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災害綜合防治體系建設報告

時間:2022-03-04 04:35:46

導語:地質災害綜合防治體系建設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地質災害綜合防治體系建設報告

我局根據相關工作要求現將我縣地質災害綜合防治體系建設情況做如下報告

一、地質災害綜合防治體系建設基本情況

我縣位于高山峽谷區,因構造發育、氣候惡劣、寒凍風化作用強烈、巖體破碎,區內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特別發育,地質災害隱患點幾乎覆蓋了整個縣境,是受地質災害威脅比較嚴重的地區之一。目前,現有地質災害隱患點有165處,今年新增3處,共168處。其中滑坡60處、泥石流58處、崩塌11處、不穩定斜坡17處。威脅居民1595戶7883人,威脅資產14億元。地質災害已成為制約我縣社會經濟發展的重大危害因素之一。

二、目前我縣地質災害工作計劃及推進情況

一是不斷健全工作機制。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落實行政“一把手”負責制和領導責任制,并將防災責任層層落實到鄉、到村、到點、到人。加強國土、氣象、水務、安監等部門的溝通協調,形成工作合力?;拘纬闪苏I導、主管部門牽頭、各部門分工負責、公眾參與的齊抓共管的地質災害防治機制,為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二是加強宣傳,開展防災實地綜合演練。我縣通過氣象、手機短信、縣電視臺等渠道,及時將天氣狀況、災害預警預報等級及相關注意事項向社會。并計劃充分利用“5.12”防災減災日、“6.25”土地日,設立咨詢點,發放宣傳資料、張貼宣傳畫,并在重點監控點設置地災防治警示牌,加強聯動培訓,目前已開展防汛和地質災害應急演練8場參加人數2100人次,宣傳培訓9次,培訓人員500人。三是群測群防,提升地災防治能力。目前已建立“縣、鄉、村、點”四級群測群防網絡,采取縣包鄉、鄉包村、村包戶、監測責任人包點的方法,逐級落實地質災害防治責任單位和監測責任人,制定了預警信號、撤離路線和避險地點。實現了群測群防、齊抓共管。設立縣地質災害防治辦公室,落實汛期24小時值班,我局共安排4個值班領導、12個值班人員輪流值守,監測預報預警、地質災害巡查、地質災害災情險情預報、速報等各項工作制度,真正做到信息暢通、報告迅速、處置及時。簽訂《地質災害防御責任書》36份,制定地質災害防災“明白卡”、避險“明白卡”和預案表,共制定“兩卡一表”3540套,168個地質災害隱患點均確定1名專職監測人員。通過群測群防,共災害預警預報信息163期。

根據省地災應急指揮部和省防汛指揮部要求,我局要求防汛駐守督導單位地質勘察施工公司派出專業技術人員4人于6月20日開展我縣地質災害隱患排查,7月5日完成排查工作。7月20日按照州地質災害防治指揮部要求開展2018年地質災害隱患再排查工作由防汛駐守督導單位地質勘察施工公司派出專業技術人員進行排查并于9月30日完成排查。四是推進地質災害防治綜合體系建設。1、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工作。目前我縣已完成2018年避險搬遷安置戶35戶,其中鄉24戶、鄉10戶、鄉1戶,已撥付鄉、鄉、鄉戶直補農戶資金105萬元,剩35萬為基礎設施建設費,待完工后撥付。2、地質災害治理工程。1.地巫鄉避險搬遷安置點地質災害綜合治理項目處于施工階段。2.甲英鄉避險搬遷安置點地質災害綜合治理項目處于施工階段。3.列衣鄉仲堆滑坡治理項目施工方已進場,由于河道水位過高無法滿足施工條件,目前未開工。4.2處應急排危項目(下磨坊不穩定斜坡、四姆扎普崩塌)施工單位已進場施工。5.甲英鄉北側和南側地災隱患治理項目已完成勘查、設計,正在實施招標。6.夏邛鎮理塘宮危巖帶處于勘查、設計階段。

三、地質災害綜合防治體系建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一是群測群防專職監測存在技術困難。目前,我縣群測群防體系已經基本完善,但由于縣域面積大,地災隱患點分散,監測手段單一,監測員管理有一定難度,存在一定隱患。二是避險搬遷補助資金缺口大,搬遷進度慢?,F在補助資金從原來的1.6萬元提高到4萬元,但是我縣搬遷群眾普遍經濟困難,新建房屋一般在15萬元左右,群眾籌措缺口資金存在較大困難,避險搬遷積極性較往年相對有所下降。三是重大地質災害工程治理力度需要加大。我縣威脅到群眾生命財產的地質災害隱患點多,受地理、生產生活等條件限制,無法全部進行避險搬遷,需要及時治理,消除安全隱患。

四、下一步整改措施及打算

一是加大群測群防專職監測技術投入。國土部門積極對接專業地質隊伍,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尋求地質災害防治專業技術支撐。在共享氣象、防汛等部門信息的基礎上,籌措資金,建設地質災害隱患點監測體系,科學監測。二是加快避險搬遷進度,整合補助資金。加快2018年剩余安置戶的搬遷安置工作。整合扶貧、民政、國土等部門資金,盡量彌補缺口資金。三是加大重大地質災害工程治理力度。我縣地質災害隱患點多達168處,因條件限制無法全部進行避險搬遷,隱患點嚴重威脅當地群眾生命財產的安全,近三年僅實施了兩處治理工程和兩處應急排危工程。下一步我縣將積極籌措資金進行治理,但由于我縣財政拮據,治理力度有限,希望得到省、州主管部門和縣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加大治理工程實施力度,及時消除安全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