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氣建設情況的考察報告

時間:2022-11-16 10:54:00

導語:沼氣建設情況的考察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沼氣建設情況的考察報告

最近,我們對毗鄰的湖北省*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沼氣建設及綜合利用情況進行了學習考察。所到之處,我們被*州沼氣建設的濃厚氛圍所感染,被小池催生出農村循環經濟的實事所折服。一致認為,開發、利用、發展沼氣,啟開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大幕。

一、大山區興起沼氣熱

*州地處武陵山脈腹地,轄六縣二市,耕地面積379萬畝,農業人口3*萬人。近年來,他們大力推進以農村沼氣為中心的生態家園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全州已累計建設沼氣池30萬口,占適宜地區農戶的42%,高于全國10.6%的平均水平,呈現出熱潮趨勢。氛圍濃。走進*農村,我們強烈地感受到一股濃濃的沼氣熱,農民朋友談起沼氣池無不津津樂道,喜笑顏開?!耙豢谡託獬兀夥呸r家女;一盞沼氣燈,照亮新農村;一臺沼氣淋浴器,洗掉農村舊習氣”是*州農村廣為流傳的一首歌謠,也是該州農村生活的真實寫照。從州政府負責人的介紹中了解到,這里主要在三個方面形成了氛圍。領導高度重視。州、縣(市)兩級成立了以州、縣長掛帥,財政、計劃、農業、扶貧、農行等有關部門組成的生態家園建設領導小組,將沼氣池建設列入年度工作考核內容。20*年以來,州政府連續三年把沼氣池建設納入向社會承諾的10件實事之一;組織機構健全。根據工作需要,*州政府將原州農村能源辦公室升格為副處級的生態能源局,配備8名工作人員。各縣、市也成立了相應的組織機構;宣傳發動到位。州農業局與州電視臺常年聯辦《對話—沼氣》節目,請專家座談、典型戶現身說法。今年8月,人民日報社等9大中央新聞媒體齊聚*采訪,宣傳推介*以沼氣池為龍頭的生態家園、文明新村建設成效和經驗。

投入大。*把各級項目資金與地方財政配套資金有機整合,形成了“政府引導投入、項目捆綁投入、群眾自愿投入”的推動機制。一是積極爭取國家項目資金。*年以來,*爭取農業部沼氣池建設項目資金6000多萬元。二是加大資金捆綁使用力度。從扶貧開發、以工代賑、農業綜合開發、民族地區建設等渠道進行資金捆綁、集中投入。20*年以來,全州共捆綁資金7000多萬元用于沼氣池及其配套建設。三是積極爭取國家開發銀行和世行貸款。今年已落實國家開發銀行貸款3650萬元,*萬美元世行貸款項目列入20*年利用外資計劃。四是動員社會結對幫扶。全州500多個州縣(市)直單位、5000多名干部與農戶結成對子,擠出資金幫助農戶建沼氣池。

質量高。*從四個方面確保建池質量。首先是加強技術攻關。安排專項經費,集中精干力量,對*州不同地區建池技術進行科研攻關,重點解決高山地區沼氣池因溫度低導致產氣率低的技術問題。大力推廣新技術,重點加強了沼氣池新池型(旋流布料式、強回流式)、預制件建池、腳踏式沼液沖便器的示范和推廣。狠抓分級培訓,實行嚴格的考試考核制度,目前全州已有農業部頒發施工資格證書的技術人員2744人,確保了建池的技術力量。其次是建立健全服務網絡。建立了比較完善的州縣鄉村四級服務體系,特別是在村里設立服務網點,每個網點培養3-4個當地農民作為技術員,設置了維修專號電話,很好地解決了農民使用沼氣池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效益好。*沼氣建設已顯示出巨大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從生態效益分析,沼氣建設使農村人畜糞便等被閑置廢棄的農業資源得到綜合利用,長期以柴草為燃料的生活習慣得到根本改變,森林資源和生態環境得到有效利用和保護。*年以來,全州森林覆蓋率由64%提高到67%,森林活立木總蓄積達4500萬立方米,“鄂西林海”的美譽得到恢復。從經濟效益分析,按每口沼氣池年產氣300立方米,每立方米按單價1.2元計算,直接經濟效益達到1億元左右,每口沼氣池沼液沼渣綜合利用節約化肥、農藥費用一年按100元計算,可節約生產費用2900萬元,農民人平增收38元。

二、圣火點亮農村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