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播員國慶優秀征文

時間:2022-08-27 03:10:00

導語:廣播員國慶優秀征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廣播員國慶優秀征文

“電廠廣播站,現在開始播音”。這是30年前我上班后每天都要說的第一句話。

那時,我剛剛結束農村插隊生涯,隨百萬知青返城的潮流,沒有回到西安,被招工進了電廠。進了電廠,沒有分到火熱的車間,而是經過領導的反復考察后,被挑選到宣傳科廣播站工作。工友們笑稱我是“王廣播”。

我心想,學農我是認認真真地學了。學工嘛,在這“科學的春天”里到工廠去學一門技術,那多神圣??!現在泡湯嘍。你看,這都是廣播給鬧的。

新鮮和好奇過后。領導和師傅無數次的告誡我:“廣播站是廠里最重要的宣傳陣地,說大了,反動分子發動政變或進行破壞活動,都是搶先占領廣播陣地,說小了,廠里的大事小情也都要靠廣播,所以,在這個崗位工作,普通話標準,聲音好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政治覺悟要高,責任心要強,不能有絲毫的大意”。師傅還告訴我:“72年現場發生的9.28著火事故,就是靠著廣播,才得以及時組織起眾人開展撲救工作的?!睆V播太重要了,我暗下定決心,不敢懈怠,要盡快完成從知青到合格的“王廣播”的角色轉變。

我工作的陣地廣播室有兩個。一在廠區,一在福利區。兩地相隔3公里,我整日騎自行車奔波其間。全身心的投入到每天7遍上下班鳴號,轉播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新聞與報紙摘要節目”,廣播宣傳科和基層通訊員送來的稿件。那時,高音喇叭遍及廠區和住宅區各角落,全場職工已習慣依賴廣播鳴號掌控作息時間,起床號、預備號、上班號、下班號都要精確到秒。處處感到半軍事化氛圍。為此,我把“電廠廣播站,現在開始播音”不知私下里念了幾萬遍。公務員之家:

那個年代,電視是奢侈品,電話也只配備到廠長、總工的辦公室。廠里召開中層干部會議等各種通知也都要靠廣播來完成。實時播出的稿件稍不留心打一個絆子,都會影響廣播在人們心目中的正確性和嚴肅性。二三十年前由于我的失誤發生的事情,至今都記憶猶新。一次,睡夢中的我看錯了時間,半夜4點半就鳴放了起床號,導致許多正在熟睡的職工半夜起了床;一位廠領導按常規起床后,打開收音機收聽每天6:30分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播出的“新聞與報紙摘要節目”,收音機里除了呲啦聲什么節目都沒有,他才意識到號放錯了。不久,同樣的差錯又犯了一次,時針分針打了個顛倒,13:05分當成14:10分提前55分鐘鳴放了預備號,就這樣夏季短暫而寶貴的午休時間被我剝奪了,那次,連班車都將錯就錯提前發了車。還有一次,辦公室送來的關于召開中層干部會議的通知忘記開音量開關,未能傳播出去,導致那次會議許多干部未能參加,廠長大發雷霆。還有一次,播送一片表揚稿時念錯了一個職工的名字,一名職工硬是堵在廣播室門口,等我出來后當面更正我的錯。當然,每一次差錯都逃不過領導嚴厲的批評和職工群眾負面的議論。這些經歷讓我深深的感到,師傅的話絕不是危言聳聽,廣播站的工作還真的來不得半點差錯,一丁點失誤都會象聲音一樣被功率放大器擴散并成倍成倍的放大而且無法挽回。粗心大意真害人,性格粗放的我,只能更加小心的從事工作。失誤引發的教訓轉化為壓力,我開始經常做夢,內容幾乎千篇一律,出錯和自責。

八十年代初,廣播依然是除簡報之外最重要的宣傳工具。記得,廠里實現了第一個安全生產一百天的那晚,為了讓全廠職工第一時間聽到這一好消息,老廠長來到一期廠區行政樓的廣播站,數秒等待那一刻的到來,夜晚12時整,老廠長懷著激動地心情,面對廣播親自向全廠職工報告實現百天安全生產的特大喜訊。

八十年代中期,隨著百萬電廠的建成,廣播的覆蓋面更大了。一期廠區、河東區、一期福利區、二期福利區、二期廠區直至水灰分場。

廣播站也從一期廠區和河東區集中撤并到新廠區行政樓。更新了大容量的功率放大器,戶外安裝的高音喇叭被撤掉,換上了聲音柔美、質量優良的音柱。廣播站的線路維護由當時的電氣分場通訊班承擔,羅敷地區風大,四十多只音柱加之數公里長的廣播線路經常被大風刮斷,維修很頻繁。許多年來,接到通知,通訊班從班長到班員都會放下手頭工作,第一時間檢修恢復廣播線路。及時保障廣播線路的暢通。那些年里,沿羅敷河岸架設的進山線路遭遇幾次山體滑坡被石塊掩埋,廠黨委都發動人馬協助配合,及時搶修。從中可見,廣播站獨有的特殊功能及其地位的重要和廠里對其重視的程度。

今天,人們有了手機,電話配備到了班組。廠里有了新聞中心,電視、報紙、網絡、廣播不再一枝獨秀。我也從廣播員轉到電視編輯的工作崗位。

如今,人們不在依靠廣播而活著。哪一種媒體也不能左右人們的思想。每一個人都在隨時隨地采用多種方式獲取信息而真切地活著。只是,每在編看電視節目時,當主持人手持話筒高聲宣布:“這是中央電視臺、中央電視臺”,我的喉嚨就不停的蠕動,發出:“電廠廣播站,現在開始播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