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執政本領 推進偉大事業

時間:2022-04-23 11:03:00

導語:提高執政本領 推進偉大事業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的十七大確立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對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十七大報告強調指出,各級領導干部要不斷提高科學判斷形勢、駕馭市場經濟、應對復雜局面、依法執政和總攬全局的能力。這是我們黨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進程中,加強執政能力建設的重點,具有很強的現實性、針對性和指導性。那么,各級領導干部如何身體力行,切實磨煉和提高“五種能力”呢?通過學習、思考,結合工作實際,我認為要扎扎實實在以下幾方面下功夫。

一、強化終身學習意識,在學以立德、學以增智和學以致用上下功夫

我們黨歷來高度重視學習問題,始終把學習作為一項關系黨的事業興旺發達的戰略任務來抓。加強執政能力建設,最重要最緊迫的是要加強和改進領導班子、領導干部的學習。古人云:“學者非必為仕,仕者必如學”。同志強調:“各級領導干部必須明白,現在社會各個方面的發展日新月異,人民群眾的實踐創造豐富多彩,不學習,不堅持學習,不刻苦學習,勢必落伍,勢必難以勝任我們所肩負的重大職責。要做合格的領導者和管理者,必須大力加強學習,努力用人類社會創造的豐富知識來充實自己。”因此,我們必須增強與時俱進的學習意識,把學習當作一種責任、一種素質、一種覺悟、一種修養,當作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和領導水平的現實需要,當作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偉大事業的迫切要求,堅持學中干、干中學,堅持向書本學、向實踐學、向群眾學、向海內外一切有先進經驗的地方學,把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放在首位,以跟上日新月異的新時代,適應千變萬化的新情況,應對錯綜復雜的新挑戰。

要學以立德。“讀書養氣,養浩然正氣”。通過學習,思想素養和精神境界提高了,就能胸懷寬廣、品德高尚、正氣浩然。每個領導干部都要有計劃、有重點地精讀一些馬克思主義的經典著作,系統學習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把握其基本觀點,領會其精神實質。當前,要重點學習領會黨的十七大報告精神,緊密聯系自己的思想實際,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作為改造我們主觀世界的強大武器,作為提高自己思想素質、精神境界的靈魂,進一步解決好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問題,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和利益觀。

要學以增智。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知識更新日益加快。特別是現代科學技術,其發展速度之快、應用規模之大、影響范圍之廣是前所未有的。如果不學少學,勢必出現“知識折舊”、“能力弱化”,難免造成工作上的失誤和差錯。只有不斷學習,才能順應時代,適應潮流。當前,要系統學習和掌握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所需的各種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能,比如,新型工業化、城市現代化、農業產業化以及科技、法律、經濟和管理等知識,學習國外先進的經營理念和管理經驗,以及一切反映當今世界文明進步的新知識。使自己不斷拓展和更新知識,真正成為適應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優秀領導者和管理者。

要學以致用。“一語不能踐,萬卷徒空虛”,學習的目的全在于運用。同志指出,學風問題是關系黨的興衰和事業成敗的重大政治問題,是理論和政治上是否成熟的重要標志。改進學風,就是要把學與思、知與行結合起來,做到學用相長、融會貫通;就是要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提高我們的實際工作水平、具體操作能力;就是要把學到的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能充分運用到工作中,把理論與當地的具體實際聯系起來,與當前的各項工作聯系起來,與當前的社會矛盾聯系起來,找出他們的共性,獲得對事物發展規律的正確認識,找到解決問題的有效辦法和最佳途徑,指導我們的實際工作,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工作的原則性、系統性、預見性和創造性,加快“精神變物質”的進程,使學習轉化成為生產力和創造力,轉化成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巨大推動力。

二、強化謀事實干意識,在想干事、會干事和干成事上下功夫

要把心思集中在“想干事”上。同志指出,各級領導干部要把心思用在工作上,用在為人民群眾謀利益上。這不僅是對各級領導干部轉變作風的明確要求,也是提高領導干部執政能力的有效途徑。辯證唯物主義告訴我們,任何事物都有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任何事業都離不開循序漸進的積累。領導干部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沒有心血、精力和智慧的持續投入是不行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一項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是一項光榮而艱巨的長期任務,領導干部只有把心思集中在“想干事”上,少一些浮躁,多一些思考,才能突破難點,開拓創新;少一些應酬,多一些實干,才能干出實績,造福百姓;少琢磨些人,多琢磨些事,才能不斷提高發展興政的本領,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和持續長久的動力。

要把本領體現在“會干事”上。實踐出真知,實踐長才干。一個領導干部的思想水平、工作能力和領導才能需要在工作實踐中逐步形成,需要在“會干事”上得以體現。把本領體現在“會干事”上,就要求我們不光會謀劃,而且會操作。如果把我們正在從事的事業比喻為構筑一座宏偉的大廈,那么,它的一磚一瓦都需要在實踐中壘砌,一墨一線都需要在創新中規范,一梁一柱都需要在探索中搭建。只“想干事”,而不“會干事”,只會“唱功”,而不練“做功”,是建不成大廈、出不了業績的。我們只有積極投身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這一偉大的實踐中去,在這個大熔爐中去修養黨性、磨煉意志,在這大課堂中去了解國情、增長知識,在這個主陣地中去熟悉社會、積累經驗,才能不斷錘煉從政本領,提高執政能力,做破解難題的高手、市場運作的能手、實際操作的強手。

要把目標落實在“干成事”上。想干事、會干事,是成就一番事業必不可少的前提條件,而干成事才真正是我們所追求的終極目標,如果作出的決策得不到執行,規劃的藍圖得不到實施,確定的思路得不到落實,那么一切理想境界、美好藍圖都只能成為海市蜃樓、水中月、鏡中花。因此,我們不僅要有想干事的愿望,會干事的能力,更要有干成事的本領。要真正把精力集中在抓落實上,把目標鎖定在干成事上。凡認準的事情,要千方百計去辦,切不能議而不決,決而不行,疲沓拖拉,坐失良機,結果使不少工作落空了。要把握全局謀大事,集中全力抓實事,調動力量干成事,在干成事中努力提高駕馭全局的能力、解決疑難問題的能力和打開工作局面的能力。

三、強化開明開放意識,在培養戰略思維、世界眼光和創新理念上下功夫

隨著競爭全球化、經濟一體化趨勢日益加劇,各國各地區之間的聯系日益增強,那種關起門來搞建設、閉目塞聽求發展的年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各級領導干部是否具有戰略思維、世界眼光和創新理念,是決定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關鍵因素。拿江西來說,要在中部地區快速崛起,就要跳出江西看江西,著眼未來看江西,把改革、發展放在全國乃至世界大格局中去思考、去謀劃,要善于從競爭全球化的走向來尋求發展思路,走進世界經濟一體化的大環境去尋找發展空間,依托觀念多樣化大背景來汲取發展動力,以更加開闊的胸懷博采眾長,以更加開放的眼光審視自己,以更加開明的意識吐故納新。

要培養戰略思維能力。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不謀長遠者,不足以謀一時。領導干部一定要樹立全局觀念、培養辯證思維、講究系統思考,善于在千頭萬緒的工作和錯綜復雜的矛盾中,牢牢把握和處理好各種重大關系,統籌兼顧各方面的工作,要抓方向、謀大勢、管大局,注重研究和思考帶有全局性、前瞻性、戰略性的問題,善于把自己所從事的工作和擔負的責任放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全局中去把握,放到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中去衡量。

要樹立世界眼光。入世后,我國經濟已廣泛深入地融入到世界經濟一體化的進程中,一切經濟活動都將在世界市場的意義上進行。我們要在更大范圍內和更深程度上參與國際經濟合作與競爭,而且這種競爭給我們帶來的影響將更加廣泛而深刻。各級領導干部必須樹立世界眼光、全球意識??紤]問題,謀劃思路,不能固守一地一域想問題、辦事情,而要有更廣闊、更開放的視野,更遠大、更綜合的目標,抓住工作的先機,取得領導的主動,只有這樣,才能與世界同呼吸、共搏動,在挑戰與機遇并存的世界大潮中極大地增強自身發展能力。

要增強創新理念。十七大報告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一個政黨永葆生機的源泉。在新世紀新階段,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奮斗目標,發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開放要有新局面,各項工作都要有新舉措。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方方面面都面臨著創新,期待著創新,呼喚著創新,要求現在的領導干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有更強烈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不斷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適應實踐的發展,以實踐來檢驗一切,自覺地把思想認識從那些不合時宜的觀念、做法和體制的束縛中解放出來,通過觀念創新、制度創新、機制創新、方法創新,綜合提高創新能力?!捌埲招拢杖招?,又日新”,只有善于抓住工作推進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進行深入研究,拓展視野,不斷提出解決問題的新思路、新辦法,才能不斷抓住時代的脈搏,追趕時代的步伐,也才能不斷提高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開展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民為邦本,本固邦寧”。人民群眾是我們黨的力量源泉和勝利之本。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群眾的心坎上,這是領導干部提高務實從政能力的核心。各級領導干部都要傾聽群眾呼聲,關心群眾疾苦,堅持以群眾滿意為標準;都要深懷愛民之心、恪守為民之責,多辦利民之事。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的立場不能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能忘,相信人民群眾是真正的英雄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不能丟,在誠心實意為人民服務的過程中不斷提高執政為民的本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