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播電視臺學習貫徹十八大情況匯報
時間:2022-12-30 10:28:39
導語:廣播電視臺學習貫徹十八大情況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高度重視,精心謀劃“學創”活動
為貫徹上級有關“學創”活動精神,臺黨組高度重視,就全臺開展此項工作進行了深入細致的研究、部署。成立了“學創”活動領導小組,臺黨組書記、同志任組長,親自抓,負總責,其他臺黨組成員為副組長,分塊負責。經過黨組研究,結合廣電實際,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各二級單位也成立了相應的領導小組和制定了具體實施方案。5月21日,我臺召開了黨員干部大會進行了動員,黨組書記、臺長做了動員報告。每月的黨組會和工作例會對“學創”活動精心研究部署。
二、爭抓實干,精心組織“學創”活動
1、實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激發干事創業能動力
根據中央、省、市的有關人事制度、市委組織部的要求和績效工資改革的精神,結合本臺和廣播電視發展實際,今年上半年以來,我臺開展了以三項內容為主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一是3月份的定崗定責定薪,二是4月份“雙向選擇”競爭上崗,三是6月份開始實施的績效考核。通過合理的定崗、定責、定酬,確保分配制度公平合理,把資金用到重要崗位、優秀人才和有突出貢獻的人,實現全體職工由“要我工作”向“我要工作”作風轉變。通過雙向選擇競爭上崗,打破論資排輩和平衡照顧觀念,該上的上,該下的下,實行優勝劣汰。為所有人提供了一個平等、自由競爭的機會,為人才提供了一個展現自我的空間和舞臺,使每個干部職工都感到了一種危機感和緊迫感。
2、進行欄目改版創新,打造媒體核心競爭力
將原有的《新聞》、《江漢視線》、《田野》三個主打欄目從形式到內容進行全新改版,新辦《法治》和《監督在線》兩個欄目。通過對欄目的改革,真正使媒體貼近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貼近全市經濟建設、貼近民生。
一是做“精”新聞欄目,使新聞欄目宣傳黨和政府中心工作力量更強、也更集中和突出,新聞更貼近民生,可看性也更強。二是做“活”民生欄目,在節目中傾聽百姓的聲音,為提升百姓生活品質提供服務,實現欄目與觀眾的互動。三是做“實”農村欄目,增強“三農”節目的針對性、引導性、時效性,給農民提供了實實在在的幫助,真正做到關注農民、了解農民,做農民的好朋友。四是做“新”行風欄目和法治欄目。行風欄目《監督在線》和法治欄目《法治》先后于5月和6月開播,社會反響良好。
3、促進設備更新改造,提高技術設備保障力
為保障安全、高清數字化播出和上送新聞稿件的需要,根據廣播電視技術發展的特點、本臺技術設備的薄弱點,完善了改造建設方案。目前已爭取財政資金200萬元,啟動了數字化播出系統的改造項目,項目主要內容為構建一套以視頻服務器為核心的數字硬盤播出系統,實現4套自辦節目全自動數字標清硬盤播出。8月9日,播出系統改造項目已經由市采購辦進行了招標,本月將進行開工建設。
4、加強學習,切實轉變工作作風
近半年時間,我臺以“學習貫徹十八大,爭創發展新業績,實現廣電新跨越”主題活動為核心,以全臺開展行風評議工作“百日整治”活動、“第十四個黨風廉政建設宣傳教育月”、“我是建設者”大討論等活動為契機,在全臺干部職工開展了理想信念、政治紀律、職業道德教育,培育敬業精業習慣,不斷激發干部職工工作熱情,形成了良好的工作作風。
5、開展了“開源節流,增收節支”主題活動。
5月份,我們開展了“增收節支、開源節流”活動,臺機關主動降低辦公費、車輛費、招待費年度預算,分類制定了管理辦法和分級審批制度。物業中心制定了空調和電梯使用管理辦法,在電梯和空調開關處張貼了節電標簽。節支辦法雖然只運行了3個月,但已初顯成效。與去年同期相比,招待費、辦公費和車輛費下降30%,物業水電費下降10%。
6、開展特色活動,提升媒體品牌影響力
今年以來我臺以“幸福中國、美麗”為切入點,開展第三屆道德模范評選表彰活動,《最美人》評選展播,《周刊》“愛心小報童”活動,四城同創公益廣告展(刊)播活動,受到市委領導高度贊譽,在全市廣大觀眾、讀者中引起強烈反響。大力弘揚了主旋律,積聚了正能量,充分體現了我們主流媒體的輿論引導力。
三、成效顯著,“學創”活動煥發廣電新活力
1、宣傳水平得到提高
今年我們在沒有增加新的人力和財力的基礎上,新開辦了行風欄目《監督在線》和法治欄目《法治》。兩個新欄目開播后,受到市領導和主管部門的高度評價,群眾反響強烈,電視收視率迅速上升。5月30日,我們舉辦了第三屆道德模范評選頒獎典禮,在活動策劃、現場組織、直播效果上無懈可擊,現場參會和在家看電視直播的市領導都給予了高度評價。
2、思想作風得到改進
全臺干部職工認真貫徹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省委“六條意見”、市委“十八條意見”、市紀委監察局“十五個不準”,嚴格壓縮各項開支費用,精簡會議簡報,強化車輛管理,沒有發生一例違反規定的現象。在規范內部管理上尤其是在考勤管理方面,臺機關和大部分二級單位都主動安裝了指紋簽到機并嚴格執行上班簽到制,臺領導也發揮了表率作用,給全臺干部職工樹立了榜樣。目前,全臺上下工作作風大為改觀。
3、產業發展后勁得到增強
在做大做強廣告經營主業的基礎上,積極穩妥、量力而行的開發一兩個風險小、收益大、見效快的新產業項目,目前工作專班正在緊鑼密鼓的籌備。7月份開始實施的電視直銷活動并小有收益,全新的電視購物經營平臺正在進行方案論證和招商引資。
4、基層黨建工作得到創新
針對廣播電視臺工作特點,我們在六個基層黨支部中開展不同特色的創新工作。電視中心支部開展“比貢獻、創精品”活動,技術中心開展“小發明、小創造”比武活動,廣告中心支部開展“創收月進度小紅旗”爭先活動。通過開展特色工作,各支部爭先恐后比貢獻、比爭優,在各單位黨員群眾中蔚然成風。
四、下段工作措施
1、著力加強思想建設,為推動廣電事業發展提供政治保證。
一是要增強學習能力。將干部職工的教育學習作為思想作風建設的重要途徑,堅持學用結合、學以致用、用以促學,做到學有所思、思有所悟、悟有所得,不斷提高干部職工駕馭工作的能力。
二是要增強執行能力。確保臺黨組決策部署落實到位,在干部職工中提倡敢于擔當、勇于負責的精神,多真抓實干、少坐而論道,多干事、少怪話、少一些空話套話不管用的話。
三是要增強團結能力。建立媒體聯席會議制度,電視、廣播、周刊、金石廣告四家媒體要改變以往各自為戰、自成一體的局面,要圍繞全臺共同的宣傳、創收目標,資源整合、信息共享、人員共用,形成全媒體融合的整體戰斗力。
2、著力加強工作創新,為推動廣電事業發展注入強勁活力。
一是創新新聞宣傳形式。在內容上創新,努力做到策劃常出新、報道增深度、信息擴容量、鏡頭提水平、語言有新意、評論出精品、編排更科學;要在互動上創新,要改變以往我說你聽、單純說教的局面,增強觀眾的參與意識;要在深度報道上創新,要改變過去只報道表面現象的局面,要學會講述新聞背后的故事;要在新聞評論上創新,要改變只說事實沒有觀點的局面,做到既說事又拉理。
二是創新產業經營模式。要充分引入現代營銷學的先進理念,按照“創新觀念、用足資源、完善機制、拓寬渠道”的思路,實現經營模式由靜態向動態、封閉向開放、單一經營向多元經營的轉變。
三是創新內部管理機制。要以建立完善科學合理的考評、管理、激勵、問責四大體系為總抓手,積極穩妥地推進內部管理機制創新,充分調動干部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力。要進一步加大對品牌節目、一線人員、特殊人才的政策傾斜和扶持力度,按照企業化的管理模式嚴格進行量化考核。
3、著力加強作風轉變,為推動廣電事業發展營造和諧環境。
一是要大興真抓實干之風。要克服和防止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將逐步推行“一線工作法”,將領導班子成員和機關干部逐步充實到基層一線,讓干部在一線工作,決策在一線落實,問題在一線解決,創新在一線體現,成效在一線檢驗,把各項決策部署扎扎實實地落到實處。
二是要大興創先爭優之風。新聞宣傳上要力爭出更好的作品,打造更多廣為流傳、為人稱道的節目,活動舉辦上要力爭進一步擴大影響力。
三是要大興艱苦奮斗之風。我們黨員干部要發揮表率作用,做好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過緊日子的打算,辦一切事情都要勤儉節約,不講排場、不比闊氣,精打細算,量力而行,把有限的資金和資源更多地用在新聞宣傳、設備投入和產業發展上。
在“學創”主題實踐活動中,我臺做了一些打基礎、管長遠的工作,但距離上級的要求和廣播電視事業快速發展的需要還有一定的差距,我們將正視矛盾、明確思路,高標準、嚴要求,認真總結主題實踐活動開展情況和經驗做法,形成科學發展的長效機制。
- 上一篇:文化對室內設計發展的作用
- 下一篇:廣播電視臺四風作風工作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