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用車未來存在不穩定性考察
時間:2022-04-11 05:23:00
導語:乘用車未來存在不穩定性考察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上年透支效應逐步顯現、油價繼續上漲、市場運行風險加大、同比基數大幅增加的條件下,預計汽車需求增速短期內將繼續回落。
年一季度乘用車市場整體保持較高增速,1—3月累計實現產銷346.23萬輛和352.39萬輛(廠商批發數),同比分別增長86.34%和76.34%。但是,如果對一季度乘用車供求形勢作具體分析,可以看出市場運行受到各種短期支撐因素的作用較強,未來市場增長依然存在諸多不確定性甚至風險。
從宏觀經濟運行來看,一季度GDP、CPI、PMI、進出口等重要宏觀經濟指標整體向好,國民經濟回升勢頭強勁,居民對經濟增長、收入增長和通貨膨脹等預期有所增強,為乘用車需求快速增長奠定了良好的宏觀經濟基礎。
從政策因素來看,1.6L以下車型購置稅減半是上年乘用車高速增長的最主要的支撐因素,而汽車下鄉和以舊換新政策從受益車型和受益群體等方面來看,政策效果明顯偏弱。
從供求狀況來看,一季度乘用車數據存在一定“水分”。第一,在購置稅優惠下調預期下,今年部分需求已提前到上年釋放;部分經銷商在任務制定和年初業績等考慮下,將上年四季度雪藏的部分訂單在今年一季度放出,人為推高市場增長。第二,廠商批發量中包含大量流通環節庫存(經銷商庫存)。從調查情況來看,一季度經銷商庫存大幅增加,很大一部分經銷商庫存量已超過平均單月銷量1.5倍的庫存警戒水平,這些庫存在計入一季度銷量的同時,會形成后期供給抵消實際銷量。第三,隨著產量快速增長,一季度各月產量增幅已遠遠高于銷量增幅,如果剔除銷量虛高因素,供大于求的整體失衡已經開始出現。第四,對上年銷量支撐作用較強的基本型和交叉型乘用車的增速已明顯回落,而對于在乘用車產銷量中比重較低的SUV和MPV,其快速增長難以對乘用車整體和持續高增長形成支撐;同時,1.6L以下排量車型需求經歷上年高速增長后,其增幅在今年一季度開始呈現逐月回落的態勢;此外,部分脫銷和熱銷新車型供給大幅增加,供求缺口亦大大收窄甚至消除。隨著上述供不應求的結構性失衡問題得以解決,未來將有可能轉變形成供大于求的新的結構性失衡。
從價格運行來看,在經歷1、2月小幅上漲后,在產量增長、庫存增加等基礎上,3月開始乘用車市場整體價格水平出現明顯下跌,當月乘用車市場綜合價格指數為65.61,較上年末和2月末分別下跌0.56點和0.45點。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未來短期內價格下跌的壓力仍在加大。
對于今年的供求走勢,在考慮到國際經濟回暖依然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因素作用下,我國投資和出口對經濟增長的驅動作用會有所降低,經濟持續支撐力依然需要政策引導形成。在此大背景下,在上年透支效應逐步顯現、油價繼續上漲、市場運行風險加大、同比基數大幅增加的條件下,預計需求增速短期內將繼續回落。如果廠商不能根據需求狀況及時調整產量和產銷計劃,政府不繼續加強引導和出臺相應政策,供大于求的市場矛盾將再次被激化,庫存大幅增加和競爭加劇也將使乘用車價格出現更明顯的調整,進而形成市場波動。
- 上一篇:小議靜電現象綜合實驗演示儀
- 下一篇:加速經濟結構整改努力改變經濟發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