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勞動力就業和積分制入戶工作匯報

時間:2022-12-30 10:48:23

導語:農村勞動力就業和積分制入戶工作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勞動力就業和積分制入戶工作匯報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了統籌城鄉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新思路,同時明確指出,“以促進農民增收為核心,發展鄉鎮企業,壯大縣域經濟,多渠道轉移農民就業?!?a href="http://www.trq119.com/article/zhongjibaogao/gzhb/201412/587576.html" target="_blank">農村勞動力向城鎮等非農產業轉移是必然方向,是實現農業化的條件,是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途徑,當然,也是促進經濟、城市經濟發展和城市現代化的重要動力,是歷史進步的必然結果。

為深入貫徹落實《人民政府關于推進產業轉移和勞動力轉移的決定》文件精神,全面推動我省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轉移就業工作開展,同時按照《印發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轉移就業目標責任制考核評價辦法的通知》(科技局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報告精神,以農村黨員、基層干部為主要對象,深入開展科技素質培訓以及與時展相適應的相關科技知識和職業技能培訓工作,全面提高農村勞動力的科技文化素質和致富的本領,努力開創農村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轉移就業工作新局面,為保證黨和政府各項方針政策在農村的貫徹實施,在推進農民工積分入戶城鎮工作的全面發展過程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一、工作回顧

一是扎實開展農村黨員干部科技知識培訓。與市組織、人事等有關部門通力協作,通過集中培訓,加強農村黨員干部的科技知識儲備,提高管理水平,努力培養“懂技術、善管理”的農村基層管理人才和科技致富帶頭人。針對我市產業結構、生產實際,從縣農林、畜牧等部門聘請具有高級職稱的專業技術人員為農村黨員干部集中授課。2011年以來,共舉辦期培訓班,余名黨員干部接受了培訓。

二是大力推進農村實用技術下鄉活動。以推廣農村實用技術為重點,采取送科技下鄉、講座、示范等多種有效形式,廣泛開展系統化、規范化的農村實用技術培訓,幫助廣大農民樹立科學生產和現代市場經濟意識,提高農民專業化生產、產業化經營能力。我局準備用年時間,爭取將全市的農村勞動力全部輪訓一遍,讓90%的農村勞動力掌握1~2項實用技術,每戶有一名科技明白人。2011年以來,開展科技活動周次、舉辦科普大集次、開展科技入村入企活動余次、舉辦科普培訓班期;發放各類科技宣傳資料余份;為群眾提供科技信息達余條。

三是深入實施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技能培訓。與市勞動部門一起,積極開展農民工的引導性培訓、職業技能培訓和崗位培訓,同時,建議政府加快建立政府扶助、面向市場、多元辦學的培訓機制,推動農村勞動力轉移和持證上崗就業,為提高勞動者科學素質、增加農民收入、發展城鄉經濟打下基礎。今年共組織余名農村勞動力進行轉移培訓,余名農村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與此同時還加強對轉移就業農民的法制教育,增強農民的維權意識。

四是全力推進農村科技服務組織建設。重點推進農村專業技術協會的建設,技術協會主要為廣大農民提供技術咨詢和技術服務,為專業戶提供產前、產中、產后全程跟蹤服務。實踐證明,農村專業協會對農村的發展、農業的繁榮以及農民的致富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2010年以來市科技局局在全市個村建立了蔬菜、林果、花卉、養殖、加工等個專業協會。

五是規范管理,加強對培訓工作的考核。不斷創新培訓形式,集中培訓和經常培訓相結合。做到月月有安排,常年不斷線。加強對培訓工作的規范管理,把培訓工作納入科技局年度考核,推進培訓工作健康穩步地開展。

二、存在的問題

第一,農民對科技知識培訓的認識還不怎么到位。某些地方與部門給農民服務的意識還不強,對農村勞動力進行知識培訓重要性認識也不足,并沒有放在一個突出位置。農民科技知識培訓也沒有實行有效調控;用人單位在招錄農民工時,也只是重視使用,并沒有將培訓提到日程上來,沒有投入人力開發成本。

第二,農民科技經費的投入量并不足,在進行預算安排時并沒有設立專項培訓資金。

第三,沒有對農民科技知識培訓的有限資源整合利用好,相關的監督和激勵機制并沒有建立起來,法律保障也不健全,農民科學技術培訓體系需要進一步完善。

第四,農民培訓的管理沒有進行有效整合。在對農民實行分類培訓的時候,只是將重點放在了教材、資金、場地等方面,沒有對資源進行統一安排,不能進行合理利用,某些內容的實用和針對性還不強。

第五,組織農民培訓還比較困難。很多農民參加培訓的積極性不高,由于農村中絕大部分的適齡勞動力都外出打工,或者在當地城里參加工作,農村剩余的勞動力大多數是屬于中老年人,其文化水平和年齡結構,并且他們本身認為參加不參加培訓的意義并不大,這給培訓帶來了很大的障礙。

三、對今后工作的建議

實行農民市民化是歷史的必然,為了保障農村勞動力素質培訓,我們有如下的建議:

加強政府對農民科學技術知識培訓的領導工作?!度窨茖W素質行動計劃綱要》指出,要在以后的15年內提高全民的科技文化素質,其基本方針是“政府推動,全民參與,提升素質,促進和諧”,農村人口在我國人口結構中占有重要位置,提高廣大農民科技文化素質,也是實施公民科技文化素質建設的難點和重點所在,各級政府中的相關領導要切實抓起來。對農民加強科學知識技術的培訓,各級政府的響應領導要真正擔當起責任來。

第一,思路一定要理清,重點也要明確。各級領導要具有責任感和緊迫感,將對農民科學技術培訓方面的工作擺在一個與農業、農村工作相對等的重要位置上來。

第二,加強領導,協調安排。注意按照“政府統籌,農業牽頭,部門配合,社會參與”管理與運行機制,強化宏觀調控,統一協調,相互配合,使得農民的科技知識培訓能成為各級政府行為。

第三,注意采取多種培訓形式。利用好已經存在的農業科學技術方面的教育資源,促進農業科學技術的有機結合,探索好各個部門之間能夠進行有效協作的新道路,制定利于農民科學技術知識培訓工作的相關規定,對農民科學技術知識培訓的運行機制進行進一步完善,有效組織農民開展科學知識技術方面的培訓。注意加強農民科技知識培訓體系建設,尤其發揮電腦遠程教育在培育新型農民中的作用。

第四,注意加強相關培訓經費投入,能夠使得培訓工作順利展開。農民科學技術知識培訓機制的建立,能夠對農民開展有效培訓。對農民科技培訓的經費要注意再加大投入,建立各級政府為主導的多種農民科學技術知識培訓投入機制。采取中央財政投資,各級地方政府投資,進一步解決廣大農民科學技術知識培訓不足的相關問題。各級地方政府要善于將農民科學知識技術培訓中的經費納入到本地方的財政預算體制中,并且要確保相關的配套資金能落實到位。并且相關政府要設立專門的管理機構,做到??顚S茫沟觅Y金效益能夠得到最大發揮。

第五,加大對培訓機構的支持力度,進一步改善培訓的條件,提高培訓能力。注意將農民科學技術知識培訓工作、農村中剩余勞動力轉移到有關培訓的工程中去,并在農村實行實用人才專門培訓工程,并且加大實施力度。

第六,考核激勵機制的建立,保證農民科技培訓的目標能夠實現。各級政府有關的政績考核要注意將農民科學技術知識的培訓率、就業率等指標納入其中,也作為選拔后備干部的相關條件,將農民的科學技術知識培訓工作納入各級政府社會發展目標考核之中,依據“職責有分工、師資有標準、培訓有計劃、結業有證書、學員有檔案”培訓標準,開展目標方面管理,加強監督檢查,確保培訓任務勝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