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賄賂整漢工作匯報

時間:2022-02-25 11:27:00

導語:商業賄賂整漢工作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商業賄賂整漢工作匯報

根據建設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在5月24日全市工程建設和交通領域治理商業賄賂工作會議后,我們按照"有序推進、有效促進"的總體思路和自查自糾、查辦案件、健全機制"三同步"的總體安排,全面啟動專項治理工作。下面,就3個月以來的工作情況和下一步工作打算,作一個簡要匯報。

一、主要做法5月下旬,專項治理工作啟動以來,我們著力圍繞自查自糾,開展各項工作。主要抓了"三個到位":

(一)抓思想認識到位

經過對"*"建設管理任務的分析,我們感到:一方面,同"九五"、"*"相比,這一輪發展,不僅任務重、時間緊,而且難度大、要求高,特別是"兩個400",工作十分艱巨;另一方面,建設交通行業承擔著服務市民群眾、保障城市運轉的基本職責,公益性強,公權集中,公眾關注,一旦發生商業賄賂,必然侵害公平競爭和公共利益。開展專項治理,既關系黨風、政風、行風,更關系各項任務能否順利完成,現實性、緊迫性很強。

(二)抓領導責任到位

建設交通兩委成立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建立例會制度,多次召開黨委會和領導小組會議,研究工作思路方案。黨政領導還分別主持或參加相關部門、單位、企業和區縣建設交通委負責人座談會,深入調研,分析典型案例,推動了治理工作。各單位也建立了黨政主要領導負總責、相關部門參加的領導和工作班子,形成了一些好的做法:鐵路局按工務、采購等條線明確了領導責任制,長寧建設交通委班子成員分別對口一個聯系點,城建、地產集團建立了領導與分管部門、重點崗位相關人員談話制度。

(三)抓方案措施到位

結合行業特點,重點研究制定了"一個方案"----總體實施方案、"二個意見"----自查自糾工作和嚴肅查處商業賄賂案件的實施意見,廣泛征求了區縣、歸口管理單位和行業協會的意見,統一把握治理重點,并多次專題研究,確定治理商業賄賂的目標要求、基本原則、工作重點、實施步驟和保障措施。目前,方案措施正在穩步推進實施,自查自糾的第一階段任務----調查摸底,已基本完成(分四階段,接下來是深入查找、分類處理、評估驗收),正在匯總、分析中。

二、工作特點

針對工程建設和交通領域商業賄賂治理"三多"(涉及單位多、人員多、環節多)的情況,加強探索,體現了三個特點:

(一)堅持統籌聯動

積極探索"三個聯動"機制,擴大工作覆蓋和延伸。一方面,充分發揮市和區縣建設交通委兩級管理的體制優勢,按管理權限,明確各自對全市在建項目自查自糾的工作范圍和對象,實現了市、區聯動。另一方面,除了系統44家單位外,將領域內承擔重大建設管理任務的企事業單位、相關行業協會和專管園區等64家單位納入工作范圍,實現了內、外聯動。同時,主動加強與檢察機關、國資部門、區縣政府等橫向單位的信息溝通、情況交流和工作聯系,整合資源,形成合力,實現了左、右聯動。

(二)突出重點治理

把工作著力點放在三個方面。一是重點領域。包括:工程建設、土地使用權出讓、房地產交易和房屋拆遷、市政公用事業項目特許經營和養護、綠化苗木采購、交通運輸經營和維修。二是重點環節。包括:項目招標投標、承包發包、材料設備采購、預算決算、質量監督、竣工驗收等易發點,特別是招標投標和承包發包。三是重點對象。包括:公益性強、具有自然壟斷性質的企事業單位;掌握行政審批、許可和執法權的執法類工作人員;公權力和自由裁量權大的機關工作人員;為獲取項目承包、特許經營、采購供應、拆遷補償等不當利益的從業單位和人員。

(三)加強協調服務

由于此次治理工作的范圍覆蓋了建設和交通領域,對協調、指導、服務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們從培訓交流、督促檢查、信息溝通、工作示范等環節,強化了這方面工作。針對政策問題、操作辦法,以及自查自糾中面臨的新情況,分批組織培訓、座談、交流,深入重點單位和項目現場指導,建立督辦機制,及時解決工作推進中的實際問題;針對上情下達、下情上達的需要,建立信息網絡,依托網站設立專欄,編發信息14期,匯編印發2期學習資料集。

三、排摸情況

按照"全面覆蓋、不留死角"的工作原則,我們在機關、事業、企業"三類單位"的層面,對全市在建項目、建筑企業的底數進行了調查,對2001年以來的行政審批、許可、處罰和案件情況進行了梳理,關鍵是明底數、查問題、找漏洞、摸線索。此次排摸工作,主要涉及到三方面重點:

(一)全面排摸了在建項目涉及單位和企業

將全市在建項目和具有建設工程相關資質的企業全部納入自查范圍,做到項目和企業"兩個全覆蓋"。在此基礎上,專門設計下發在建項目不正當交易行為自查情況表,要求相關單位,重點圍繞招投標、承發包、采購、竣工驗收等10個方面開展自查。

(二)全面排摸了行政機關及相關管理單位

以行政審批、許可、處罰項目為重點,設計下發自查情況表,要求各行政機關、相關管理部門,在承發包交易、招投標活動中有無違規行為等9個方面開展自查。初步統計,此次自查涉及行政審批項目8萬多個、行政許可項目30多萬個、行政處罰項目近19萬個,其它行政行為11萬個,基本做到全面摸底。

(三)全面排摸了涉及賄賂案件的基本情況

以信訪案件梳理為抓手,設計制作案件情況調查分析表,對2001年以來工程建設和交通領域有關案件,從信訪件數和內容,案件總數和性質,涉案人數、部門和環節等方面,全面調查、梳理、分析。據統計,共自查涉及賄賂案件總數149件(查結118件、在查9件),涉案金額2700多萬元。其中,行賄件與受賄件之比約為1:6,招投標、承發包和采購案件占37%。全面排摸工作,為掌握現狀情況和存在問題,提供了寶貴的第一手資料,也為下一步有針對性地建章立制、促進建設交通紀檢和建筑業管理工作,打下了基礎。在排摸過程中,我們注重查、糾、建并舉,推進了"三個結合":

一是查管結合。在設計相關表格時,包含了基礎管理信息,通過自查,全面掌握在建項目和從業企業情況,完善了基礎管理信息。在自查過程中,將治理工作與加強市場管理、改進政風行風、建立懲防體系結合起來,同步推進。建工集團對施工分包隊伍開展誠信等級考核,做到優勝劣汰。

二是查糾結合。比如:針對近期信訪中反映的對招投標工程程序不合理的問題,進一步完善公正度評價制度,提高列入評價范圍的工程項目比例,同時理順市區關系,完善工作流程;針對建筑業管理基礎信息相對于市場管理存在一定滯后的問題,及時采取多種措施,加以改進完善。

三是查建結合。比如:在資質資格管理方面,進一步完善了審查審批環節的制度和流程,對重要崗位實施輪崗和AB制,減少自由裁量權;在工程量清單方面,對投標人確定、投標報價等社會關心的問題作了進一步規定,對評標專家管理、工程量清單招標軟件等問題,也落實了新的措施。松江區建立了每標必評機制,現代集團把對業主的獎勵實施統一管理。

四、存在問題

從總體來看,經過近3個月自查自糾,工程建設和交通領域的商業賄賂治理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主要表現在:對正常業務活動與不正當交易行為的界限得到了進一步明確;對存在問題、易發環節、易發崗位、問題成因等有了更加具體的認識;對有關薄弱環節的針對性措施正在同步落實中;結合治理工作,我們對黨風廉政建設向行業和領域拓展延伸進行了積極探索;同時,也排摸出了一定的案件線索。通過自查自糾,發現的一些共性問題,需要足夠重視:

(一)商業賄賂易發環節中項目承發包居于首位

排摸情況表明:項目招投標、項目承發包、材料設備采購、項目預決算、項目竣工驗收,是工程建設領域商業賄賂的6個易發環節。從"*"期間工程建設領域案件來看,422件案子中,行賄、受賄案件共384件,占總案件數的91%,工程發包、基建發包案達到270件,占總數的64%。有關問卷調查認為,工程建設和交通領域最容易發生商業賄賂的環節排在前三位的是招投標、承發包和材料設備采購,均超過82%。這些案例的主要特征是:發包單位管理人員利用職務之便,索要和收受施工單位回扣、賄賂;承包單位工作人員為承攬工程,以各種名義向發包單位管理人員提供回扣、賄賂及其它好處;承包單位將承包工程項目轉包給他人,或將工程肢解后分包,從中收受賄賂;發包方指定施工單位,令承包方將工程轉包給被指定方,從中收受被指定方的賄賂等。

(二)擁有資源配置權力的管理人員仍是賄賂侵蝕重點

2001年至2006年4月,工程建設和交通領域行賄受賄416件案例中,涉及政府公職人員和相關管理單位人員73例,約占17%。有關調查問卷認為,行政審批機關應成為專項治理重點對象的比例占70%。雖然政企分開、政事分開后,政府管理部門從直接管理變為間接管理,但從案例分析,具有行政審批權、許可權、處罰權及其它公權力的部門、單位或人員利用職權,參與或干預企業事業單位經營活動、謀取非法利益、索賄受賄;玩忽職守,不積極履行管理職責,放任、縱容甚至包庇搞不正當交易的行為仍時有發生。其原因主要在于自由裁量權缺乏具體細化制度;權力相對集中的崗位缺乏對權力運行制約機制,同時,也有制度不完善或執行不力等問題。

(三)小型工程項目建設存在管理薄弱環節,往往容易引發商業賄賂等腐敗行為

主要集中在四方面。一是投資在200萬以下的項目。由于管理幅度、方式差異和認識問題,管理還比較薄弱。上海鐵路局今年小項目就有685項,涉及施工隊伍354支、資金1.8個億。近年來,涉及商業賄賂的案子很多發生在這些容易被忽視的小項目上。二是農村公路建設管理項目。"*"期間,農村公路投資占整個市政公路投資55%。按照有關規定,農村公路由各鄉鎮負責建設和養護,但目前規范化管理明顯不夠,缺乏管理法規規定、穩定的資金來源和專門機構、人員,監管方面更有大量工作。三是區域內重點項目、實事項目。較多的,如:教育項目、菜場改造項目等,由于在工期上比較緊,容易出現不規范操作。四是與工程建設項目相關聯的其它小型項目。如:土方工程、市容整治項目等,由于不是主體項目,往往通過指定承包商形式操作,容易產生商業賄賂,近期就有2個這樣的案例。

五、下一步主要工作

總體考慮是:在前階段排摸、分析基礎上,堅持邊查邊糾、邊查邊建,按照工程建設和交通領域商業賄賂治理總體實施方案安排,有序轉入下階段工作,確保這項工作穩步推進,確保通過治理促進紀檢和建設交通工作。

(一)深化自查自糾工作

一方面,深入查找突出問題。對調查確定的需要進一步排摸的突出問題,深入查找利用職權謀取非法利益行為,查找監管薄弱環節和漏洞,查找商業賄賂線索或案件。另一方面,針對典型案例進行深入剖析。對自查自糾第一階段排摸出的案件線索,加大查處力度。同時深入剖析,舉一反三,推動領域自查自糾工作深入發展。同時,認真進行分類處理和整改。對自查發現的不正當交易行為問題,按照查、糾、建并重原則,分類處理、整改,依紀依法,實事求是,予以區別對待。

(二)嚴肅案件查處工作

一是梳理重點案件。對*年以來領域有關商業賄賂案件,分析規律,查找原因,做好案例整理、統計和報送工作。二是拓寬舉報渠道。結合招投標公正度評價、群眾反映和信訪投訴舉報,敦促有關單位和個人主動交代,并進一步拓寬社會舉報渠道。三是加強協同配合。主動加強與司法機關的溝通,共同梳理歷年來工程建設領域與商業賄賂有關的案件,定期溝通正在偵查的案件情況,形成合力,及時發現、應對傾向性和共性問題。

(三)加強長效機制建設

一方面,深化完善建筑建材業管理體制改革。進一步完善工作流程和機制,推進全市統一的受理服務平臺建設;指導、協調、推動區級服務平臺與市級平臺的銜接;積極探索以建設項目為主要對象的行政執法新思路、新模式。一方面,完善相關管理制度與方法。制定招標投標監督管理辦法,在工程量清單招標、評標專家管理、標后評估及公正度評價、招標機構規范等方面進一步落實措施。針對分包市場存在的問題,推行《建設工程合同備案管理辦法》,規范業主行為。此外,完善效能監察制度。制定完善加強建筑建材業管理行政效能監察工作意見和有形建筑市場行政效能監察暫行辦法兩個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