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局基礎建設工作報告
時間:2022-07-16 06:30:27
導語:檔案局基礎建設工作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12年是實施“十一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在這一年里,全市各級檔案部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大力強化檔案業務基礎建設,緊緊圍繞全市中心工作,努力拓寬工作領域,創新工作思路、工作機制和工作方法,充分發揮檔案工作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作用,各項業務工作取得了新的進展。
一、檔案業務基礎建設進一步加強
檔案資源建設取得可喜成績。市檔案館先后6次派出工作人員赴泰安、淄博、青島、上海、杭州、南京、北京、天津等9個城市30余個單位開展了歷史暨“五三慘案”檔案資料征集工作,共征集到各類歷史檔案資料600余卷(件)。同時,通過網絡查找境外歷史檔案資料信息,并以委托代購、郵購、網絡下載等形式開展境外征集活動,先后從日本征集到9件關于“五三慘案”及歷史的原始資料,下載500余件關于“五三慘案”的電子檔案資料。此外,繼續開展“城市記憶工程”,共拍攝照片1400幅、錄像資料90余分鐘;進一步豐富完善名人檔案庫,建立名人檔案880件;征集藝術作品等其他各類圖書、圖片、光盤450余冊(件);接收進館8個全宗的文書檔案11500卷(件)。市檔案局積極與市各項重大活動承辦部門聯系,提前介入,做好創生態模范城、創建文明城市、?。▏H)文化產業博覽會承辦事項、市人大政協“兩會”等重大活動、重要會議文件材料的收集歸檔和利用工作。、市中、歷下等各縣(市)區也突出地方特色,進一步加大了檔案資源建設力度。據不完全統計,年內,各縣(市)區檔案館和市城建、房屋檔案館共征集各類檔案資料12000余卷(件、冊),接收各類檔案資料近13萬卷(件)、現行文件2500余份。
檔案信息化建設取得重要進展。在廣泛調查、論證的基礎上,形成了可涵蓋市和各縣(市)區的《市數字檔案館建設實施方案》和開發技術方案,并通過招標確定了數字檔案館綜合管理系統的合作開發單位。至年底,系統開發工作已基本完成。圍繞完善目錄數據庫、增加全文數據庫、充實照片數據庫和現行文件數據庫的目標,市檔案館對100萬頁館藏重要檔案全文、新收集的265份現行文件全文、16000余幅照片及底片、11000條立卷改革后的檔案目錄、4292條照片檔案目錄進行了數字化處理,對上年度錄入的36萬余條目錄數據進行了整理,并加入到數據庫中提供利用。目前,市檔案館案卷及文件級目錄數據庫容量已達250萬余條,全文數據庫容量已達110萬頁,照片數據庫容量已近3萬幅。各縣(市)區檔案館新錄入文件級目錄100萬余條,并相繼開展了重要檔案全文數字化工作。
機關檔案業務水平進一步提高。加強機關檔案業務指導,對市公安系統“卷”改“件”、市地稅系統檔案資源整合、市政法系統執法檔案、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業務檔案、市創城工作中形成文件材料的收集和整理等工作進行了重點指導;協助市政府資金結算中心對我市財政統籌的246個機關事業單位的會計檔案進行了統一規范;完成了我市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文件材料的歸檔指導和協調進館工作,共接收進館有關檔案資料6萬余份;對117個市直機關歸檔文件整理工作進行了驗收,共驗收各類檔案13萬余卷(件、盒),驗收率、合格率均達100%。濟陽縣開展了“基層檔案業務建設年”活動,實行抓點帶面,確定10個條件比較好的基層檔案室作為示范點,實行重點指導,同時確定10個工作基礎較薄弱的基層檔案室作為聯系點,進行重點幫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檔案館新建改建工作進展順利。市檔案館新館主體建設已經完工,空調、消防、強弱電系統也已安裝完畢。招標電動密集架852立方米,手動密集架1513立方米,密集架的整體布局及軌道鋪架設計工作已經完成,其他內部設施施工正在進行,預計今年6月即可交付使用。市新館主體工程也已經接近完工,預計今年下半年投入使用。市中區檔案館投資70余萬元進行了館庫改造,安裝了密集架、防火、防盜自動報警系統及電視監控系統等,新增面積549平方米。
二、企業檔案工作服務經濟建設的領域不斷拓展
積極調研、探討新領域檔案工作。就知識產權檔案的管理狀況、現保存知識產權文件材料的種類及數量、知識產權檔案的特點和存在的問題及要求等內容,向50余家企業下發了調查問卷,并到市知識產權局、力諾集團等單位進行了重點調研;主動與市貿易服務局聯系,調查了解全市會展行業的類型、管理現狀、發展要求,并到新丞華會展有限公司調研檔案工作情況,積極探討做好會展業檔案工作的措施。
開展了改革改制企業檔案登記備案工作。與市國資委聯合制發了《關于做好我市國有企業改革改制檔案工作的通知》,在全市實施國有企業資產與產權變動檔案處置登記備案制度,明確了工作職責,確定了檔案流向,提出了依法監管、及時登記的工作要求。截至年底,共有26家原國企改革改制企業開展了檔案登記工作,共登記生產技術、經營管理、產品等各類檔案87324卷6756件,確保了改革改制企業檔案的依法監管和有序處置。
不斷創新民營企業檔案工作。為擴大民營企業檔案工作宣傳力度,征集選定了115個民營企業檔案利用實例,即將編印下發。對“三個亮點一起亮”的民營企業檔案工作進行了調研和重點指導,在高新區組織召開了現場會,對相關工作進行了部署。歷下區幫助民營企業建立完善了信用檔案、反傾銷檔案、知識產權檔案、企業產權檔案、客戶資信檔案、企業文化檔案等涉及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核心信息資源。市中、槐蔭等縣(市)區也根據當地實際深入開展了民營企業檔案工作。
國有企事業單位檔案工作明顯加強。圍繞檔案資源建設,積極引導企業拓展收集渠道。將軍集團收集整理品牌煙標檔案5366個、13686張,市急救中心建立家庭急救檔案2000余件,其他企事業單位建立各類專業檔案27528卷94318件。檔案管理條件得到進一步改善,年內參加檔案管理考核的85家市屬企事業單位,庫房面積達8142平方米,檔案裝具5352套,計算機等設備312臺,立卷54230卷(件),接待利用檔案23832卷次、16938人次,創經濟效益1342萬元。
跟蹤服務城市建設和重點建設項目。市檔案局指導各城建指揮部整理2011年度歸檔文件1587件,指導市政務中心項目收集檔案200余冊,重點指導東區指揮部做好撤銷前文書檔案集中整理工作,共整理檔案6001件。轉發省檔案局《關于進一步加強重點建設項目檔案工作的意見》,并按照市政府關于2012年重點建設項目的通知,重點對市疾控中心、鵲山龍湖等建設項目檔案工作進行了現場指導。全年,有43個重點建設項目完成了檔案登記,共登記建檔文件材料3071卷(件)、圖紙14669張(套)。市城建檔案館對長清大學園區等重點建設片區進行了派人駐點服務。各縣(市)區也對84個重點項目進行了登記,對13個項目檔案進行了驗收,共建檔587卷6957件。
三、農業農村檔案工作不斷深化
積極開展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建檔試點工作。市檔案局把開展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檔案工作作為工作重點,在全市進行了發動和部署。、商河、歷城等縣(市)區為試點單位配備了櫥具和裝具。平陰、市中等縣區積極爭取當地農業部門的支持共同開展工作。目前,全市農村經濟合作組織中已有9個單位開展了檔案管理規范化試點工作,有53個單位初步開展了檔案工作,共建立商標注冊、生產銷售、種植技術等各類檔案503卷1958件。
深入開展無公害農產品基地建檔工作。采取實地調研、現場指導、電話調度等多種方式,積極推進該項工作的深入開展。全市54個無公害農產品基地中,規模較大并已開展檔案工作的有40個,共建立產品質量認證、種植技術、商標注冊等各類檔案2534卷13136件,通過電話咨詢等形式提供利用4500余人次、1600余卷冊。進一步擴大了“市蔬菜基地質量安全檔案管理手冊”的建檔范圍,柴家等9大蔬菜基地共建檔2560冊。
積極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市檔案局與該市新農村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強新農村建設檔案管理的通知》,要求檔案工作與新農村建設同步部署、同步進行、同步檢查驗收,并重點加強了對10個示范村和50個建設村的巡回指導。截止年底,已收集建立新農村建設檔案資料1500余盒,文件圖紙16300多件。同時,堅持邊建檔邊開發利用的原則,使檔案在新農村建設中發揮了“加強村級管理、拓寬致富路子、促進鄉風好轉、加快村貌改善”的積極作用。
此外,農村科技檔案信息網絡建設也得到了進一步鞏固發展,全市新建農業科技檔案2437卷1969件,新入網信息6358條,信息5495條,利用農科檔案信息9535條次,其中網上利用2573條次。
四、檔案工作服務構建和諧社會走出了新路子
重點對社會保險檔案工作進行了指導。市檔案局與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聯合轉發了《省工傷保險檔案管理暫行辦法》,市勞動就業辦已為19.6萬名失業人員辦理了失業保險,同時建立了失業人員登記檔案,為參保的17456個企業64.95萬人建立了勞動保險登記檔案;市醫保辦為72萬參保個人、16200家工傷保險參保單位、15840家生育保險參保單位建立了醫療、工傷、生育保險檔案。槐蔭區也對勞動工傷人員開展了建檔立卷試點工作。
進行了勞動保障中心檔案規范化試點工作?;笔a區檔案局積極配合市檔案局在振興街辦事處勞動保障中心開展了全市勞動保障中心規范化建檔試點工作,共規范建立整理退管人員檔案、靈活就業人員檔案、代管人事檔案、文書檔案等各門類檔案5748卷。市中區召開了全區勞動保障中心規范建檔試點現場會,推廣舜玉路街道勞動保障中心規范建檔試點經驗做法,年底前,全區15個辦、鎮勞動保障中心全部完成規范建檔,共整理各類檔案4萬余卷(件、冊),檔案管理更加規范。
此外,平陰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建檔試點工作已經完成,共整理建檔文書檔案300余件、補償檔案1037件、交費檔案259件、會計檔案50卷(冊);商河縣等單位建檔試點工作也在順利進行。市努力抓好殘疾人檔案工作,指導幫助市殘聯整理全市殘疾人調查檔案1700余份。歷下、市中等區的社區檔案工作做得更加深入扎實。
五、檔案信息開發利用能力進一步提升
檔案信息資政服務和社會教育取得新成績。深入挖掘檔案信息資源,積極配合黨和政府中心工作,豐富和提升檔案資政服務的內涵。在建黨85周年之際,編輯出版了《廉政風暴——解放初期黨風廉政建設檔案文獻選輯》,為推動黨風廉政建設的深入開展提供了有益的歷史借鑒;編寫了《“五三”悲歌》、《較大規模的增產節約、反對浪費運動選介》等4期《檔案資政信息》,印發市各大班子領導及有關部門參閱;編寫《要聞》12期,并在“政府網”上刊發,使各級部門和領導都能通過網站及時了解全市大事的動態信息,提高了檔案工作資政服務的能力;“五一”期間,聯合市文化局在市圖書館舉辦了紀念“五三慘案”78周年史料圖片展,受到廣大市民的歡迎,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此外,市檔案館還積極參與了10集電視紀錄片《禁毒在泉城》部分劇集的攝制工作,組織開展了《打開塵封的記憶》故事稿件的撰寫和報送工作,著手進行了《編研檔案,話說泉城變遷》一書的稿件初審工作。各縣(市)區全年共編研檔案資料數十種近300萬字,市城建檔案館編輯制作了8部專題片,其中《十年鑄就輝煌》在省房地產十年成就展上被主辦單位作為宣傳的資料贈送給參展嘉賓。市舉辦的籍駐外大使時延春資料展、歷下區舉辦的優秀社區工作者楊秀芝專題展覽等也都得到了領導和群眾的一致好評。在11月召開的全省檔案宣傳工作暨檔案宣傳成果展評會上,我市榮獲一等獎。
檔案和現行文件接待利用服務工作再上新的水平。市檔案館在接待利用中主動向利用者進行“溫馨提示”,對持有下崗證、失業證、殘疾證的利用者提供減、免費查檔服務,對法律援助人員免收一切檔案利用費用,全年共接待檔案、現行文件利用者4000余人次,調閱檔案和現行文件近6000卷(件),其中接待減、免費檔案利用者190人次。全市各縣(市)區檔案館和專業檔案館共接待檔案、現行文件利用者32000余人次,提供利用檔案和現行文件近10萬卷(件)次。歷城區檔案館在查檔室開展“三聲”、“三心”、“三一樣”服務活動。長清區不僅對破產企業職工免收全部查檔服務費用,還承諾為他們免費保存檔案。
六、檔案法制建設和干部隊伍建設取得新的進展
根據國家、省有關行政執法依據梳理和全面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的要求,市及市中、商河等檔案局對檔案行政執法各項具體行政事項進行了梳理,并將檔案行政執法任務和責任分解落實到了處(科)室和具體工作崗位。市檔案局制定了《開發區檔案工作執法檢查標準》,并與市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市法制辦聯合對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歷下工業區、濟北經濟開發區、明水經濟開發區等4個單位進行了執法檢查。歷下區對2011年檔案執法檢查不合格、沒完成整改任務的3個單位進行了重點督查指導。市城建檔案館突出抓重點工程檔案行政執法檢查工作,與城管執法部門積極配合,對全市重點工程檔案行政執法情況落實責任到人,實行全程監控,對工作不到位的單位及時下發了《違法案件移交書》和《整改通知》,多數單位按期整改,執法效果明顯。
為不斷提高檔案干部隊伍素質,市檔案局對市直機關和企事業單位檔案人員509人進行了崗位培訓,并為參訓人員重新審驗或發放了上崗證。2012年首次把培訓班分為初級、高級兩個班次,大大增強了培訓的針對性和培訓效果。此外,市檔案局還舉辦了縣(市)區業務指導人員研修班,配合市直有關部門舉辦了專題培訓班。各縣(市)區共舉辦各類檔案工作培訓班17期,培訓1700余人。歷下區還創新培訓形式,發揮網絡優勢,將培訓班講稿和各項業務標準、規范及范例上傳到局網站供免費下載,較好地解決了業務指導力量不足的問題。年內,全市檔案系列職稱評審通過高級16人、中級23人、初級39人,畢業大專和本科學員144人,為我市檔案事業的發展提供了人才支持。積極發揮檔案學會作用,組織和發動會員撰寫各類學術文章50余篇。開展了市第16次檔案學優秀論文(著)評選活動,有37項論文成果獲獎,其中一等獎5項、二等獎10項;向省檔案學會推薦論文成果27項,其中3項獲一等獎,11項獲二等獎。在全省開發利用檔案信息資源成果評審中,我市共有55項成果獲獎。
- 上一篇:農業局工作總結及主要安排
- 下一篇:人防辦素質提升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