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義務教育發展職業教育匯報
時間:2022-06-16 10:24:00
導語:教育局義務教育發展職業教育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教育工作,堅持把教育事業放在落實科學發展觀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高度來抓,推進教育均衡發展,基礎教育整體水平有了明顯的提升。19*年實現了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的目標,20*年又通過省政府的“雙高普九”評估驗收。但我們也清醒地看到,*市的義務教育和職業教育發展仍然不平衡,農村還存在相當數量的薄弱校,城區優質教育資源也十分有限,難以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日益增長的需求。因此,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新修訂的《義務教育法》和《*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決定》、《*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職業教育發展的實施意見》,加快職業教育發展,加快建立更具公益性、義務性、均衡性的義務教育體系,確保在2010年前基本實現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奠定堅實的人才基礎。主要抓好下面四項工作:
一、完善投入保障機制,逐步推進辦學條件均衡
目前,*市義務教育階段生均教育費和生均公用經費預算安排已達到全省平均水平之上,但還不能滿足教育發展的需求。為此,我們將按照*市的要求,在20*年前中小學生均公用經費小學達到100元以上,初中達到250元以上,今后還要逐年有所增加。在此基礎上,建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專項基金,重點扶持薄弱校改善辦學條件,推動農村寄宿制鄉鎮中心小學和“四有”初中校建設。繼續抓好教育布局調整、資源優化工作,根據農村生源逐年減少的情況,繼續調整撤并農村中小學校,提高農村中小學辦學效益。建立農村中小學危房改造投入長效機制,將危改經費列入財政預算,設立專戶管理,確保每年新增危房得到及時改造和修繕;對已經立項的危改工程項目,積極落實資金投入,確保按期完成。同時,進一步加快農村教育信息化建設步伐,爭取在20*年年底前,實現*市提出的中小學多媒體、網絡教室的配置目標,扎實推進農村現代遠程教育,切實提高農村中小學的教學質量和效益。
二、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推進教師資源合理配置
根據省政府制定的中小學教職工編制要求,結合*市城鄉中小學生源和布局情況,統籌城鄉教師資源配置。中小學教職工編制原則上按班生數比配備,農村邊遠地區學校根據實際情況按班級數比即1:1.5配備教師,以保證教學工作的正常開展。合理調整城鄉中小學教師配置,切實解決部分學校教師不足及整體水平不高的問題。落實教師繼續教育的經費投入,按教職工年工資總額的1.5%-2.5%核撥教師繼續教育專項經費,確保教師繼續教育工作健康發展。提高農村教師待遇,繼續實行農村邊遠地區中小學教師補貼制度,對經濟欠發達地區的*鄉及*鎮、*鎮的部分學校教師每人每月發給崗位津貼50元,今后隨著財力的增強,再逐步提高津貼標準和擴大津貼范圍。鼓勵和引導新分配的畢業生到農村中小學任教,對到農村任教的畢業生繼續實行到崗工作第一年直接享受轉正后的工資待遇。積極實施教師輪崗交流制度和骨干教師幫扶工作,切實提高農村學校教學水平。
三、落實扶助機制,保證困難群體子女享受義務教育權力
進一步完善資助家庭貧困學生就學制度,設立中小學貧困學生救助金專戶,從城市教育費附加、學雜費、人助金中劃出一定的比例,專項用于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就學。繼續貫徹落實特困學生“兩免一補”政策,落實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免交學雜費政策和殘疾學生“三免一補”政策,確保沒有一個貧困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輟學。完善農民工子女進城就學工作,簡化農民工子女入學手續,使農民工子女100%入學。重視做好學習困難學生和厭學學生過細的思想工作,重視做好單親家庭子女、農村留守子女等特殊家庭子女以及農民工子女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建立檔案登記、結對幫扶和應急救助機制,幫助他們健康成長,完成義務教育階段學業。
四、優化布局結構,大力發展農村職業教育
統籌規劃中等職業學校的發展,優化職業學校布局結構,提升職業學校服務“三農”的整體水平。積極推進“雙證”教育,按照職業崗位要求,加快職業教育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改革,實現學歷教育和職業資格認證教育結合。大力推廣“訂單教育”,通過“校企聯辦”、“訂單培養”、“彈性學制”等有效手段,推動農村勞動力向二、三產業轉移。鞏固*職專作為省級重點職業學校的地位,教師職稱職數在省定標準基礎上向上浮動30%;積極聘用企事業單位工程技術人員和有特殊技能人員到*職專擔任專、兼職教師,其工資由財政按學校教職工的平均工資予以核撥。多渠道增加對職業教育的投入,每年市財政從城市教育附加費中抽出不低于20%比例的資金用于實訓基地建設、校舍建設、設備添置等。同時,要求企業按照職工工資總額的1.5%—2.5%提取教育培訓經費,專項用于職工的教育和培訓。
這次會議后,我們將進一步加強領導,落實責任,確保教育經費投入、教育政策落實、教育機制創新等方面工作的落實到位,促進我市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加快發展職業教育。
- 上一篇:獨家原創:公安交巡警科學發展觀心得體會
- 下一篇:黨委抓基層黨建工作責任制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