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機關行政效能自查工作報告

時間:2022-05-31 03:55:00

導語:縣機關行政效能自查工作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機關行政效能自查工作報告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主要做法及成效;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整改措施進行講述。其中,主要包括:強化領導,組織保障堅強有力、健全制度,工作行為規范有序、建好平臺,政務服務優質高效、督查問效,工作推進扎實有力、雖然我們在推進機關行政效能建設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與上級的要求和人民群眾的意愿還有一定的差距、抓落實,大力規范政府依法行政行為、優化服務,努力營造優質高效政務環境、建設網絡,不斷延伸基層便民服務等,具體材料請詳見:

市政府:

2009年,我縣機關行政效能建設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圍繞建設川東北宜居宜業中等城市的奮斗目標,加快推進政務服務中心建設,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規范政府行政行為,轉變干部工作作風,全縣政務服務軟環境建設取得明顯成效?,F根據《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進一步加強機關行政效能建設的意見》,我們對全縣機關行政效能建設工作情況進行了認真自查,現將自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強化領導,組織保障堅強有力

我縣高度重視機關行政效能建設,年初及時召開全縣機關行政效能建設暨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會議,專題安排部署2009年全縣機關行政效能建設工作,出臺《營山縣人民政府關于2009年機關行政效能建設的實施意見》,明確各級各部門開展機關行政效能建設的工作目標、工作重點以及組織紀律。今年5月,我縣按照省、市統一要求,將機關行政效能建設工作從縣紀委移交到縣政府,成立了以縣長為組長,常務副縣長、縣紀委書記、組織部長為副組長的全縣機關行政效能建設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設在縣政府辦內,與縣政府辦督辦股合署辦公,縣效能辦主任由縣政府辦主任兼任,副主任由縣政府辦副主任兼任,落實專兼職工作人員2人,今年10月又將招考的2名文秘人員充實到縣效能辦公室,具體負責和指導全縣機關效能建設工作。同時,把機關行政效能建設納入目標管理,量化考核內容。各鄉鎮、縣級各部門(單位)成立了相應的工作機構,全縣形成了齊抓共管、上下聯動的工作格局。

(二)健全制度,工作行為規范有序

深入貫徹落實行政機關首問負責制、限時辦結制和責任追究制三項工作制度,建立和完善了行政效能制度體系,逐步形成制度管人、制度管事的機關行政效能建設長效機制??h級相關部門及鄉鎮相繼出臺文件進一步規范工作行為,縣就業局印發《營山縣就業局服務返鄉農民工創業實施方法》、縣質監局印發《服務企業聯系冊》、縣民政局印發《局機關十項管理制度》、城南鎮健全和完善《干部下訪尋問題工作機制》及《干部下村聯系制度》、縣政務服務中心按照“八公開”要求編印《服務指南》,通過制度的不斷完善,各級各部門工作人員的服務態度、工作作風明顯轉變,工作效率明顯提高。完善機關行政效能投訴機制,在縣政務服務中心向社會公布10部監督熱線電話,及時受理和處理群眾投訴事項;在縣政府門戶網站設立縣長信箱,拓寬群眾投拆渠道,對622件群眾來信全部及時受理并答復。完善效能考評體系,制定出臺《營山縣機關效能考評細則》,進一步規范、完善機關行政效能考評運作體系,形成了月月有目標、月月有考評、月月有總結、月月有改進的高效工作模式,工作行為更加規范有序。

(三)建好平臺,政務服務優質高效

政務服務體系建設深入推進。政務服務中心標準化建設成效明顯,辦公場地進一步擴大,政務服務熱線電話、“96196”政務服務大型公告牌、政務服務中心交通指示牌、政務服務中心安全和保衛等配套設施不斷完善,逐步實現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事項網上申請、受理、傳遞和審批;進一步精簡行政審批事項,集中清理39個行政審批部門586個項目,取消376項行政審批項目;強力推進“兩集中、兩到位”,全縣36個進駐部門(單位)中,除直管部門、公共服務部門外,有21個部門(單位)按規定成立行政許可股,歸并行政許可職能,進駐縣政務服務中心,45名業務骨干進駐窗口,全面授予窗口首席代表審批決定權、審核上報權、組織協調權和電子印章使用權,建立起以窗口為主導的行政審批運行機制;全面推行兩個以上部門行政審批事項并聯審批,對招商引資項目、災后重建項目、擴大內需跟進項目推行綠色通道服務,實行特事特辦、從優從簡、即時辦結;大力拓展政務服務功能,逐步將政府投資項目的招投標、政府采購、國有資源(資產)“招拍掛”、水電氣等公共服務事項納入政務服務中心辦理。今年以來,政務服務中心已受理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事項12537件,辦結12480件;按時辦結率、現場辦結率均達到100%,群眾評議滿意率98%。政務服務不斷向鄉村延伸,今年已在回龍、淥井、新店3個鄉鎮試點便民服務中心,擬于明年在全縣其它鄉鎮建立鄉鎮便民服務中心,在村和社區建立便民服務代辦站。機關作風實現較大轉變。精文減會成效明顯,年初以兩辦名義印發《營山縣進一步做好精文減會工作的通知》,實行并會套會,減少講話人數,限制講話時間,縣級領導帶頭講短話、講實話、講有用的話,會議數量減少、規模減小、時間縮短、紀律好轉、質量提高。編印《政府工作規范手冊》,大力控制文件篇幅、文件數量,實行主要領導講話進行摘要編發,其他領導講話摘要印發或者不印發,既減少了文件數量,又增強了工作的可操作性。把廣大干部從文山會海中解脫出來,有了更多的時間投入到具體工作中去。全面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在縣政府門戶網站上建起政府信息公開目錄,將100個縣級部門和53個鄉鎮納入政府信息公開體系,目前全縣已建立政府信息公開目錄1133條,公開政府信息3543條。

(四)督查問效,工作推進扎實有力

堅持明察與暗訪、專項檢查與投訴查辦、內查與外征相結合,先后深入到朗池

、回龍、濟川、駱市、黃渡、消水等擴大內需、災后重建、改善民生等重點項目實施地,現場督促農村戶用沼氣、柏楊河和南溪河水土保持治理、鄉鎮文化站和獸醫站建設、校舍恢復重建、災后農房維修加固等項目,協調解決項目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積極參與城鄉環境綜合整治、摩托車專項整治、安全生產隱患排查等專項整治行動,在電視上公開表揚工作開展得好的鄉鎮和部門,公開曝光工作進度緩慢的單位,有力地促進了各項工作有序開展。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

今年,雖然我們在推進機關行政效能建設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與上級的要求和人民群眾的意愿還有一定的差距。一是優質高效服務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受資金和場地影響,政務服務中心大廳的場地設施還有待完善;受部門利益的驅使,個別部門還未進駐政務服務中心,或是向政務服務中心窗口授權不充分,存在窗口收件后回部門辦理的現象;我縣是財政弱縣,今年財政支出有2個億的缺口,致使財政無錢投向鄉鎮便民服務中心和村、社區便民服務代辦點建設,農村便民服務仍是薄弱環節。二是機關行政效能評價體系有待進一步完善。機關行政效能建設評價體系是一項綜合性和針對性很強的系統工程,既需要不斷創新,又需要很好地與縣情實際相結合,目前我縣的機關效能評價體系還不夠成熟,還不能客觀準確地評價機關行政效能績效。三是機關行政效能問責力度有待進一步加大。今年,我縣盡管加大了行政審批改革力度,但在一些行政審批權相對集中的部門推行時有一定阻力,并聯審批覆蓋面還不夠廣泛;一些群眾反映強烈的庸懶、中梗阻現象還依然存在,機關作風問題還沒有得到較好解決。四是政務公開工作開展有待進一步加強。對于政務公開,個別部門或單位領導干部思想還不夠解放,觀念還未轉變,特別是對《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的認識還不到位,沒有依法公開政府信息,還把掌握政府信息作為一種資源,作為一種權力,對應該公開的政府信息沒有及時公開,對老百姓依法申請公開的政府信息沒有及時進行答復。

三、整改措施

(一)抓落實,大力規范政府依法行政行為

全面推行崗位責任制、服務承諾制、首問負責制、ab崗工作制和限時辦結制等制度,逐步形成完善的機關效能制度體系。規范權力運行,合理配置權力結構,形成相互制約,相互協調的權力運行機制。結合政府機構改革,進一步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理順職責關系,明確各級各部門的職責、權限和責任。研究出臺效能建設問責制,加強監督檢查,不斷推進機關效能建設工作向縱深發展。嚴格按照精減審批項目、精減審批程序、精減審批時間的要求,本著于法有據、于民便捷的原則,進一步清理、精簡和調整行政審批項目,加強對已取消和調整行政審批事項的銜接和后續監管,防止行政不作為或者利用備案、核準等形式搞變相審批,對保留的審批事項,要按照提高效率的要求,減少審批環節,改革審批方式。重點抓好投資項目、建設項目和企業登記并聯審批工作。逐步建立起一張紙審批制、一枚公章辦公制、一票收費制、全程委托制、綠色通道審批制、承諾限時辦結制、服務公示制和并聯審批制。

(二)優化服務,努力營造優質高效政務環境

按照《四川省政務服務中心標準化建設實施方案》要求,加快政務服務中心標準化建設,以依法行政、規范服務、提高效率為主線,建立健全公開、便民、高效、廉潔、規范、問責的服務機制,全力推進行政審批標準化、辦事制度標準化、政務服務標準化、中心場地標準化、中心設施標準化建設。著力建立政務服務中心標準化服務體系,在鞏固提升已有拓展項目服務水平的基礎上,全面開展大廳接待、全程代辦、特別通道、上門服務等各項服務。在規范行政審批同時,按照省市服務類型標準化體系要求,加大“兩集中、兩到位”工作力度,將其它未進中心的行政審批事項、公共服務事項、中介服務事項和其他社會組織服務事項納入政務服務中心辦理,將房管、社保、醫保、就業等業務整合到政務服務中心集中辦理,進一步規范“國有資源配置的工程建設、政府采購、礦產及土地使用權出讓、國有資產轉讓”等招投標行為,不斷增強政務服務中心的服務功能。

(三)建設網絡,不斷延伸基層便民服務

貫徹落實《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深入推進政務公開,按照公開為原則、不公開為例外的要求,進一步拓展政務公開的范圍和內容,圍繞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熱點問題,社會關注的難點問題,以及人、財、物管理等容易滋生腐敗的重點部位,抓住決策、執行、結果等權力運行的主要環節,公開行政權力運行的全過程。加快鄉鎮便民服務建設,在鞏固、總結3個試點鄉鎮便民服務中心建設的基礎上,全面推進其余50個鄉鎮便民服務中心建設和村(社區)便民服務代辦點建設,確保實現“三級聯動、分級承辦、全程、限時辦結、便民惠民”的工作目標。四是強監察,切實取得行政效能建設實效。建立考核科學、問責到位的效能考評問責體系,貫徹落實“三項制度”,加大行政問責力度,以行政不作為、亂作為為問責重點,大力查處損害群眾和企業利益的“吃、拿、卡、要”及“亂收費、亂攤派、亂罰款、亂檢查”行為,嚴肅追究相關當事人及單位領導的責任,在一定范圍內通報典型案件。不斷完善反應快捷、全方覆蓋的效能監察網絡,健全適時監控、預警糾錯、投訴處理、績效測評等電子監察管理制度,健全電子監察監控中心工作制度和監控工作日志,切實加強對窗口部門行政審批全過程的監管。加強機關作風整頓,開展整治經濟發展軟環境專項治理,著力規范公務用車行為,開展機關干部作風明查暗訪,定期召開企業效能監督員、特邀監督員座談會,開展“萬人評風”活動。開展強勢有力、服務到位的效能監察工作,圍繞縣委、縣政府重大決策部署的落實開展效能督查。抓住涉及行政效能的重要問題,深入農村、深入企業、深入群眾,加強對政府決策力和執行力的監督檢查,促進各項政策措施落實到位。重點督查各級各部門服務重點項目建設、服務新農村建設、優化發展環境等工作,對應對宏觀經濟復雜多變形勢的能力以及防御重大自然災害關鍵時期的工作現狀,解決損害群眾利益問題的主動行為,兌現服務承諾的工作實效進行重點監察和效能督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