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發展 共建共享和諧社會
時間:2022-12-12 04:10:00
導語:科學發展 共建共享和諧社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總書記在*參加工會、共青團、青聯、婦聯全國政協委員聯組討論時發表了“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的重要講話,進一步闡明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堅持的重大原則,豐富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重大戰略思想的內涵,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指明了方向和道路,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一、“共建共享”充分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的要求
“共建”指的是共同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共享”指的是共同享有經濟和社會發展取得的成果。“共建”與“共享”是辯證統一的關系。沒有“共建”,“共享”就缺乏了基礎;不能“共享”,“共建”就缺乏了持續的動力。
“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是一個可持續的發展過程。人民群眾既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主力軍,又是享有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成果的主體?!霸诠步ㄖ泄蚕怼?,體現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根本目的是為了讓人民群眾共同享有經濟和社會發展取得的成果;“在共享中共建”,指明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力量,來源于充分享有經濟和社會發展成果的人民群眾。只有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智慧和力量,才能使“共建”取得實效、才能讓人民群眾可以充分享受“共建”的成果;只有讓人民群眾充分享有“共建”的成果,才能進一步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為實現更大、更多、更好的“共建”成果提供力量支撐。而更大、更多、更好的“共建”成果為人民群眾進一步實現“共享”提供了新的基礎,這樣在“共建”與“共享”互相推動、互相促進的作用下,形成了一個連續不斷的良性循環,從而不斷推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進程。
“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精神內涵,體現了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首先,“共建共享”的精神內涵充分強調了人民群眾是“共建”的主力軍,在“共建”的過程中必須充分調動人民群眾的主動性和創造力,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智慧和力量?!肮蚕砉步ā钡木駜群浞煮w現了人民群眾是“共享”的主體,強調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人民群眾能充分享有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成果,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梢?,“共建共享”充分體現了對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的尊重,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精神內涵。其次,“共建”與“共享”互為因果,循環推動的過程,正是實現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的一個過程?!肮步ā弊钪苯拥慕Y果就是推動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其中也包括人自身的發展?!肮蚕怼笔谷嗣袢罕娭苯酉碛薪洕蜕鐣l展的成果,滿足了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需求,從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總之,“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的精神實質貫穿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始終,完全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
二、“共建共享”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指明了方向
“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的思想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具體實踐中,對于如何抓住工作的重點、把握工作的關鍵等方面起到了具體的指導作用,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構建和諧社會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其復雜性決定了和諧社會的建設不能僅僅依靠黨和政府的推動力量,也不能只采用單一的方法,而是要充分考慮不同群體的利益需要,采取個性化、針對性措施,調動各方力量,獲得各方的理解、支持和幫助,只有這樣構建和諧社會的具體措施才能取得良好效果。以軌道建設中的動拆遷事件為例。“共建共享”的思想為我們指明了方向,它要求我們在發展地區經濟、搞重大工程建設的過程中,不能一味追求經濟發展而忽視群眾的現實利益,要綜合考慮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當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在動拆遷過程中,不僅要做好群眾思想工作,更重要的是深入基層了解群眾的困難所在,有針對性地為群眾解決實際困難,以實際行動爭取群眾的理解和支持。只有這樣才能讓群眾享受到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成果,同時又進一步推動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正是在這樣的工作思路的指引下,我區的動遷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艱巨性決定了必須要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帶領下,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智慧和力量,促成廣泛的社會參與,形成構建和諧社會的強大合力。近年來我區文明城區創建工作很好地說明了這一點。普陀區處于城鄉結合部,城市規劃建設基礎較差,居民文化素質不高。這些客觀因素的存在,使創建文明城區的工作遇到了很大的壓力,方方面面的認識也不盡統一,要完成創建目標,確實很困難。但是,通過做群眾工作,有效地調動了全區群眾的熱烈響應和積極參與,創建工作取得了出乎預料的成績,最終成功創建了上海市文明城區。取得這一成績的關鍵因素在于我區在進行宣傳動員工作的時候突出強調了文明城區創建將使全區的公共設施建設、衛生、治安、環境等方面得到重大改善,將惠及所有群眾,而群眾也能認識到這項工作對于他們的切身利益的影響,從而把文明城區創建工作內化為自覺行動,形成了巨大的工作合力,把文明城區創建工作推向了成功?!霸诠步ㄖ泄蚕?,在共享中共建”恰好印證了我區的成功實踐,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堅定不移地遵循這樣的工作思路,才能進一步推動地區的和諧社會建設。
三、“共建共享”對地區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講話的精神對黨和政府的工作,尤其是對地區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實踐和具體工作中要特別注意解決好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
1、要重點抓好民生工作,特別要關注社會弱勢群體。
我們的黨和政府歷來重視民生問題。這次兩會上,民生問題再次成為被重點關注的問題??偫淼恼ぷ鲌蟾嬷芯兔鞔_提到了“著力促進社會發展和解決民生問題”。民生工作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現實、最直接的利益問題,解決得好不好,直接影響到人民群眾能否切實享受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成果。普陀區是外來務工人員相對較多的地方,困難群體比較多,這樣的區情要求我們在實際工作中更要著力解決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民生問題。
我區在關注社會弱勢群體方面做了一些探索性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我們在區、街道、居委會等多個層面系統地構建了高效率、低成本、全覆蓋的幫困工作體系。建立了以社區為依托的“一口上下”幫困工作網絡,確保幫困對象一個不漏;建立了系列幫困資金,共計8.8億元;建立了就業促進機制,以“承諾托底制”安置就業困難人員,推進“萬人就業項目”實施,清騰置換政府出資的勞務崗位,目前全區有就業愿望、對崗位不挑不揀困難人員的就業率達到百分之百。在黨政機關干部中開展“獻愛心,送千崗”、“一日捐”等幫困救助活動;積極建立義工隊伍,為了讓更多老年人歡度晚年,我們在硬件建設上加大政府扶持力度,通過公建民營、民辦公助等多種形式,吸納社會資金參與養老機構建設;在軟件建設上,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深化“守望工程”和“居家養老”,探索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會養老為補充的養老新途徑。在教育方面,進一步完善優質教育“圈、鏈、點”布局,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布局均衡化,把每一所學校都辦成人民群眾滿意的優質學校,讓全區所有群眾都能享受到優質教育服務。
我們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也一定要改善困難群體的生活狀況,否則“共建共享”的局面是不可能實現的。
2、要注重傾聽人民群眾的心聲,集民智、聚民心、辦民事。
“共建共享”的思想告訴我們,既要讓人民群眾充分享有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成果,又要最大限度地激發廣大人民群眾的參與熱情和創造活力。具體到實踐中,我們就要注重傾聽人民群眾的心聲,這樣才能集民智、聚民心、辦民事。要充分保障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進一步公開政府行政和管理的行為,讓群眾有當家作主的感覺。當然,還要調動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讓群眾積極參與到公共事務中來,充分表達他們的想法,并發揮他們的創造力和影響力。此外,還要充分發揮群眾的監督作用,以便及時準確地發現問題,這樣才有利于提高我們工作的效率和效益。
城管、市容、質監等部門都要改進工作方法和完善制度安排,進一步方便群眾投訴監督,針對群眾的投訴建立快速反應機制。
當前,特別要進一步加強對公權力大、公益性強、公眾關注度高的政府“三公部門”的監督,注意傾聽群眾呼聲、反映群眾訴求,多為群眾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為共建共享和諧社會做出積極貢獻。
3、在進行重大項目建設時,不僅要注重經濟效益,更要重視社會效益。
要實現“共建共享”的和諧局面,必然要求政府進一步調整財政支出結構,改變政府公共服務不到位的情況。有些地方政府為了“政績”,而單純片面地追求經濟效益,把大量的財力投在經濟項目建設上,從而忽視了在經濟上產出效益不明顯的公共事業?!肮步ü蚕怼钡乃枷胍笪覀冋谔峁┕卜辗矫嬉M一步加強責任。要適當減少政府投資的經濟項目,在投資一個項目的同時,不僅要考慮經濟效益,更要考慮社會效益。要進一步壓縮自身開支,把更多的資源投向教育、衛生、社保、醫療、公交等社會事業,促使公共服務均等化,讓人人能夠享受公共財政的陽光。在“共享”的目標指引下,充分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極大地創造財富,從而讓人民群眾可持續地得到實惠。
總之,“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指明了方向和道路,基層工作者只有深刻領會其精神實質,把握其具體要求。在工作中積極主動地抓牢“共建”與“共享”統一的主體——人民群眾——這個關鍵,既充分發揮人民群眾參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激情與創造力,又充分保障人民群眾充分享有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成果,實現建設與享有的高度統一,才能不斷推進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