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委食品產業發展匯報
時間:2022-08-15 09:27:41
導語:農委食品產業發展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年來,縣委、縣政府堅持把做大做強食品工業,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作為加快現代農業發展、促進城鄉統籌的戰略任務,狠抓落實,我縣食品工業企業初具規模,原料生產基地初步構建,食品工業園區建設進展加快,經濟、社會效益良好。
一、發展現狀
縣農業原料資源豐厚,常年糧食總產130萬噸以上,肉類總產9萬噸以上(生豬飼養量100萬頭,羊飼養量60萬只,家禽飼養量3000萬只),加之周邊農業資源雷同,是發展食品工業的策源地。目前,全縣納入規模以上食品工業企業(原口徑)有33家。2009年,全縣食品工業實現產值29.7億元,同比增長29.2%。2010年產值42.98億元,同比增長42.16%,食品工業產值占工業總產值比重達24.18%。據統計,縣內食品工業企業已吸納勞動力5780多人,人均月工資1200元以上。
(一)企業規模不斷壯大,規模企業逐年增多??谧泳茦I、順發食品、魯王制粉、華強面粉、福潤食品、神華肉食等企業強力推進,提升產能、技術改造和擴大再生產,綜合實力不斷增強,主導產品產量居省內同行業前列。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五個一”工程建設,成立食品產業招商組,不斷加大食品工業招商和扶持力度,2011年全縣食品工業在建項目12個,總投資9.16億元,到位資金7.5億元,項目投產后新增產能50億元以上。
(二)食品工業園框架成形,集聚效應初步顯現。2009年,縣委縣政府把食品工業列為全縣四大支柱產業來抓,適時決策,傾力打造百善食品工業園,高標準規劃、高質量建設,首期規劃面積10平方公里,已建成5平方公里。近兩年來,在規劃先行、招商跟進、政策扶持、資本整合等多種要素綜合作用下,百善食品工業園,集面粉、黑糯玉米、油脂、肉食加工于一體,初顯食品工業集聚效能。園區內,企業高端產品不斷搶灘國內市場,其中魯王面粉被指定為駐港部隊專用面粉,雨潤分割雞全部銷往長三角地區等,神華肉食已順利進入大型連鎖超市。
(三)產業鏈條進一步延伸,產品附加值逐步提高。大力實施龍頭企業帶動和產業結構升級戰略,逐步形成產、供、銷一條龍的產業化發展格局。順發食品四條方便面生產線和調料油生產線已建成投產,可年產方便面3億包,調料油3000噸。魯王制粉采取“科研+公司+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迅速形成年產面粉20萬噸、面條6萬噸的生產能力。谷王食品可年產淀粉8.4萬噸、谷朊粉1.8萬噸。等等這些,實質性地拉長了農副產品深加工產業的鏈條,提高了產品附加值。
(四)注重品牌建設,彰顯市場競爭優勢。我縣堅持實施名牌戰略,提高產品檔次,提升品牌影響力,提高食品市場的占有率,先后培育出“口子酒”國家馳名商標和“魯王面粉”、“魯王面條”、“幸運方便面”、“魯南面粉”、“華奧科技食用菌”等6個省級名牌產品,12家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5個農產品獲國家綠色食品標志使用權。
二、存在問題
雖然近年來我縣食品工業有較快發展,但也存在諸多問題。
一是企業資金短缺,融資困難。我縣的食品產業起步較晚,企業的規模普遍較小,銷售收入超億元的企業僅有魯王、魯南、順發等有限的幾家企業。由于銀行貸款“門檻高、要求嚴、手續繁”,農業企業“質押”“抵押”物不足,企業貸款難的問題依然存在。二是企業規模小、產品單一,產品的附加值低。我縣食品和農副產品加工企業目前主要以粗加工為主,產業鏈條比較短,上下游產品開發不夠,食品加工、食品市場和原料基地的產業鏈沒有穩固聯接。三是品牌創新能力不強,名牌產品少。尚無國家級知名品牌,產品市場占有力低。四是企業建設用地和養殖用地問題,不同程度地困擾農業產業化推進。
三、發展措施
(一)科學制定發展目標,整體推進食品加工業發展。圍繞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科學審勢縣情,編制《縣建設食品工業發展總體規劃》,確定我縣中長期食品工業發展的藍本,并按照規劃的要求,經過未來幾年的努力,走出一條由農業大縣到食品工業強縣的經濟發展路子。
(二)做大做強優勢企業,強力拉動食品工業發展。一是整合資源,保證龍頭企業精、深加工需要,促進生產要素向優勢企業集中。二是按照農業產業化的要求,工農共建食品原料基地,形成集團帶基地、基地帶農戶、風險共擔、利益共享、優勢互補的原料生產供應和加工格局。穩步推進“福潤六統一模式”禽業升級計劃和“一鄉一業”高效特色種植發展規劃。三是推行無公害綠色有機種、養業,保證食品加工原料的品質,為食品企業把好“第一車間”質量關。四是引導支持鼓勵食品企業與科研院所和專業院?!奥撘觥?,加快企業對先進實用技術的引進、吸收、消化步伐,增強技術和產品的創新能力。
(三)大力實施品牌戰略,提升食品加工業水平。一是立足現有企業,鞏固壯大老品牌,如“口子酒、幸運方便面、魯王面粉、福潤肉食”等知名產品,要爭創國家級著名品牌。二是要篩選一批有特色、有市場潛力的產品,如普豪生物科技、大自然食品、神華肉食等,扶持其發展為新的品牌產品。三是多渠道、多形式引進品牌,形成有一定規模的品牌系列食品。四是加強品牌的宣傳和保護力度,樹立名優農產品品牌形象,以品牌爭市場、取效益。
(四)打造食品發展平臺,促進食品產業集聚。一是全力建設重點園區。舉全縣之力,加快百善食品工業園建設,5年內,每個鄉鎮都要招商引資3-5家食品加工企業入駐百善食品工業園區。二是大力發展配套產業。引導廣大中小企業,積極加入大企業的產業體系,與行業龍頭企業建立產業分工合作關系,做精配套產品。三是按照一區多園的模式,重點規劃建設現代物流園、食品工業孵化園、自主創業園、規模工業加工園等特色產業園,盡快形成產業集聚效應。四是繼續強力推進“五個一”工程(每鄉鎮新建成1個標準化規模飼養小區;每鄉鎮新形成1個特色產業;每鄉鎮新落實1個千畝土地規模經營項目;每鄉鎮新建成一個農民集中居住區;每鄉鎮新引進1個較大食品工業項目入駐百善食品工業園),為加快食品工業發展助力。
總之,我縣食品產業發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與發達地區相比,與市委要求相比,差距較大。我們將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強力推進“打造食品工業高地,創建食品工業強縣”工程,加速食品產業集聚發展,為縣域經濟壯大作出更大貢獻。
- 上一篇:農委結對共建工作報告
- 下一篇:經濟法學實踐教學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