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構建和諧社會的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時間:2022-12-10 05:15:00

導語:把構建和諧社會的各項任務落到實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我們要構建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中國共產黨領導全體人民共同建設、共同享有的和諧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把構建和諧社會的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正確把握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征。當前,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正經歷著深刻變化。我們既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又面對著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從國際上看,國際形勢復雜多變,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我們仍將長期面對發達國家在經濟科技等方面占優勢的壓力。從國內看,我國社會總體上是和諧的,但也存在不少影響社會和諧的矛盾和問題,主要是:城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很不平衡,人口資源環境壓力加大;就業、社會保障、收入分配、教育、醫療、住房、安全生產、社會治安等方面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比較突出;體制機制尚不完善,民主法制還不健全;一些社會成員誠信缺失、道德失范,一些領導干部的素質、能力和作風與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還不適應;一些領域的腐敗現象仍然比較嚴重;敵對勢力的滲透破壞活動危及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這就要求我們更加積極主動地正視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諧因素,最大限度地減少不和諧因素,不斷促進社會和諧。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充分認識把社會和諧明確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質屬性的重大意義。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是科學社會主義的應有之義,是我們黨不懈奮斗的目標,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證。把社會和諧明確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有利于我們更好地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思想,有利于更全面地堅持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理,有利于更鮮明地體現黨的奮斗目標和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有利于更好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努力實現又快又好發展。我國20多年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實踐證明,實現社會和諧,首先要發展。社會和諧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生產力的發展水平,取決于科學發展的水平。因此,必須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努力實現又快又好發展,不斷為社會和諧創造雄厚的物質基礎。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扎扎實實地加以推進。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一項長期的歷史任務和重大的現實課題,是一個激動人心的美好目標。實現這一目標,必須從建立長效機制著眼,從當前辦得到的事情入手,著力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有重點分步驟地持續推進。

深入宣傳貫徹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精神,是當前重要的政治任務,對宣傳思想工作者和社會科學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必須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緊緊圍繞我國改革開放實踐中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圍繞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過程中涉及的重大任務、重要問題、重點環節等,進行全面、系統、深入的研究,總結宣傳人民群眾在和諧社會建設實踐中的成功經驗和做法,推動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促進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重大戰略思想的貫徹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