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黨群關系: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證

時間:2022-12-10 04:46:00

導語:和諧黨群關系: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證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和諧黨群關系: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證

構建和諧社會,是黨的*提出的一個重大戰略思想,是當前和今后一段時間全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牽頭抓總的重大舉措。構建和諧社會的關鍵于在黨的領導,核心在于發揮人民群眾的歷史主體和創造作用。因此,構建和諧的黨群關系在構建和諧社會中顯得尤為重要,它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最本質、最基本的關系,是黨和國家長治久安重要保證。

教育黨員干部為人民掌好權、用好權,是進一步加強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保持黨的先進性的根本要求。

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的關鍵,是真正做到一切以人民群眾的利益其出發點。其最高境界是要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核心就是要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明確“為誰做官,對誰負責”的問題。黨員干部手中的權力是人民給的,怎樣為人民群眾掌好權、用好權,這對每個黨員干部是一個很現實的考驗。對于每一個黨員干部來說,一是必須堅決地、創造性地貫徹黨的正確路線、方針、政策,貫徹省、市委的要求,二是以人民利益為“從政、為官、做人”的標準,帶著真感情真心實意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把群眾的冷暖、安危時刻掛在心上。三是在對待個人利益問題上,一定要嚴格要求自己,廉潔自律。

過去,黨在領導人民群眾奪取全國政權的時候,異常艱苦的環境決定了黨員干部只有緊緊依靠群眾才能開展工作,才能取得勝利。黨執政以后,情況發生了變化。由于我們黨執政,人民群眾把自己的幸福、命運、利益全部寄托在黨身上,希望并要求黨的領導能夠逐步實現他們的利益。由于黨掌握著政權,我們可以利用經濟、行政、法律等各種手段來動員組織群眾開展工作,為群眾謀利益。因此,對權力的掌握和運用也就成了事關黨同人民群眾關系的一個重大的、經常性的問題,教育黨員干部為人民掌好權、用好權是十分重要的。

始終不渝地貫徹黨的群眾路線,是進一步加強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保持黨的先進性的根本紐帶。

黨的群眾路線,是以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對馬克思主義的創造性貢獻,是我們取得勝利的法寶,也是我們黨保持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的根本紐帶。

從建黨以來,我們黨就始終把全心全意為人民群眾作為根本宗旨。密切聯系群眾是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在共產黨執政條件下,具有更加特殊的意義。首先,在掌握政權。特別是長期掌握政權的條件下,一些干部的群眾觀念容易淡漠。其次,由于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強調信息和管理,往往容易忽視群眾的作用和智慧。第三,當前,在黨和群眾關系上,確實存在許多新情況、新問題,需要我們去研究、去解決、去協調。解決問題的辦法和力量就在群眾當中。實踐證明,凡是能夠經常深入群眾,跟群眾打成一片,腦子里經常琢磨問題的人,就有真知灼見,就有辦法,有緊迫感,工作就有成效。這樣的干部,才是黨的優良傳統的真正實踐者和體現者。

建立科學的黨群聯系機制,是進一步加強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保持黨的先進性的根本標志

黨的性質和奮斗目標只有通過具體的體制和機制才能體現出來。同樣,黨和人民群眾的血肉關系也應該體現在制度上。實踐證明,不建立相應的體制和機制,或是建立的機制和體制不科學,黨和群眾的正常關系就難以得到體現。

正因為如此,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十分重視從制度上加強黨群關系的探索,創造了一系列切實可行的好制度,這些制度在實踐中都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具體來說,我認為在當前特別應該注意建立起以下三種機制:

第一、建立深入群眾的機制。比如:建立黨員領導干部下基層蹲點調查的工作機制。通過下派到基層任職、參加基層工作隊、擔任基層工作指導員等方法,為黨員領導干部創造了解社意民情、提高組織能力的有利條件;建立暢通群眾意愿表達渠道的各項制度。

第二、建立長效的組織群眾機制。首先要求黨員干部在實際工作中要考慮絕大多數群眾的意愿;其次要求黨員干部必須站在群眾的前頭,以身作則,率先垂范;黨員干部必須靠自己的工作能力、工作業績和人品,樹立起自己在群眾中的威信;最后還要找到組織群眾的有效方法,將密切聯系群眾的工作覆蓋到下崗職工、失地農民、流動人口等困難群體,妥善處理好各種社會矛盾。

第三、建立服務群眾的機制。要以廣泛開展群眾性服務為切入點,切實轉變機關工作作風;逐步建立和完善黨員干部和群眾結對幫扶制度,為群眾排憂解難辦實事等等。

在構建和諧的黨群關系中,黨組織是主導,黨員干部是關鍵。我們要從根本上構建和諧社會的黨群關系,當務之急是各級黨員領導干部要切實增強以人民為本的群眾觀點,不斷提高做好群眾工作的本領,牢固樹立廉潔奉公的良好形象,真正成為和諧黨群關系的構建者和創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