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政風行風構建工作匯報

時間:2022-03-21 02:48:00

導語:教育局政風行風構建工作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教育局政風行風構建工作匯報

為保障全縣教育事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縣教育局高度重視本系統的政風行風建設工作,尤其是2012年以來,在上級未統一要求的情況下,縣教育系統堅持自我強化政風行風建設,持續開展民主評議學校等活動,外樹形象,內強素質,為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做出了不懈努力。

一、強力推進公平教育

1、強化領導,建立運行保障機制??h委、政府高度重視全縣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把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作為全縣基礎教育和提高“普九”水平的重點。今年6月,縣政府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全縣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推進工作,強化縣級領導聯校制度,確立定期議教制度,并建立運行保障機制。全縣從年開始,對鄉鎮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推進情況進行考核評估,把考核結果與鄉鎮主要領導、鄉鎮中心校校長的年度綜合考核、評先、晉職晉級掛鉤。

2、科學規劃,合理調整學校布局。為了合理配置全縣教育資源,提高效益,我們通過減少中小學校點數量,擴大校均規模,不斷調整中小學校點布局。全縣中小學校點數從年的145所調整到去秋的88所,其中調減初中6所,小學51所。

3、加大投入,配套學校硬件建設。近幾年來共投資7700多萬元,新建項目98個,改擴建、新建校舍面積14.38萬平方米,消除危房4.1萬平方米,按標準為長期保留的中小學配齊理化生和小學科學實驗儀器及實驗設施,新裝備計算機500余臺,多媒體室25個。75%小學、40%的初中實現了基本配套。通過標準化初中等創建活動,4所初中通過標準化初中驗收,綜合辦學水平一等學校由過去的4所上升到9所;47所小學通過農村寄宿制配套建設合格小學驗收,85%的小學綜合辦學水平達到二等以上標準。年底,全縣所有寄宿制小學都將達到農村寄宿制配套建設合格學校標準。

4、建立機制,優化教師隊伍配置

一是建立教師進出口機制。一方面實行年老教師提前退休和部分教師向食堂、學生宿舍管理崗位和學生保育崗位轉崗,580多人提前退休和120多名教師轉崗有效緩解了全縣教師隊伍超編和年齡結構老化的矛盾。另一方面每年增加教師編制40至50人,通過引進優秀大學畢業生、公開招考和錄用優秀資教教師,主要解決英語、體音美等學科專業教師。同時每年接受30名省派資教教師,三年共90人。這些教師大多被安排到偏遠鄉鎮和農村小學。教師進出口的暢通較好解決了教師隊伍年齡結構和學科結構的矛盾。

二是建立教師交流機制。全縣每年從龍舟坪、磨市等鄉鎮選派35名優秀教師到漁峽口、榔坪、火燒坪等鄉鎮支教;從先進學校選派校長到相對薄弱學校任職。各鄉鎮也選派初中和中心小學的優秀老師到農村小學支教;從初中選派中層干部到小學擔任校長。同時,每年落后地區和薄弱學校選派部分后備干部到城區學校和先進學校掛職鍛煉。

三是建立教師培訓機制。全縣所有在職教師參加農村非學歷遠程培訓,98%以上的教師通過培訓。每年組織近200人參加省農村教師素質提高培訓,所有中小學校長參加了校長崗位培訓,60%的校長參加了提高培訓,通過培訓,有效提高了教師素質和校長的管理水平。

四是建立學校幫撫機制。實行城區先進學校和高中對口幫撫薄弱學校,制定幫助重點,落實幫撫責任。

5、狠抓質量,促進學校內涵發展

通過不斷規范學校辦學行為、關愛留守學生、落實國家“兩免一補”政策、實施助學啟智工程等措施進一步了“普九”成果。以質量為中心,以“學洋思經驗,打磨高效課堂”為突破口,通過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來提高質量,使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統考科目各科P值、優秀率、合格率明顯提高,學校之間差距縮小,素質教育水平逐步提高。

年高考,在全省一本計劃調減395人的情況下,我縣達一本線208人(不含體育藝術),比年增長83人,600分以上高分人數35人,2人達到清華、北大錄取線。四所高中教育質量穩中有升,并均在全市同類學校中位居前列。

縣職教中心現有85個教學班,在校學生總人數4518人。年2月,長陽職教中心被教育部正式認定為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頒發獎金100萬元。從2012年以來,學校每年招生在1600人左右,與普通高中招生比例基本達到1:1。學校完成了從粗散型到規模型,從規模型到質量型的轉型。加大投入,改善了室訓條件,投入700多萬元,建成了三大室訓中心。經過探索逐步形成了頗具特色的校校合作、校企合作、訂單培養和工學結合等四種辦學模式,畢業生安置率達到100%,辦學效益日益顯現。

學前教育,截止年春,全縣各類注冊幼兒園達到32所,學前兒童入園率達到80%,其中城區入園率為100%??h特殊教育學校不斷改善辦學條件,辦學質量日益提升,全縣7—15周歲殘疾少兒入學率達80%。

6、服務社會,為農民子女入學提供方便

為了服務經濟和社會發展,全縣中小學盡力為農民工子女入學提供便利。據今年年秋季統計,全縣中小學接納安置外出打工的農民工子女近4000人,僅城區19所幼兒園接納303名進城務工子女入學,2所小學接納217名進城務工子女入學,2所初中接納287名進城務工子女入學。

二、全力服務民生福祉

1、深入實施“助學啟智”工程。自2004年“助學啟智”工程實施以來,救助面不斷擴大,資金投入日益增長,切實實現了“不讓一個孩子因貧困而失學”的工作目標。截止2009年,我縣無償資助學生14677人次739.24萬元;無息借款698人次98.9萬元;資助教育設施6125人次297.75萬元,合計21500人次1135.89萬元。

2、認真落實教育惠民政策。2004至2009年全縣中小學生享受國家“兩免一補”政策的共計27萬多人次,扶持金額5149.695萬元。2012年秋至2009年春季為中等職業學校學生提供助學金886萬元。至2009年底向1652人次發放生源地貸款966.289萬元。:至2009年爭取彩票公益金24.6萬元,資助學生246人次

3、著力提高學校后勤保障水平。堅持學校食堂“公益性、服務性”的原則,把辦好食堂當做辦人民滿意教育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以轉變食堂經營模式為突破口,以食品安全為重點,以服務師生生活、服務教育教學為目的,創建了一批“放心食堂”,食堂滿意率平均達到了95%以上,基本實現了師生滿意、家長放心、社會反響好的目標。農村寄宿制學校加大配套建設力度,各學校利用假期,改廚、改水、改廁、添置設施設備,基本解決學生生活“五難”問題,使學生生活條件有了很大提高。

三、著力預防行業腐敗

1、嚴格財經管理。一是合理安排收支預算,嚴格預算管理。按照“一要吃飯、二要建設”和“量入為出、量力而行”的原則,嚴格按照預算執行;二是加強財務管理,在原有多項財務管理制度的基礎上,今年又新出臺了《全縣教育系統財會人員崗位責任制考核辦法》等;三是堅持財務內部審計和教育收費管理,不斷規范學校收費行為,實現了教育收費“零投訴”,并獲得省授予的“教育收費示范縣”稱號。

2、狠抓黨風廉政建設。在認真落實原有13項有關制度基礎上,縣教育局新出臺了《縣教育系統重要領域權力運行規范》和《縣教育系統腐敗風險預警防控處置辦法》?!稒嗔\行規范》對教育系統四大領域共涉及的28項主要權力明確了權力主體和限定了權力運行流程。

3、推行政務校務公開。在《全縣教育系統校務、政務公開工作實施意見》的指導下,多年堅持狠抓政務校務公開工作,政務校務公開滿意率平均達到了97%以上。

四、動真格抓本次行評

(一)工作措施得力。為了保證教育系統今年的行評工作實效,縣教育局事先對行評工作問題整改等提出了硬性要求?;顒舆^程中,成立4個督查組進行過程督查,11月上旬又利用整整一周的時間對局屬25個一級單位的政風行風建設情況進行測評和考查,同時對群眾舉報的問題隨時進行調查處理。為了強化長效機制建設,并出臺以下預警防控措施:

一是獎勵先進。系統內統一組織的政風行風評議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考核,其結果按鄉鎮中心校、局直屬教學單位、局屬非教學單位三類排名后,每類按三分之一的比例從高分到低分評定“全縣教育系統政風行風優秀單位”和“全縣教育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優秀單位”,并對獲得“優秀單位”稱號的單位黨政主要負責人給予適當的獎勵。

二是鼓勵監督。對在崗教育干部和教職工違法違紀違規行為進行實名舉報、提供詳實證據和本人聯系方式并查證屬實的舉報人,縣教育局按200到1000元的標準給舉報人以物質獎勵,并對舉報人的信息嚴格保密。獎勵所需資金由縣教育局從涉案單位的公用經費中扣出。三是預警處置。按照相關法規和行業規章,對不夠紀律處分的一般違紀違規者或工作明顯失職瀆職者,依據情節輕重分別采取以下方式進行預警處置。

對國家公職人員,按照干部管理權限,采取談心疏導、批評教育、信訪約談、發函詢問、誡勉談話等方式進行處置;

對部門和單位,采取對責任領導誡勉談話、發送紀檢監察建議書、責成召開專題民主生活會、發問廉問責書、限期整改等方式進行處置;

經系統內統一的政風行風評議或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考核,在同類排序中名列末位,且按百分制得分低于75分,以及因具體事例導致全系統民主測評扣分的單位進行通報批評,并取消單位黨政主要負責人當年或者下一年年度考核評優及其他非學術類評先的資格;在同類排序中名列后三分之一的,取消單位當年或者下一年度“行政工作目標考核”評優及其他非學術類評先的資格。

干部和教職工個人明顯違紀違規,經查證屬實且影響較大但不夠紀律處分的,取消其當年或者下一年度非學術類評先的資格,并在下一輪晉級、晉職、競聘考評時從總分中扣減2%的分數,不按分數考評的則降低一個等次(受到紀律處分及以上處理的,從總分中扣減5%的分數,不按分數考評的則降低一個等次)。

因嚴重失職瀆職導致單位出現嚴重安全責任事故的,取消直接責任人和直接領導者當年或者下一年非學術類評先的資格。

干部主管和分管職責范圍內,因管理不到位出現群死群傷等惡性安全責任事故或者其他可預防的刑事案件,取消局及以下相關責任人當年或者下一年年度考核評優和其他非學術類評先的資格。

(二)基層工作扎實

一是具體工作力量強。局下屬單位為了行評工作落到實處,分別成立了26個行評工作領導小組和行評辦公室,行評辦公室具體工作人員達60人,另聘請行評監督員173人。

二是宣傳發動聲勢大。為了抓住行評契機強化教職工的警示教育,各鄉鎮中心學校、局屬各單位分別于10月9日前召開了動員大會,并采取其他形式進行廣泛的宣傳發動。據統計,全系統分級召開動員會共75個,參會干部和教職工達2738人,內部宣傳面達97.8%,另邀請參會的家長代表846人,其他代表115人,發放學生家長信12085封,辦宣傳專欄23個,掛宣傳標語29幅,發送市縣網絡、電臺電視臺及工作簡報等新聞共27條。

三是工作成效顯著。據統計,在本次政風行風評議活動中,全系統整改在個別單位個別存在的問題共10類,共整改問題點達114個。為推進公平教育,已改善和立項準備近期改善辦學條件74處,投資額達1507萬多元,添置校務公開設施44處共投資4.7萬多元,添置便民服務設施33處共投資63萬多元,談話誡勉教師49人,新出臺規章50個,救助學生和兌現惠民資金共626萬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