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之子---太原五中百年校慶特稿(1)
時間:2022-02-09 05:11:00
導語:大地之子---太原五中百年校慶特稿(1)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公務員之家,全國公務員共同天地
賀昌是我黨早期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山西黨組織和社會主義青年團的創始人之一。1906年1月19日出生于山西省柳林縣,從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1918年考入離石縣立高級小學。年輕時代的賀昌在的影響下寫過一首詩,詩中流露出的豪情壯志被那些飽讀詩書的老師連連稱為“奇才,奇才”。這首詩被貼在學校墻壁上,傳得沸沸揚揚。詩云:扛罷筆桿再扛槍,經文緯武干一場頸血常思敵國濺,寸心久欲報家邦。自古將相本無種,誰說好男兵不當。但得東風時與便,賀郎也不亞周郎。后來賀昌果然如愿以償,考中了太原山西省立第一中學,走上了革命道路。他從太原開始,創造了輝煌的人生。他先后擔任過***中央委員、***南方局書記、***北方局書記和中國工農紅軍總政治部副主任等職,參與領導過著名的八一南昌起義、平江起義和百色起義。1935年3月,他在江西會昌與國民黨軍隊作戰時犧牲。他的人生以其詩中“頸血常思敵國濺,寸心久欲報家邦”的壯舉告終。
春雨霏霏,春意把晉陽古城裝點得格外嫵媚。1920年春,位于太原文瀛湖畔的山西省立第一中學又迎來了一批新生。莊嚴的校門,清新的校園使學子們耳目一新。賀昌這一年僅14歲,他是懷著一顆純潔的心靈,隨著入學的人流興致盎然地踏入這座校門的。
山西省立第一中學,校門古樸莊嚴,凝重富麗,雄踞在太原起鳳街,坐北向南。高大的門楣上“山西省立第一中學?!?個大字赫然醒目。在人民貧困,教育落后的年代,它多少展示了山西教育的一些成就,它是山西學子們的共同追求,也是普通百姓心中的神圣殿堂。它有令人矚目的歷史,在清代,這里是山西文人科舉考試的文場。后來,改為“山西公立中學堂”、“晉陽中學堂”、“山西省立模范中學堂”。悠悠數百年,一直桃李芬芳,書香四溢。它不僅文氣十足,連它周圍的景物也被熏染,變得文質彬彬。它的西側有一片小湖,太原老百姓稱為“海子”。久而久之,文風彌漫了湖泊的上空,于是湖的名稱也文雅起來,在學子們的心中,“海子”的概念淡化了,一個文雅的名字取而代之——文瀛湖。賀昌在其作文中寫道:“吾校門外,文瀛湖所在之地?!蔽腻瓦@樣緊密地與省立一中聯系在了一起。占地10萬余平方米的校園在三晉大地上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吸引了眾多的學子。人們都把考取這樣的學校引以為榮.
對于從小立志要“經文緯武干一場”的賀昌來說,考取這樣的學校,歡樂之情更是不言而喻了。他在作文中寫道:“余雖鈍魯,幸蒙不棄孫山之取,優勝劣汰,天演自分。余常落榜后,以此為羞,后遂發憤為學,以體親心?!?/p>
時做了部分改動.
賀昌的革命生涯
賀昌,原名賀穎,又名其穎,表字伯聰。1906年1月19日出生于山西省柳林縣柳林鎮(原屬離石縣)一個士紳家庭。
1913年至1918年,賀昌在柳林鎮小學讀書,他的父親賀雨亭,是清末拔貢,學識淵博,思想開明,為人正直。少年賀昌深受其父影響,在他幼小的心靈中播下了愛國報國的種子。賀昌曾在一篇作文中寫到:“國家災難臨頭,應挺身而出,即使犧牲也不退縮?!?/p>
1918年,賀昌考入離石縣立高級小學(今賀昌中學的前身)讀書,在校期間,結識了從該校畢業后在太原、北京等地上學的張叔平、李燕熬、田開疆等進步青年,他的班主任也是一位具有愛國思想的進步人士,受他們的影響,賀昌的思想更加活躍。
1919年五四反帝愛國運動波及到呂梁山區的離石時,年僅13歲的賀昌立即投身于反帝愛國運動的洪流中,和學校進步師生一起組織罷課,聲援北京等地的學生運動。
1920年春,賀昌隨父來到太原,考入山西省立第一中學讀書。這是山西最早的一所官辦中學,前,曾以“校規森嚴、秩序良好”被當局授予“模范中學”的稱號。后,省立一中畢業后考入北京大學的高君宇利用寒暑假,常回該校宣傳馬克思主義,使該校學生思想日漸活躍。進步學生王振翼在高君宇的幫助下,創辦了山西最早的進步刊物《平民周刊》,揭露閻錫山的反動統治,喚醒山西人民的革命意識。賀昌入校后,結識了高君宇、王振翼等人,思想覺悟有了很大提高。
1920年7月,高君宇暑假回鄉,在省立一中召集進步學生王振翼、賀昌等開座談會,宣傳馬列主義,批判無政府主義等各種錯誤思潮。在高君宇的幫助下,1921年5月1日,以“喚醒勞工,改造社會”為宗旨的太原社會主義青年團宣告成立,王振翼、賀昌先后成為團組織的負責
1923年秋,團中央調賀昌到上海團中央工作,從此開始了職業革命家的生涯。先后擔任團中央委員、常委、團中央工農部長、共青團湖北省委書記、團中央勞公務員之家,全國公務員共同天地動部長、南方局宣傳部長、北方局書記、順直省委書記中國工農紅軍第五軍政治委員、紅三軍團政治部主任、紅軍總政治部副主任。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經軍長征后,賀昌奉命留在中央革命根據地,與項英、等人組成***中央分局和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辦事處,擔任中央分局委員、軍區政治部主任等職,繼續在南方革命根據地領導紅軍和游擊隊堅持斗爭。1935年3月10日,賀昌在率領部隊突圍時,于江西會昌河畔遭敵人伏擊,壯烈犧牲。這次突圍中,犧牲的還有贛南省委書記阮嘯仙等人.