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診所個人培訓工作匯報
時間:2022-02-28 03:53:00
導語:法律診所個人培訓工作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本次活動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3月20日至3月31日):學習閱卷辦法,使用法學院兩名導師指導學生閱卷,教育生文書寫作辦法;第二階段(4月1日至4月30日):開展案件分析,學生選擇檀卷,分頭開展工作,草擬相關司法文書;第三階段(5月1日至5月22日):導師檢查評析,學生將所草擬司法文書的電子文檔傳給導師,導師在認真批閱學生提交的各類司法文書后,召集學生,運用多媒體,對每份司法文書點評,賞析成功地點,指導不足之處,提出改良意見。從文書花樣到言語表達,從搜集整治證據到追求司法根據,張平副院長都進行了出色、精到、經典的解說。
本次案例分析活動,使同學們加強了營業才能,把握了實踐技藝。每位同學對如何開展閱卷工作,把握爭議核心,草擬民事訴訟相關司法文書,既有理性體驗,更有實踐提高。然則,因為本次活動時間有限,同學們都深感實踐活動還不夠深化,實踐活動的很多關鍵性環節還未把握。正如張平副院長所言:閱卷與草擬司法文書,在搞懂基本流程之后,關鍵是要增強實踐演習,要在演習進程中提高掌握細節的才能。誰把握了細節,誰就把握了自動,誰就可以更快地成為辦案高手。
司法診所活動(檀卷學習)帶給我們的幾點啟迪:
第一、實踐環節需系統化。但愿在法碩入學后立刻在全體學生中開展相似本次的案例分析活動,使同學們在第一學期就把握閱卷技巧,具有草擬各類司法文書的技藝。第二學期深化到如何掌握案件爭議核心,研討證據和司法根據,把握攻防技巧。第三學期開展模仿法庭,以審核的方法進一步增強學生在訴訟活動中的實戰才能。
第二、實踐活動需規范化。充分發揚校外導師和使用法學院導師的效果。校外導師直接進校開展教育活動,教育結果與我們的預先想象的不相吻合。假如讓這些導師承當學生實踐活動的指導工作,也許結果更加分明。詳細辦法能否設計為:法碩重生入學,即分為每十五至二十人一組的實踐小組,每組選舉一名聯絡人,負責對外聯絡導師,對內組織學生開展實踐活動。每位校外導師(或使用法學院的相關導師)帶一個實踐小組,依據第一項建議的內容,分配學生開展詳細案件的分析。校外導師對學生的實踐才能磨煉,全程負責。
將實踐環節的悉數教育內容,歸入學生平常成果予以審核。
第三,實踐活動需普及化。實踐才能應該是法碩同學最大的就業競爭力。當前,法碩同學真正參加實踐活動的人很少,卒業之際很多同學都邑為之懊悔或可惜。首要的緣由是學生對實踐環節的主要性認識不足。為此有需要在這方面給學生施加必然的壓力,必需使全體法碩學生參加到實踐活動中。
本次活動獲得使用法學院的大力支持,特別要感激張平副院長,他不只為每個診所小組遴選了優異的指導教師,還親身承當我們小組的指導工作。我們但愿jm研究生這樣的活動能持續開展下去。
- 上一篇:市場經濟秩序不穩定因素研究
- 下一篇:國際政治經濟對民航業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