口支援綿竹市醫療援建確定無錫市對口支援漢旺鎮。漢旺鎮是5.12大地震綿竹市的重災區,地震導致漢旺人民醫院及漢旺鎮衛生院建筑完全倒塌,職工遇難及受傷多人,醫療設備設施完全被毀,漢旺鎮武都衛生院在地震中也受到重創,所有醫療用房均成為危房,醫療設備損毀嚴重,地震后三家單位均只能在帳篷里開展基本醫療服務。這三家醫院由我們無錫醫療分隊援建,我擔任隊長,隊員共有5人,我和顧平醫生來自四院,其他三名來自二院和中醫院,隊員中外科二位、內科三位,大家都有良好的專業基礎和援助災區的
熱情。
7月23日起,醫療分隊全面援助三家醫院,結合各醫院震后規模和實際工作需求,我將隊員分配如下:二院兩位醫生支援武都衛生院,顧平和中醫院的高楓醫生支援漢旺鎮衛生院,我支援漢旺人民醫院。在帳篷醫院里開展醫療服務,條件相當艱苦,又是炎炎夏日,衛生條件差,消毒隔離制度難以實施,藥品也都堆放在帳篷里,輔助檢查方面:武都衛生院只能檢測血、尿常規和末梢血糖,漢旺鎮衛生院能多測一項糞常規,而漢旺人民醫院僅能檢測末梢血糖。武都衛生院設有一間門診清創室,器械消毒和無菌覆料的存放是個難題。武都衛生院每日平均有50到60多的輸液病人,漢旺鎮衛生院輸液病人每日有10到20人,漢旺人民醫院在我剛到時都沒有輸液病床。在帳篷內空氣、床鋪的消毒,避免患者之間的交叉感染都是問題,就在這樣的條件下,我和隊員們克服了一個又一個困難。針對漢旺人民醫院帳篷醫療點基本診療設施奇缺、醫務人員亟待培訓的現狀,我與院領導協商后組建了漢旺臨時醫院。7月24日、25日,我和該院職工一起先后從醫院廢墟中整理出7張舊病床,在東汽運業公司帳篷內分別布置出臨時門診部、輸液室(臨時住院部)、治療室、藥房、清創間等基本診療設施,并添置了部分常用藥品、體溫計、血壓計、聽診器、紫外光燈、處方、病歷記錄等必備診療物品。同時在瀘醫附院醫療救援隊員的團結協作下,臨時醫院很快運行,較好滿足了當地群眾的就醫需求。在基礎條件稍好一點的武都和漢旺鎮衛生院,在帳篷內,我和顧平等隊員協商討論后,結合實際條件,讓他們開展了一系列援助工作:每天帶領當地醫生查房,就重危病人進行病例討論,利用一切可用條件盡最大能力進行救治;門診對診斷后用藥情況嚴格把關;每周以小講座形式對當地醫生進行培訓;對醫院目前所缺藥品,器械進行統計,努力尋求多方援助;建立會診制度,遇到復雜、危重的專科疾病,請??漆t生會診(曾有兩次,接到求助電話后,我請了顧平醫生和中醫院的高醫生頂著酷暑到帳篷病房分別為一位昏迷患者和下壁心梗患者會診,另有一次我拿了一位兩次膽道手術后反復感染患者的病歷資料請總隊專家會診,及時為患者排憂解難)。在組建后的漢旺臨時醫院,我幫助該院地震后外科僅存的一名55歲的老醫生一起為患者清創、縫合,換藥,極大的減輕了該醫生的負擔。以上這些艱苦的情況一直持續到8月底9月初。
隨著武都板房安置區及板房醫院的建成,援建工作又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8月底9月初,三家帳篷醫院先后搬入板房。9月6日,三家醫院整合,新的“漢旺鎮中心衛生院”正式成立運營,醫院坐落于整個綿竹市最大的板房區,附帶周邊地區,服務人口達5萬多。醫療分隊剛到板房醫院上班時,就發現了散發流感患者,適逢學校開學之初,板房區人口密集,衛生條件差,很容易爆發流行,在總隊領導的指導下,我和顧平等4名醫療隊員在醫院辟出了發熱門診專區,負責監督醫護人員做好發熱門診,疑似病人的隔離、登記、住院觀察等工作,很好的配合了疾控和衛生監督隊員做好了甲乙型流感的防控工作,杜絕了疾病流行。
萬事開頭難,板房醫院科室的設置、布局,病區護士站、治療室的布置、醫療垃圾廢物的處理、無菌物品的消毒、存放,各項規章制度建立,都亟待解決,一切工作都在摸索中進行,天池鄉衛生院又請求支援一位內科醫生,我將顧平派去了。與此同時,我和隊員們多次商討如何協助醫院職工盡快地開展全面的醫療服務,同時又確保醫療安全。首先,我將隊員分內、外科兩組和病區醫生每天一起查房,遇到重病患者進行病例討論,把好醫囑用藥關,術前討論關,術后加強觀察、調整治療關,指導他們提高病歷書寫質量。其次,在總隊領導的指導及外借宿遷、揚州三位護理骨干的協助下,對全院科室的設置、布局,病區護士站、治療室的布置等進行了大調整。在短短三天時間內,實現了內、外科分病區,男女病人分房間,醫療垃圾廢物分類處理,護士站、治療室重新布置,輸液器、治療用藥等由地上擱板搬上了桌面和柜子里,換藥室手術器械重新清洗、消毒(并建議各類無菌包采用干保存法),紗布、覆料、棉簽、石膏繃帶、手套等分類存放;搶救室,發熱、腹瀉門診單獨設置;各科室、病區、病室等在醒目位置設立門牌,設立路標方便患者就診,各項規章制度建立并上墻,整個醫院面貌煥然一新,順利通過了9月18日衛生部的考核。所有的工作都是隊員們在不耽誤醫療工作的前提下,和該院職工一起搬病床、搬桌椅、搬診療器具,既當醫生又干苦力的情況下完成的,該院醫護人員對此實在過意不去又十分感激。在天池鄉衛生院,顧平幫助他們開設了門診和輸液病房,協助配備了常用藥品,基本滿足了板房安置區群眾的醫療需求。
在業務開展和人員培訓方面,我們除和本院醫生一起診治病人、規范診療用藥外,還進行了一系列院內、科內學術講座(如顧平作了“腦卒中的防治”、“眩暈的診斷與鑒別診斷”、“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我作了“急腹癥的診斷與處理”),外科方面我和二院的周云海醫生指導并協助他們進行了一系列手術、開展了一些新技術(如腹腔膿腫切開引流,膽囊切除、膽總管切開取石、T管引流術;腹股溝無張力疝修補術;甲狀腺次全切除術等)和指導圍手術期管理(我們曾搶救了一例化膿性闌尾炎術后第二天,突發陣發性快速房顫并心絞痛的老年女性患者),多方面使該院醫生的專業技術、三基水平得到了有效提高,使醫院的診療水平大大超過了震前。我和顧平等隊員所做的一系列開創性卓有成效的工作得到了支援單位由衷的肯定和贊譽,也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在援川兩個多月中,作為隊長,我努力協調好隊員們工作、生活以及和監督、疾控隊員,援建單位領導、同事一起相處等多方面的關系,凡事多為隊員考慮。大家團結一致、相互關心,克服了生活上一個又一個困難,大家戰高溫、斗酷暑,與暴雨、雷電、狂風等惡劣天氣作斗爭,與蚊蟲叮咬作斗爭,先后住帳篷、搬板房,5名隊員先后腹瀉、感冒,部分隊員牙齦腫痛、皮疹及雨天滑倒跌傷,但困難與疾病磨練了我們的意志,全體隊員時刻把災區百姓的醫療需求作為首要任務,做到了不辜負領導的殷切期望,圓滿完成了這一次援建任務,也為下一批隊員奠定了扎實的工作基礎。在送走先期隊員返錫之后,隊長留守期間,我仍關注外科醫療安全,并和其他隊長一起,為下一批隊員準備好了床鋪和一些生活用品,到達營地后把他們帶到板房醫院宿舍,向他們介紹了醫院基本情況、目前開展工作的現狀,生活中的一些注意事項等等,順利完成了交接工作。
成績只能代表過去。我十分感謝醫院領導給了我這一次鍛煉機會,讓我有幸深入災區為百姓提供醫療服務,同時也讓我接受了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我將不斷努力,在平凡的崗位上踏實工作,銳意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