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專業文化和企業文化論文

時間:2022-12-30 10:47:00

導語:中職專業文化和企業文化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職專業文化和企業文化論文

1中職專業文化企業文化的融通原則

當代的中職院校,正處于一個前所未有的開放時期,在中職院校專業文化和企業文化相融合的過程中,更要注重自身主體性地位的堅守。其不是專業文化簡單適應企業文化的過程,更不是企業文化對專業文化的直接替換,而是一種以學校為主體,在合作育人、合作就業、合作發展的理念指導下,主動吸收和借鑒的過程。且在這種吸收和借鑒的同時,還要注重兩者的互補,使這種結合真正獲得雙贏的效果。其次是系統性原則。專業文化和企業文化的融合是一種系統的工程,涉及到學校、企業、教師、學生等多個環節,唯有各司其職,各負其責,才能夠最大化地發揮出其價值和功效。所以要求中職院校在明確自身定位和培養目標的基礎上,對兩者的結合制定出詳細的規劃,明確原則、責任、方式和保障等,在全校范圍內建立起一個協調統一、齊抓共管的長效建設體質,保障其健康、有序的發展。最后是選擇性原則。企業文化本身是十分豐富的,作為中職院校來說,其要在融合的過程中,堅持自身的主體性地位,所以就決不能對企業文化全盤移植和照單全收,而是有選擇的予以吸收和接納。具體來說,要選擇那些和與學校培養目標、辦學理念、文化精神相一致的企業文化,然后將其融入到原有的專業文化中,使學生能夠在兩種文化的交融中熟悉、認識和接納企業文化,實現兩者共同的豐富和發展。

2中職餐飲專業文化和企業文化的融通途徑

2.1建立與企業零距離的課程文化

課程設置直接關系到教什么和學什么的問題,在整個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別是作為以職業能力培養為主要目標的中職院校來說,更應該將課程和企業文化有機結合起來。具體而言,學校應該委派專門的教師深入到企業一線,定期總結當前餐飲行業對人才的實際需要,然后對當下的課程進行及時和有針對性的調整。一方面,通過這種課程調整的變化,能夠幫助學生獲得更多實用的知識和技能,這種實用性本身,就是專業文化和企業文化相結合的結果。另一方面,學校這種緊盯企業,以企業實際需要為原則的課程調整思路,也是學校辦學理念的彰顯,能夠給學生以潛移默化的影響和啟示。在具體的學習中,他們會認識到這正是當下企業的實際需要,學好了這門課程,將會有助于自己今后的就業,從而獲得了學習質量的提升。所以說,課程設置本身就是專業文化的一種,通過課程設置,能夠讓學生感受到學校的一些理念和精神,而學生也會自覺的去配合相關要求,最終獲得職業素質和能力的提升。

2.2開展多種多樣的實踐活動

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是專業文化的基本組成部分,更是專業文化重要的外在表現形式,而且更為重要的是,能夠通過這些活動,使專業文化和企業文化結合的更加緊密。以餐飲專業為例,完全可以效仿電視中的各種餐飲類節目,如烹飪大賽等,比賽面向全體學生,每一個餐飲專業的學生都可以報名參加,從海選開始,經過層層選拔之后,直至評出最后的總冠軍。可以邀請學校領導、企業人員等作為評委,并對學生的表現進行點評。學校除了提供資金、場地和設施支持外,還要做好相關的宣傳工作,在全校范圍內營造出一種氛圍。又比如“免費品嘗日”活動,學校餐廳部門和餐飲專業院系展開合作,定期推出一道免費菜,每天選派不同的學生進行制作,并接受學生的評價,必要時還要接受企業專業人員的指導。通過這些豐富多彩的活動,能夠讓學生以最具體的方式感受企業文化的魅力,將職業素養、能力、技術的灌輸與培養寓于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中,以達到“寓教于樂”的效果。

2.3加強學校和企業之間的合作

前文中提到,校企合作培養模式已經成為了當代職業教育發展的一條必由之路,事實也充分證明了這條道路的正確性。但是現實中存在一個問題是,多數校企合作都僅局限于物質層面,如學生技能的鍛煉等,而忽視了精神層面,如學生職業意識的培養、職業素質的提升等。而這種精神層面合作的具體表現,正是專業文化和企業文化之間的融通,也理應成為一個重點關注的環節。比如可以邀請一些成功的企業家、優秀的一線員工等走進校園,介紹行業發展特點,暢談自己的心得體會等。同時也可以帶領學生走出校園,真正來到企業中進行專門企業文化的學習,并通過頂崗實習來獲得對企業文化的加深了解。這種校企合作,是對之前校企合作的一種深化,相對于知識和技能的訓練來說,這種精神和文化的感染和熏陶才是最為本質的,學生獲得了對企業文化的深刻感受之后,就會在今后的學習中自覺地規范自己的行為,使之朝著一個優秀職業者的方向努力,這種主動的積極變化,是單純的知識和技能學習所不能及的。

2.4夯實實踐基地的建設

物質文化是整個專業文化的基礎,也是專業文化和企業文化融通的前提,所以實踐基地建設的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首先是加強物質建設。正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既然實訓是拉近學生和工作之間最有效的途徑,那么學校就要對相關的實踐設施予以全面的完善,應該在每年的預算中拿出專門的資金用于實踐設施建設,并委派專人進行管理,保證其能夠正常有效的運行。同時也應該注重和企業形成良好的互動,創立校企共享和共用模式。盡量營造出一個真實的工作環境,既可以為企業培養熟練、高素質的優秀員工,還能創作出一定的經濟利潤,保證其處于一個良性的發展狀態中。其次是加強文化建設。作為中職院校來說,除了相關設施的完善外,還要在環境建設和布置上融入行業特點,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企業文化的熏陶。如餐飲專業中,就可以在班級內張貼一些行業的標語、設置專門的展示欄等等,并定期予以更新,讓學生耳濡目染,并自覺朝著企業的要求而不斷努力。每隔一段時間,還可以開展專門的實踐月活動等,可以將整個班級打造成一個真實的餐飲企業,由教師牽頭,真正面向社會開放,并制定出相關的任務和要求,不但能夠使學生的技能和素養得到鍛煉,還能使他們的團隊意識、全局意識、吃苦耐勞的精神和競爭意識等得到充分的鍛煉。

3結語

綜上所述,據2003年的最新統計表明,中職院校畢業生的就業率高達90%,遠超于本科院校。獲得如此優異的成績,在很大程度上要歸結于中職院校始終堅定不移的走產學研結合以及校企合作的發展之路。所以將專業文化和企業文化相融合,更是中職院校在今后重要的發展方向。本文也正是從這一目的出發,分析了兩者融合的多種途徑,需要指出的是,不同學校和不同專業中,具體的互通途徑是各不相同的,需要學校和教師秉承因地制宜和結合實際的原則,創造性的將兩者融合起來,相信通過這種融合,學校、學生和企業,都將會獲得豐碩的回報,共同推動著職業教育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

作者:黃琛單位:江蘇省武進職業教育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